汪恩甲家族为什么消失

萧红以前家人是怎么对待她的

萧红与家庭抗争,得以离开呼兰到哈尔滨念中学。1928年底1929年初,家人为萧红包办了一门婚事,男方即汪恩甲,当时萧红还在念初二。汪恩甲是富商与小官僚之子、小学教员,萧红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气息,接触愈多她愈增不满,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父女关系僵冷、对立,萧红以抽烟、喝酒排遣苦闷,性情变得喜怒无常。那时她与表哥陆哲舜很投契,后者去了北平念大学,萧红遂离家出走,与表哥相聚,进入北平女师大附属女一中高中部。表哥早有家室,他俩在老家引起轩然大波,陆家、张家都拒绝寄生活费,除非他们返回。北平天冷、米贵,居大不易,陆哲舜渐生悔意,两人关系开始冷淡,1931年1月寒假回家。

?

萧红被父亲软禁。假期结束前,她与家人周旋,假装同意与汪恩甲结婚,要置办嫁妆,得以去往哈尔滨,随即再次抵达北平。待汪恩甲追往北平时,萧红已囊中羞涩,只得跟他回呼兰。家人将她安置在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乡下庄园,严密监视。直到10月初,她才伺机跑掉。

亲戚家不愿去,在姑母(陆哲舜之母)家又吃了闭门羹,她衣衫单薄,身无分文,暂时落脚同学家,也曾流落街头。1931年底,萧红无奈去找汪恩甲,但汪氏家族已对她深恶痛绝,他俩遂同居于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她曾经那么嫌弃汪恩甲抽鸦片,如今已是心灰意冷,两人一起吞云吐雾。

哥哥强迫弟弟与萧红分手,汪恩甲的工资入不敷出,萧红却怀孕了。汪回家求援,反被家人扣住。萧红去找他,又遭汪兄等怒斥。她走投无路,回到继母的娘家,汪恩甲曾去找她。此后,她去法院告汪兄代弟休妻。法庭上,汪恩甲却临阵倒戈,表示自己选择离婚。法院当场判他们离婚,这结局大出意外,萧红怒不可遏冲上街头,无奈中只得又回旅馆。汪恩甲追来道歉、解释,两人最终和好。到1932年5月,他们在旅馆赊欠的食宿费已达四百多元(一说六百多元),汪恩甲回家取钱还债,这一走却从此失踪。

?

对于萧红和汪恩甲的感情,《萧红印象》丛书之《故家》作者叶君和《萧红全传》的作者季红真都认为两人之间是有过真爱的。根据见过汪恩甲本人的梁静芝晚年回忆,小伙子“也算相貌堂堂”。叶君说,订婚后,两人往来密切,除了见面,也经常通信,萧红还给他织过毛衣传达爱意。季红真证实萧红被软禁在福昌号屯写的诗,其中就有对汪恩甲的惦念与期盼。她觉得两人的矛盾主要是心意不能相通,她最不满的是汪恩甲吸鸦片,以及浪荡的习气。实际上,萧红对萧军和骆宾基都提起过汪恩甲,并无恶言,对婆家也没有怨毒,只是说自己娘家的不是。

至于汪恩甲的去向,其实萧红拖着怀孕的身子找过汪家,只是被汪家赶了出来。汪恩甲拿不到钱,只能回避。对于他的下落,有人说他去了国外,还有人说他加入国民党,1946年后被捕入狱,死在了监狱里,这都是传言。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用孩子的语气写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语,和祖母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算不了什么。”

呼兰河传好词佳句

好词:风霜雨雪 晨霜晓月 白霜铺地 瓦楞凝霜 玉霜满地 霜叶如火 层层寒霜 银霜遍地 晨霜晓露 霜花洁白 薄霜铺地 寒霜逼人 电闪雷鸣 闷雷低沉 雷声滚滚 晴天霹雳雷雨交加 雷声轰鸣 雷电大作 淅淅沥沥 大雨淋漓 大雨滂沱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骤雨大作 雨急似箭 疾风暴雨 暴雨狂风 瓢泼大雨 雨帘悬挂 电似火龙 鼻似弯钩 挺鼻如峰 鼻子端正 鼻子扁阔 鼻子粗短 鼻尖扁平 鼻头微勾 鼻孔饱满 鼻孔朝天 鼻青脸肿 鼻歪脸肿 端庄秀丽 细巧挺秀 端正阔大 拱梁大鼻 鼻梁挺直 耳鸣眼花 耳目失灵 耳目一新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两耳垂肩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眉清目秀愁眉不展 柳眉倒竖慈眉善目 贼眉鼠眼剑眉倒竖 青眉如黛 长眉似雪 两眉入鬓 双眉高挑 眉耸春山 柳眉淡描 眉同翠羽 细眉长睫 长眉拂面 修长美丽 又粗又浓 双目似箭 双目传神 两眼如灯 两眼发呆 两眼放光 睛若秋波 眼若流星 眸清似水 凤眼流盼 碧眼盈波 眼睛贼亮 眼花缭乱 侧目而视顾盼生神 睡眼惺忪 贼眉鼠眼浓眉打眼 柳眉杏眼 龙眉凤眼 慈眉笑眼 横眉冷眼金刚怒目獐头鼠目 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 秀目黛眉 眉蔬目朗 明眸秀眉 火眼金睛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深沉睿智 深不可测深邃犀利 目光深邃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佳句: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黏住的。

一下起雨来这大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过路的人,一走到这里,就像在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是要奋斗的,卷起袖子来,咬紧了牙根,全身的精力集中起来,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

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地平滑整齐,好像有意在危难的时候不帮人家的忙似的,使那行路人不管怎样巧妙地伸出手来,也得不到那板墙的怜悯,东抓抓不着什么,西摸也摸不到什么,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这可不知道是什么山上长的木头,长得这样完好无缺。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上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

“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

“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的蹲着,很威武的,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地,一不谨慎,同时又看到了别一个什么。这时候,可就麻烦了,人的眼睛不能同时又看东,又看西。这样子会活活把那个大狮子糟蹋了。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若是再找,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满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是什么也不像,什么也没有了。必须是低下头去,把眼睛揉一揉,或者是沉静一会再来看。

可是天空偏偏又不常常等待着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朦朦胧胧的,像是已经来了大雾,或者像是要变天了,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

除了这个,还有打碎了的大缸扔在墙边上,大缸旁边还有一个破了口的坛子陪着它蹲在那里。坛子底上没有什么,只积了半坛雨水,用手攀着坛子边一摇动:那水里边有很多活物,会上下地跑,似鱼非鱼,似虫非虫,我不认识。再看那勉强站着的,几乎是站不住了的已经被打碎了的大缸,那缸里边可是什么也没有。其实不能够说那是“里边”,本来这缸已经破了肚子。谈不到什么“里边”“外边”了。就简称“缸磉”吧!在这缸磉上什么也没有,光滑可爱,用手一拍还会发响。小时候就总喜欢到旁边去搬一搬,一搬就不得了了,在这缸磉的下边有无数的潮虫。吓得赶快就跑。跑得很远地站在那里回头看着,看了一回,那潮虫乱跑一阵又回到那缸磉的下边去了。

这缸磉为什么不扔掉呢?大概就是专养潮虫。

和这缸磉相对着,还扣着一个猪槽子,那猪槽子已经腐朽了,不知扣了多少年了。槽子底上长了不少的蘑菇,黑森森的,那是些小蘑;看样子,大概吃不得,不知长着做什么。

靠着槽子的旁边就睡着一柄生锈的铁犁头。

说也奇怪,我家里的东西都是成对的,成双的。没有单个的。

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

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

不知为什么,这铁犁头,却看不出什么新生命来,而是全体腐烂下去了。什么也不生,什么也不长,全体黄澄澄的。

用手一触就往下掉末,虽然他本质是铁的,但沦落到今天,就完全像黄泥做的了,就像要瘫了的样子。比起它的同伴那木槽子来,真是远差千里,惭愧惭愧。这犁头假若是人的话,一定要流泪大哭:“我的体质比你们都好哇,怎么今天衰弱到这个样子?”

它不但它自己衰弱,发黄,一下了雨,它那满身的黄色的色素,还跟着雨水流到别人的身上去。那猪槽子的半边已经被染黄了。

那黄色的水流,直流得很远,是凡它所经过的那条土地,都被它染得焦黄。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如同流星划过天际,在萧红诞生的百余年里,其弃世时间已是她逗留人世时长的两倍还多。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她的人生传奇和她的文学。

萧红祖籍山东,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萧红的童年记忆,从与祖父在一起的后花园时光开始。美好的童年经验,成就了她日后那动人的文学想象,与祖父在后花园里的许多场景就定格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理性而公允地说,萧红其实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而祖父母的溺爱,不觉中让她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这份任性,对其日后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并最终过早客死异乡,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尔后,除了家道中落,八岁以后,萧红在母丧等一系列家庭变故中渐渐成熟。在父亲的安排下,还在读书的萧红与小学教员汪恩甲订婚。但是,汪恩甲身上的一些纨绔习气以及不时表现出的庸俗,常令其心生不满。1930年秋天,她悄悄离开哈尔滨,到北平求学。

当时,张廼莹自然想象不到她那娜拉式的出走的后果。求学之路困难重重,1931年,困窘中的萧红回到呼兰老家,父亲随即将其软禁。在庞大的家族里, 与之年龄相仿的姑姑和七婶非常同情萧红的遭遇,于10月3日夜帮她逃离。萧红从此切断了与家族的联系。日后,父女俩在哈尔滨街头相遇,形同陌路。

.随着天气转冷,在哈尔滨流浪月余的萧红,为了不至冻毙街头,只得投靠汪恩甲。1931年11月中旬,两人住进位于哈尔滨道外区正阳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次年5月,汪恩甲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音讯杳无。旅馆老板将身怀六甲的萧红据为人质,催讨所欠食宿费四百元。绝望中,萧红向《国际协报》写信求援。主编裴馨园亲自到旅馆探访之后,让编辑三郎(即萧军),于7月12日送两本书到旅馆,对萧红进行精神安抚。萧红和萧军得以相识。然而,巨额欠款令三郎及周围朋友都对困厄中的萧红爱莫能助。一筹莫展之际,1932年的大洪水最终帮助了她。8月7日,松花江决堤后,旅馆一楼被淹,老板和旅客逃生而去,9日,萧红被难民船从二楼窗户救出。至今,1932年、大洪水、萧红,依旧是哈尔滨历久弥新的传说。

三郎、廼莹安家商市街后,两人靠着三郎做家教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然而,在极度困厄中,他们并不缺少梦想。1933年9月,在朋友资助下,以笔名“悄吟”在报纸上发表大量文章,初露锋芒的张廼莹和三郎出版了作品合集《跋涉》,轰动整个东北的文坛。但因《跋涉》引起伪满当局的注意,两人于1934年6月15日抵达青岛。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他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成名

作《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11月2日,两人离开青岛来到上海

在鲁迅的大力提携下,1935年12月,长篇小说《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这是张廼莹第一次使用“萧红”这个笔名。《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名字从此广为人知,流传至今,成了呼兰、哈尔滨以及黑龙江的文化印记。然而,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成名后的萧红于1936年7月至1937初在日本东京度过了一段蛰居的日子,其间,鲁迅之死更令她哀痛不已。

沪战爆发,二萧离开上海前往武汉。1938年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艾青、聂绀弩等人前往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后因战局变化而转至西安。二萧在临汾的离别,实际是心照不宣地分手。两个月后,他们在西安正式分离。5月下旬,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汉口大同酒家正式举行婚礼。夏秋间,两人先后从武汉避难重庆。在渝期间,萧红完成了《回忆鲁迅先生》这部她留给世人的散文精品。

1940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离开重庆抵达香港。终于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写作环境,萧红拼力完成在大陆期间一再搁浅的写作计划。从1940年1月到1941年6月,她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这段时

间可以说是萧红一生中最为华美的篇章。正如香港中文大学资深萧红研究者卢玮銮教授所言,她“仿佛早已预知时日无多,要拼尽气力,发出最后又是最灿烂的光芒”。

1941年7月间,萧红身上的一些宿疾越发沉重,辗转病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怀着对战争的恐惧和被人遗弃的焦虑,转移多处,痛苦不堪。香港沦陷后,求医心切的萧红在养和医院做了外科手术,术后发现是误诊。战争状态下缺医少药,病情急遽恶化。1942年1月19日深夜,自感时日无多的萧红在纸

上对陪在身边的作家骆宾基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等语。

1942年1月22日上午11时,萧红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弃世,享年31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动笔于武汉时期。多年的辗转流徙,让萧红难以有一个安宁的写作环境。到香港后,终于有了写完它的机会。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此后四个月,边写边连载,萧红沉浸在对故土和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与怔怔思念中,同时也融入了她对人性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故乡在万里关山之外,精神却在那里流连不已。这是她一生中最为充实、愉快的四个月。小

说于12月20日完稿,27日连载完毕,萧红在文前注明:“本书由作者保留一切权益”。这种说明在报刊上十分罕见,或许源于《呼兰河传》脱稿之际,作者对这部心血之作的无比看重。

今天看来,《呼兰河传》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2000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九,而前八名分别是:《呐喊》(鲁迅)、《边城》(沈从文)、《骆驼祥子》(老

舍)、《传奇》(张爱玲)、《围城》(钱钟书)、《子夜》(茅盾)、《台北人》(白先勇)、《家》(巴金)。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呼兰河传》让萧红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

《呼兰河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完全有别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令人魅惑。文字间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批判。情感与理性的熔铸,让时年二十九岁的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如此独特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又一处精神故乡。萧红,这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以其对故土的想象性触摸,刺激了太多后人对呼兰河、对后花园的想象,不断传说她那坎坷、传奇而短促的一生。

浓眉打眼 柳眉杏眼 龙眉凤眼 慈眉笑眼 横眉冷眼 金刚怒目 獐头鼠目 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 秀目黛眉 眉蔬目朗 明眸秀眉 火眼金睛 黑亮亮的 水晶晶的 水灵灵的

水汪汪的 圆溜溜的 滴溜溜的 乌溜溜的 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深沉睿智

深不可测 深邃犀利 目光深邃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 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 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满脸横肉皱纹纵横 皱纹密布 刻满皱纹 饱经风霜 满目清秀 杏脸桃腮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 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 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皱纹纵横 皱纹密布 刻满皱纹 饱经风霜 满目清秀 杏脸桃腮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 眼前。

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如同流星划过天际,在萧红诞生的百余年里,其弃世时间已是她逗留人世时长的两倍还多。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她的人生传奇和她的文学。

萧红祖籍山东,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萧红的童年记忆,从与祖父在一起的后花园时光开始。美好的童年经验,成就了她日后那动人的文学想象,与祖父在后花园里的许多场景就定格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理性而公允地说,萧红其实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而祖父母的溺爱,不觉中让她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这份任性,对其日后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并最终过早客死异乡,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尔后,除了家道中落,八岁以后,萧红在母丧等一系列家庭变故中渐渐成熟。在父亲的安排下,还在读书的萧红与小学教员汪恩甲订婚。但是,汪恩甲身上的一些纨绔习气以及不时表现出的庸俗,常令其心生不满。1930年秋天,她悄悄离开哈尔滨,到北平求学。

当时,张廼莹自然想象不到她那娜拉式的出走的后果。求学之路困难重重,1931年,困窘中的萧红回到呼兰老家,父亲随即将其软禁。在庞大的家族里, 与之年龄相仿的姑姑和七婶非常同情萧红的遭遇,于10月3日夜帮她逃离。萧红从此切断了与家族的联系。日后,父女俩在哈尔滨街头相遇,形同陌路。

.随着天气转冷,在哈尔滨流浪月余的萧红,为了不至冻毙街头,只得投靠汪恩甲。1931年11月中旬,两人住进位于哈尔滨道外区正阳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次年5月,汪恩甲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音讯杳无。旅馆老板将身怀六甲的萧红据为人质,催讨所欠食宿费四百元。绝望中,萧红向《国际协报》写信求援。主编裴馨园亲自到旅馆探访之后,让编辑三郎(即萧军),于7月12日送两本书到旅馆,对萧红进行精神安抚。萧红和萧军得以相识。然而,巨额欠款令三郎及周围朋友都对困厄中的萧红爱莫能助。一筹莫展之际,1932年的大洪水最终帮助了她。8月7日,松花江决堤后,旅馆一楼被淹,老板和旅客逃生而去,9日,萧红被难民船从二楼窗户救出。至今,1932年、大洪水、萧红,依旧是哈尔滨历久弥新的传说。

三郎、廼莹安家商市街后,两人靠着三郎做家教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然而,在极度困厄中,他们并不缺少梦想。1933年9月,在朋友资助下,以笔名“悄吟”在报纸上发表大量文章,初露锋芒的张廼莹和三郎出版了作品合集《跋涉》,轰动整个东北的文坛。但因《跋涉》引起伪满当局的注意,两人于1934年6月15日抵达青岛。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他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成名

作《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11月2日,两人离开青岛来到上海。

在鲁迅的大力提携下,1935年12月,长篇小说《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这是张廼莹第一次使用“萧红”这个笔名。《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名字从此广为人知,流传至今,成了呼兰、哈尔滨以及黑龙江的文化印记。然而,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成名后的萧红于1936年7月至1937初在日本东京度过了一段蛰居的日子,其间,鲁迅之死更令她哀痛不已。

沪战爆发,二萧离开上海前往武汉。1938年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艾青、聂绀弩等人前往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后因战局变化而转至西安。二萧在临汾的离别,实际是心照不宣地分手。两个月后,他们在西安正式分离。5月下旬,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汉口大同酒家正式举行婚礼。夏秋间,两人先后从武汉避难重庆。在渝期间,萧红完成了《回忆鲁迅先生》这部她留给世人的散文精品。

1940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离开重庆抵达香港。终于拥有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写作环境,萧红拼力完成在大陆期间一再搁浅的写作计划。从1940年1月到1941年6月,她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这段时

间可以说是萧红一生中最为华美的篇章。正如香港中文大学资深萧红研究者卢玮銮教授所言,她“仿佛早已预知时日无多,要拼尽气力,发出最后又是最灿烂的光芒”。

1941年7月间,萧红身上的一些宿疾越发沉重,辗转病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怀着对战争的恐惧和被人遗弃的焦虑,转移多处,痛苦不堪。香港沦陷后,求医心切的萧红在养和医院做了外科手术,术后发现是误诊。战争状态下缺医少药,病情急遽恶化。1942年1月19日深夜,自感时日无多的萧红在纸

上对陪在身边的作家骆宾基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等语。

1942年1月22日上午11时,萧红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弃世,享年31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动笔于武汉时期。多年的辗转流徙,让萧红难以有一个安宁的写作环境。到香港后,终于有了写完它的机会。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此后四个月,边写边连载,萧红沉浸在对故土和儿时生活的无限感怀与怔怔思念中,同时也融入了她对人性和社会的审视与思考。故乡在万里关山之外,精神却在那里流连不已。这是她一生中最为充实、愉快的四个月。小

说于12月20日完稿,27日连载完毕,萧红在文前注明:“本书由作者保留一切权益”。这种说明在报刊上十分罕见,或许源于《呼兰河传》脱稿之际,作者对这部心血之作的无比看重。

今天看来,《呼兰河传》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2000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九,而前八名分别是:《呐喊》(鲁迅)、《边城》(沈从文)、《骆驼祥子》(老

舍)、《传奇》(张爱玲)、《围城》(钱钟书)、《子夜》(茅盾)、《台北人》(白先勇)、《家》(巴金)。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呼兰河传》让萧红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

《呼兰河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一抹凄迷的气质,一种卓异的风格,一种完全有别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令人魅惑。文字间寄寓着一个无乡女子渴望回家的絮絮倾诉,亦包含着一个思想深邃的作家对国民性的反思与批判。情感与理性的熔铸,让时年二十九岁的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如此独特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又一处精神故乡。萧红,这流落异乡的呼兰河的女儿,以其对故土的想象性触摸,刺激了太多后人对呼兰河、对后花园的想象,不断传说她那坎坷、传奇而短促的一生。

浓眉打眼 柳眉杏眼 龙眉凤眼 慈眉笑眼 横眉冷眼 金刚怒目 獐头鼠目 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 秀目黛眉 眉蔬目朗 明眸秀眉 火眼金睛 黑亮亮的 水晶晶的 水灵灵的

水汪汪的 圆溜溜的 滴溜溜的 乌溜溜的 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深沉睿智

深不可测 深邃犀利 目光深邃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 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 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满脸横肉皱纹纵横 皱纹密布 刻满皱纹 饱经风霜 满目清秀 杏脸桃腮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 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 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 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喜笑颜开 和颜悦色 喜形于色 面黄肌瘦 愁云满面 面如银盘 阔脸暴腮 两腮圆润 面容丰腴 皱纹纵横 皱纹密布 刻满皱纹 饱经风霜 满目清秀 杏脸桃腮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 眼前。

微风吹过,雨帘斜了,像一根根的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张雪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47 57

越女红裙诗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紫禁之巅 擅长: 暂未定制

其他回答

好词:风霜雨雪 晨霜晓月 白霜铺地 瓦楞凝霜 玉霜满地 霜叶如火 层层寒霜 银霜遍地 晨霜晓露 霜花洁白 薄霜铺地 寒霜逼人 电闪雷鸣 闷雷低沉 雷声滚滚 晴天霹雳雷雨交加 雷声轰鸣 雷电大作 淅淅沥沥 大雨淋漓 大雨滂沱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骤雨大作 雨急似箭 疾风暴雨 暴雨狂风 瓢泼大雨 雨帘悬挂 电似火龙 鼻似弯钩 挺鼻如峰 鼻子端正 鼻子扁阔 鼻子粗短 鼻尖扁平 鼻头微勾 鼻孔饱满 鼻孔朝天 鼻青脸肿 鼻歪脸肿 端庄秀丽 细巧挺秀 端正阔大 拱梁大鼻 鼻梁挺直 耳鸣眼花 耳目失灵 耳目一新方面大耳 肥头大耳 耳聪目明 两耳垂肩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眉清目秀愁眉不展 柳眉倒竖慈眉善目 贼眉鼠眼剑眉倒竖 青眉如黛 长眉似雪 两眉入鬓 双眉高挑 眉耸春山 柳眉淡描 眉同翠羽 细眉长睫 长眉拂面 修长美丽 又粗又浓 双目似箭 双目传神 两眼如灯 两眼发呆 两眼放光 睛若秋波 眼若流星 眸清似水 凤眼流盼 碧眼盈波 眼睛贼亮 眼花缭乱 侧目而视顾盼生神 睡眼惺忪 贼眉鼠眼浓眉打眼 柳眉杏眼 龙眉凤眼 慈眉笑眼 横眉冷眼金刚怒目獐头鼠目 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 秀目黛眉 眉蔬目朗 明眸秀眉 火眼金睛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深沉睿智 深不可测深邃犀利 目光深邃 脸色如蜡 面若鹅卵 面若银盘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刚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满月 面白如玉 平头正脸脸庞清秀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白唇红 面如晚霞 面似红火 满脸皱纹 满脸雀斑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满面笑容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酒窝迷人 笑厣动人 轮廓分明 面面相觑油头粉面 方面大耳 广额方颐 气色红润 容光焕发 酒窝深陷 白净柔嫩 春风满面 神采飞扬

佳句: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的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糊,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那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黏住的。

一下起雨来这大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过路的人,一走到这里,就像在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是要奋斗的,卷起袖子来,咬紧了牙根,全身的精力集中起来,手抓着人家的板墙,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

偏偏那人家的板墙造得又非常地平滑整齐,好像有意在危难的时候不帮人家的忙似的,使那行路人不管怎样巧妙地伸出手来,也得不到那板墙的怜悯,东抓抓不着什么,西摸也摸不到什么,平滑得连一个疤拉节子也没有,这可不知道是什么山上长的木头,长得这样完好无缺。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就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上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

“你们也变了……”

他的旁边走来了一个乘凉的人,那人说:

“你老人家必要高寿,你老是金胡子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红堂堂的了,一会金洞洞的了,一会半紫半黄的,一会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的蹲着,很威武的,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地,一不谨慎,同时又看到了别一个什么。这时候,可就麻烦了,人的眼睛不能同时又看东,又看西。这样子会活活把那个大狮子糟蹋了。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若是再找,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满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是什么也不像,什么也没有了。必须是低下头去,把眼睛揉一揉,或者是沉静一会再来看。

可是天空偏偏又不常常等待着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朦朦胧胧的,像是已经来了大雾,或者像是要变天了,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

除了这个,还有打碎了的大缸扔在墙边上,大缸旁边还有一个破了口的坛子陪着它蹲在那里。坛子底上没有什么,只积了半坛雨水,用手攀着坛子边一摇动:那水里边有很多活物,会上下地跑,似鱼非鱼,似虫非虫,我不认识。再看那勉强站着的,几乎是站不住了的已经被打碎了的大缸,那缸里边可是什么也没有。其实不能够说那是“里边”,本来这缸已经破了肚子。谈不到什么“里边”“外边”了。就简称“缸磉”吧!在这缸磉上什么也没有,光滑可爱,用手一拍还会发响。小时候就总喜欢到旁边去搬一搬,一搬就不得了了,在这缸磉的下边有无数的潮虫。吓得赶快就跑。跑得很远地站在那里回头看着,看了一回,那潮虫乱跑一阵又回到那缸磉的下边去了。

这缸磉为什么不扔掉呢?大概就是专养潮虫。

和这缸磉相对着,还扣着一个猪槽子,那猪槽子已经腐朽了,不知扣了多少年了。槽子底上长了不少的蘑菇,黑森森的,那是些小蘑;看样子,大概吃不得,不知长着做什么。

靠着槽子的旁边就睡着一柄生锈的铁犁头。

说也奇怪,我家里的东西都是成对的,成双的。没有单个的。

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

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各自都有新生命送到世界上来。比方缸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边的潮虫,猪槽子上的蘑菇等等。

不知为什么,这铁犁头,却看不出什么新生命来,而是全体腐烂下去了。什么也不生,什么也不长,全体黄澄澄的。

用手一触就往下掉末,虽然他本质是铁的,但沦落到今天,就完全像黄泥做的了,就像要瘫了的样子。比起它的同伴那木槽子来,真是远差千里,惭愧惭愧。这犁头假若是人的话,一定要流泪大哭:“我的体质比你们都好哇,怎么今天衰弱到这个样子?”

它不但它自己衰弱,发黄,一下了雨,它那满身的黄色的色素,还跟着雨水流到别人的身上去。那猪槽子的半边已经被染黄了。

那黄色的水流,直流得很远,是凡它所经过的那条土地,都被它染得焦黄。

发布者:小学五年级教师 倪泽华

到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47321

去找

小城三月主要内容是什么?

《小城三月》以一个天真、稚气的女中学生“我”的口吻来叙事,借一个女中学生的眼来透视翠姨的故事。翠姨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地主家庭出身的、没有上过学的年轻女子,她性格沉静,仪态优雅,天性爱美,象一般的年轻女子一样追求着一些时尚的美的东西。

象枣红色披肩、绒绳鞋、各种女子的小饰物、高跟鞋等等;翠姨又有着不同于一般俗女子的地方,她不像她的妹妹,只是醉心于杂七杂八的服饰和丰厚的聘礼,她没有妹妹骨子里的那般俗气而显得清新、脱俗。

作品评价

《小城三月》是萧红为数不多的以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命运为主的小说之一。该作品通过对家乡一个普通女孩对崭新的现代品味、对爱情的含蓄、微妙的心理现实的剖析和挖掘,展现了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东方女性带有悲剧意味的某些文化特质。

小城三月》以一个天真、稚气的女中学生“我”的口吻来叙事,借一个女中学生的眼来透视翠姨的故事。翠姨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地主家庭出身的、没有上过学的年轻女子,她性格沉静,仪态优雅,天性爱美,象一般的年轻女子一样追求着一些时尚的美的东西,象枣红色披肩、绒绳鞋、各种女子的小饰物、高跟鞋等等;翠姨又有着不同于一般俗女子的地方,她不象她的妹妹,只是醉心于杂七杂八的服饰和丰厚的聘礼,她没有妹妹骨子里的那般俗气而显得清新、脱俗。

她喜欢“我”,因为“我”在学堂里读书,她想什么事“我”都比她明白,她总有许多事情同“我”商量;她也总喜欢到“我”家里来和“我”的新派亲友们在一起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接受一些新鲜的思想和观念。

在与“我”的亲友们的接触过程中,翠姨逐渐被“我”家开明的家庭氛围所感染,她终于放下一个封建的守旧的闺中少女的羞涩,与“我”和“我”的伯父、堂兄弟姊妹们一起开家庭音乐会、打网球,一起逛公园、赏花灯,她喜欢和“我”的家人们在一起时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光;翠姨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并且在她22岁时开始读书识字。

而在翠姨身上最大的变化是,她居然悄悄地爱上了“我”那潇洒的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堂哥。

有堂哥的地方,也就有翠姨的默然关注的双眼。一路上看花灯时,翠姨就直在看堂哥;堂哥讲故事时,翠姨总比我们留心听些,在一天的晚饭后,哥哥陪同翠姨和堂哥在“我”的房子里,而此时翠姨偏又矜持起来,看见了“我”,翠姨就赶快地站起来说,我们去玩吧,翠姨把她对哥哥的爱深埋在心间。

“我”的家庭氛围给翠姨带上一层欣悦的色彩,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翠姨一颗封闭少女之心慢慢地开启:她不愿嫁给那个由她母亲给她订下婚约的人,她有了自己内心爱着的人。

翠姨的恋爱和秘密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象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表白,而最终翠姨真的把她的爱带到坟墓里去了。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死,包括“我”的堂兄。[3]

创作背景

萧红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她的父亲张廷举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又当着教育局长,为了攀附高门,把萧红许配给当地一个汪姓军阀的儿子汪殿甲。父母指配的婚姻萧红本身就不满意,又发现汪殿甲吸食鸦片,心里产生厌恶感。受新思想浸染的萧红,用逃婚的方式做了父亲叛逆的女儿,但不幸的是萧红出逃到北京后汪殿甲也跟踪而至,并找到了萧红。[4]

萧红在无依无靠、经济受控的情况下,被未婚夫汪恩甲骗到哈尔滨的一家旅馆同居。同居几个月后,汪恩甲借口说回家取钱,就一去不回。身怀六甲的萧红被旅店老板逼缴住房费,不然就将她卖到妓院抵债。1932年夏,萧红在哈尔滨得萧军、舒群帮助,脱出旅寓困境。[4]萧红与萧军产生了纯美的感情,在爱情的滋养下,萧红度过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不久二人因性格不合而出现情感裂痕。[5]1936年,萧红到日本一年后回到中国。1938年,萧红在山西临汾与萧军分手,并和端木蕻良到武汉。武汉被大轰炸后,萧红又到重庆,而后转折到香港。[4]

对于逝去的这段感情, 萧红说:她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直至在香港病逝前夕,萧红最挂念的也还是萧军,她在病榻上念念不忘为她生命带来春天的男子,她说:如果萧军知道她病着,她确信萧军会来,只要他能来,他一定会来看她的,帮助她的。萧红是这样持久而真诚地爱着萧军,而萧军早已投入了另一片广阔的大天地,无暇顾及这身后的爱人。这种无人理解的寂寞心境投射在《小城三月》中,这个发生在小城春天的爱情故事便染上了一层淡淡悲凉的色调。[5]

《小城三月》写于1941年7月,发表于同年8月《时代文学》第1卷第2期。[1]

人物介绍

翠姨

翠姨十八九岁,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翠姨是“我”的外祖母原来在另外一家所生的女儿。翠姨有一个妹妹比她小两岁。[6]但长得窈窕、端庄文静、温柔深情、沉默寡言、喜好沉思、幻想,她在自己的内心波涛里追逐美好的情感。由于家庭变故,受到一般旧思想人家的歧视,因而,形成了感伤的气质,以为自己的命不会好。翠姨会弹奏大正琴,她还会吹箫或是吹笛子。翠姨天资聪颖、单纯愚昧的翠姨在几度失意难以买到如意的绒绳鞋时,反复悲叹“我的命运不会好的”。[7]翠姨自从订婚之后,是很有钱的了,什么新样子的东西一到,她经常去买。[6]随着时间的流逝,翠姨对婚姻和命运日渐恐惧,在心理笼罩上了一层更为可怜的、柔弱的悲凉。她因不能与喜爱的人共渡一生忧郁而死。[7]

“我”

“我”有一个姨,但不是“我”的亲姨,“她”是“我”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的我祖母是在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我”外祖父家的。翠姨很喜欢“我”,因为“我”在学堂里念书。“我”继母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我”家算是开通的,叔叔和哥哥都到北京和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了。“我”家里设有网球场。翠姨想什么事情,“我”都比她明白。到夜里“我”住在外祖父家里,翠姨也就陪着我住下来。[6]

品鉴

主题思想

《小城三月》主题思想之一:通过对“春天”的呼唤,表达反封建意识

女主人公翠姨不想接受长辈给她安排的旧式婚姻,而是对“我”的堂哥哥产生了好感,可是这桩朦朦胧胧的恋爱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翠姨最终还是痛苦地死去,在她身后只留下没有来得及展开的恋爱。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制造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

《小城三月》中以“外祖母”和“我的母亲”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形象代表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不仅她们给翠姨安排的婚姻完全是为她着想,即使在翠姨死后,这桩婚姻的“主谋”之一——“我的母亲”还说:“要是翠姨一定不肯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

《小城三月》故事,发生在“五四运动”后不久。在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和启蒙下,这座古老的县城中出现了些许现代文明的气息:“那个时候,县里早就有了洋学堂了。小学好几个,‘我’家算是最开通的了。叔叔和哥哥他们都到北京和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了,他们开了不少的眼界。回到家里来,大讲他们那里都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同学。所以这个家庭都‘咸与维新’起来。”

翠姨与“我家”素有往来,外面世界中新的文明气息的熏陶搅动了她心中的一池春水。以前她对于定亲一事并无太多的想法,当婆家把10多万的聘礼送到她手中后,她花得心安理得:“翠姨自从订婚之后,是很有钱的了,什么新样子的东西一到,虽说不是一定抢先去买了来,总是过不了多久,箱子里就要有的了。”如果没有遇见“我”的堂哥哥,她也许会延续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女性命运,和她的妹妹一样顺理成章地嫁出去,为人妇、为人母、死亡,成为一名“蚁子一样的愚夫愚妇”,浑浑噩噩地“为死而生”。可当她见到“我”的堂哥哥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翠姨很喜欢“我”的堂哥哥,因为“她觉得到底是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绝不能像她的妹夫常常打她的妹妹”。

上述描写表明:与其说是翠姨对“我”的堂哥哥发生了兴趣,还不如说是她对于读书、对于知识分子、对于外部世界新文明萌发了无限向往和追求。正是在这一氛围影响下,翠姨才不甘于走妹妹的出嫁那样乡镇女子的婚姻道路和人生安排,而是产生了新的人生冲动。

可是这座小城毕竟受过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实在是根深蒂固。相对而言,外部世界新文明气息还过于薄弱,要想在一夜之间彻底取彼而代之无异于痴人说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的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去考虑问题。“外祖母”等人按照她们的意愿给翠姨安排婚姻大事,却没有征求翠姨本人的意愿;翠姨不满意这桩婚事,然而她却囿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不敢反抗,只是一味埋怨命运的不公;她的母亲不理解女儿的心事,问她:“陪嫁的东西买得不顺心吗?或者是想到我们家去玩吗?”什么事都问到了,却独独没有触及感情层面;即使是翠姨暗恋的对象——“我”的堂哥哥在翠姨死后,也“不知翠姨为什么死”,这真是一种可悲的隔膜。

在个体生命价值被严重漠视的封建文化环境中,个人的情感活动很难获得外界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如是描写便使得翠姨的死蒙上了一层浓重的历史意蕴。通过翠姨的死,萧红对孕育这场死亡的罪恶的封建文化环境提出了声泪俱下的控诉。

在文本的尾声中,翠姨更是通过对春天的呼唤表达了对新的文明的热切期盼之情,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旨。封建文化对年轻人幸福的扼杀自然难辞其咎,可另一方面翠姨自身的性格弱点亦不容忽视。她多愁善感,情感细腻,却又缺乏相应的文化素质,是一个被封建文化所严重毒害的女性形象。试看下面的一段描写:“假若是有人在她的背后唤她一声,她若是正在走路,她就会停下了;若是正在吃饭,就要把饭碗放下,而后把头向着自己的肩膀转过去,而全身并不大转,于是她自觉地闭合着嘴唇,像是有什么要说而一时说不出来似的。”

她很喜欢绒绳鞋,然而“她没有买,也许她心里边早已经喜欢上了,但是看上去她都像反对似的,好像她都不接受。她必得等到许多人都开始采办了,这时候,看样子她才稍稍有些动心。”

上述描写表明,翠姨是以“行不摇头,笑不露齿,站不倚门,坐不露膝”等封建社会的清规戒律作为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并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在封建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她已经自觉地把封建文化中对女性的各种约束和束缚化为自己的内心要求。她的言谈举止与其说是天性使然,还不如说是受封建文化潜移默化影响所致,而这才是造成其命运悲剧的最根本的内在原因。在文章伊始,她就说“我的命,不会好的”,这种宿命似的话语表明了翠姨对命运的盲目认同,对自我力量的否定和放弃;而真正可悲的是,当她寻到自己的真爱时,却又囿于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根本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种柔弱的女性性格下所萌发出的理想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这道鸿沟是翠姨所无法跨越的,这似乎注定了这出悲剧的必然性。

在《小城三月》中,萧红已经把对封建文化代言人层面的批判转换到了对封建文化本身的批判上来,这表明了萧红自觉的反封建意识和“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反封建精神。[8]

《小城三月》主题思想之二:生命犹如美好春天一样短暂,又如春天迅速地消逝

萧红把回归童年的渴望、恋乡情结和自己的创作意向联成一体,《小城三月》就是这样一种情绪的延续。《小城三月》以恬淡平静的笔调把镜头切近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女主人公翠姨进行了细腻入微且满带女性关怀的摄录,对其不幸的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哀悯。

在萧红的童年记忆中,祖父和后花园无疑是萧红身心快乐的乐园,是她灵魂的栖息地。他们给予她的是完全饱满的情感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缺憾的快乐。而在对翠姨的回忆当中,虽然萧红也再次重游了童年生活的世界,但这次往事的回顾却在温馨之中浸润着丝丝缕缕、清清缈缈的哀伤和愁怨。萧红在《小城三月》里展示的更多的是一幕幕零零琐琐、细腻婉转的小儿女情态,尤其是少女们微妙而善感的心灵世界,她们息息相通的情感感受使人不由得回忆起儿时与伙伴们嬉戏的欢乐时光以及女孩子们之间那种无所不谈的亲密无间和无需言表的心心相印。

“我”和翠姨常常在夜晚睡下之后谈话到鸡叫还不觉尽兴,仿佛有着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要互相倾吐,这种不同于异性爱的姊妹情谊如潺潺流水缓缓流过并滋润着人的心田,使人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然而,对于翠姨来说,同性之间的友爱并不能使她多愁善感的少女情怀完全得到满足,不管她与“我”之间的情谊如何深切,但终究不能代替骚动的青春对神秘的异性情爱的向往和追求,而“我”的哥哥的出现恰恰在翠姨静如止水的生活和情感里激起了一层层波澜,使得本就敏感多情的她为之怦然心动。但翠姨是那样一种被动的女子,她不会听凭自己心灵的呼唤而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依顺别人为她安排的一切,因而尽管她不太心顺但也还是与一个“长得又矮又小,穿一身蓝布棉袍子,黑马褂,头上戴一顶赶大车的人所戴的五耳帽子”年仅17岁的陌生人订了婚,并且同她的妹妹一样用婆家聘礼的钱装扮起自己,出尽风头。可是得过且过的生活毕竟有了结的时候,三年过后,当翠姨的婆家要来迎娶的时候,翠姨才感到事态的严重。而哈尔滨一行更使得翠姨对自己的未婚夫感到不满和恐怖,然而她又无力改变这种既定的婚姻事实,只能以要读书为由延迟出嫁。当她终于意识到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她绝望了,终于做出了死的抉择。

读者容易将把翠姨的悲剧归结为封建包办婚姻和因循守旧观念的迫害,这固然是翠姨寻死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萧红在小说的“尾声”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等‘我’到春假回来,母亲还当‘我’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

这里的“他们”“我”以为是指堂哥和翠姨,因为在翠姨病重时,母亲曾拿了些钱让哥哥给翠姨送去,让她随便买点什么吃的。其实,“母亲晓得他们年轻人是很拘泥的,或者不好意思去看翠姨,也或者翠姨是很想看他的,他们好久不见了”,母亲既然“很久的就在心里猜疑着他们了”,但还是主动地为他们提供了见面的机会,使得翠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面对心爱的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毫无遗憾地离开人世。可惜翠姨并不了解“我”母亲的用心和态度,只是一味地封闭住自己的心扉,即使临近生命的尽头,拉着她深恋着的人的手她还不肯明白地表白心迹,而是用了两套语意系统一语双关:“你来得很好,一定是姐姐,你的母亲告诉你来的,‘我’心里永远记念着她。她爱‘我’一场,可惜‘我’不能去看她了,‘我’不能报答她了,不过‘我’总会记起在她家里的日子的,她待‘我’也许没有什么,但是‘我’觉得已经太好了,‘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我’现在也不知为什么,心里只想死得快一点就好,多活一天也是多余的,人家也许以为‘我’是任性,其实不对的。不知为什么,那家对‘我’也会是很好的,但是‘我‘’不愿意。‘我’小时候,就不好,‘我’的脾气总是,不从心的事,‘我’不愿意,这个脾气把‘我’折磨到今天了,可是‘我’怎能从心呢,真是笑话,谢谢姐姐她还惦着‘我’,请你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的那么苦,‘我’也很快乐。”翠姨苦笑了一笑,“‘我’的心里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如果对翠姨的心思稍有体察,谁都会明白翠姨这一段话中的潜台词:所谓的“她”实际上正是“你”,而“‘我’心里永远记念着她”无疑是说“‘我’心里永远记念着你”,翠姨不过是借此喻彼,吐露了自己爱的心曲。可惜近在咫尺的意中人未解其中深味,枉费了翠姨的一番苦心和厚意。翠姨话中再鲜明不过地表现了翠姨欲言又止、欲罢不能的矛盾心态,她的语焉不详致使堂哥虽对翠姨有着朦胧的情意而且一“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但终究“不知翠姨为什么死” 而“大家也都心中纳闷”。从这个角度来看,翠姨的死是由于她自己决意自我毁灭,她的悲剧来自于她多疑的心性和犹疑的性格,明明是“不从心的事”就“不愿意”,但却囿于自己心中的成见和陈规陋俗而自动地把自己的心灵裹闭得密不透风,使人根本无法走进她的内心世界。面对人生,她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消极悲观的态度,当她没有买到她喜欢的绒绳鞋时,她表现出了多愁善感:“‘我’的命,不会好的。”可是绒绳鞋刚开始流行时,大家都买了穿上,她却偏偏不买,“必得等到许多人都开始采办了,这时候,看样子她才稍稍有些动心”,于是,翠姨便要“我”陪着上街,“先不告诉‘我’去买什么,进了铺子选了半天别的,才问到‘我’绒绳鞋”,而这时流行的浪头已过,很难买到中意的绒绳鞋了,可是翠姨却又非要买到不可,从此“我”知道了她的秘密:“她早就爱上了那绒绳鞋了,不过她没有说出来就是了”,同样的,“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

正是这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犹疑而矛盾的性格导致了她自身的悲剧命运。翠姨种种疑虑的社会历史根源是无法否认的。实际上,萧红花了大量的笔墨涂抹不尽的正是“传统社会积淀于世俗生活深处的种种病态心理现实。”

萧红着力要表现的是人类如同驯养的动物一样的巨大惰性和持久惯力。翠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规定”中最终牺牲了自己。如果翠姨真能按着既定的轨道无知无觉地走下去,也就活得心安理得、顺理成章。然而不幸的是,翠姨的内心情感与“规定”发生了矛盾,使她不愿再顺着“规定”的轨迹沿走下去,而“规定”又是那样根深蒂固地掣肘着她,使她在理智上自觉不自觉地依从“规定” 。如果翠姨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情感,也同样坦然面对“规定”施加的种种非议和斥责,也许翠姨不会选择死亡之路。然而,这种假设对翠姨来说是难以想象而且也是不可能的。翠姨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一方面执着于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没有勇气违逆“规定”,在这种心灵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中她无以自拔,最终只能做出自我毁灭的抉择。

然而翠姨的令人痛心之处并不在于她扼杀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在于她的情思没有得到回应,换句话说,翠姨为之倾心的堂哥虽对翠姨颇为心仪,但那毕竟算不上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爱情。堂哥的“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就足以说明翠姨对堂哥的感情只是一种暗恋,两人根本缺乏相应的交流与沟通,翠姨在订婚后的三年里一直在得过且过,捱一日是一日。一直到婆家要来迎娶时,翠姨才意识到婚姻的现实。从一定意义上说,翠姨是一个非常幼稚而敏感的女孩,她似乎一直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而不食人间烟火,对婚姻更是缺乏成熟清醒的认识,她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婆家的聘礼,虽然不大情愿但总算随着母亲到哈尔滨去采办嫁妆了。如果没有哈尔滨一行,也许翠姨也就勉强出嫁了,那她也会同所有其他传统女性一样充当历史指派给她的角色,平平淡淡安度一生。然而,哈尔滨的那几个充当向导的男学生最终改变了翠姨的命运,让翠姨不肯再委曲求全,终于导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剧结局。

翠姨至死也没有对包办婚姻有清醒的认识,她只是通过与几个男学生短短几天的接触而认识到一些表层的东西,“她觉得到底是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绝不能像她的妹夫常常打她的妹妹”,于是,她“一想那个又丑又小的男人,她就恐怖”,尽管翠姨知道“那家对我也会是很好的”,但是她终究还是“不愿意”。这里透露出翠姨作为一个女性对自我追求与憧憬的最终肯定与确认,她朦胧地认识到包办婚姻并不都像妹妹那样遭到挨打的命运,丈夫也许会对她很好,但她还是拒绝进入“规定”的角色,从这一点上看,翠姨选择死亡之路并不仅仅是对旧式婚姻的抗拒,也不仅仅是为堂哥而殉情,从根本的意义上,翠姨是为了女性的自由、尊严和意志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的。[9]

艺术特色

儿童视角

萧红在《小城三月》中选择了一个生长于富裕开明之家、在学堂读书的小女孩儿“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这一儿童视角的确定,发挥了独特的叙事作用。“我”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者、旁观者,更是故事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聆听者。“我”的细腻善良反衬出成人世界的粗俗冷漠,“我”的活泼、乐观、单纯凸显了翠姨的沉静、忧郁、复杂,而“我”的热心好奇则推动了情节发展,“我”对美的欣赏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使作品洋溢着清新优美又略带忧伤的诗意。

1、以儿童视角的敏锐捕捉细节,展现人物性格

《小城三月》中的“我”具有女孩儿天生的敏感细腻、对美的憧憬和对人、事的好奇,所以“我”能很容易地看到、感到大人们忽略了的细节,领悟到翠姨追求美、追求爱,却“进而不敢、退则不甘”的矛盾性格。

出于女孩儿的敏感细腻,“我”发现了翠姨不同于其他女人之处。翠姨的妹妹做事常常不加思考,不问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和需要,只满足于和别的女人一样。翠姨正相反,总是先观察,然后才去行动。

每当新鲜的事物出现,翠姨总是貌似冷淡实则热心地关注着,她不敢成为第一个尝试的人,甚至口气中还会流露点不屑,但在大家经历过后,她知道没有了引人注目的危险,才遵从内心的渴盼,匆匆寻求那流行已久的美。寻到了暗自窃喜、自我欣赏一番,寻不到时,又深深地愧悔没有勇气早点尝试,并将此与自己的命运相连。这种细腻矛盾的心理变化,唯有同细腻的“我”才能略有体悟。

比如对绒绳鞋的寻找,开始翠姨略显不屑,“我”误以为她不喜欢,当流行势头减弱后,翠姨开始带着“我”四处寻找,在她焦急的寻找中“我”逐渐感受到她那种强烈拥有的渴望,也敏锐地体味她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失望的痛苦,“‘我’默默地祝福翠姨快快买到可爱的绒绳鞋,‘我’从心里愿意她得救。”“我”陪着翠姨一家家店铺地寻找,热心程度甚至超过了翠姨本人。翠姨略带懊悔的寻觅追求,是人性尤其是女人天性中对美的渴望所致,但她又总是迟疑滞后,将爱美之心深深埋藏,不敢大方率先表达。

只有在美与时尚行将消散的时候才急忙捕捉一点残留气息,以求满足内心对美的渴盼,这又是她的个性所致。正是借助小女孩的敏锐捕捉和参与其中,丰富并发展了翠姨的性格特征,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敢穿新不敢时尚又不甘被美遗忘的女性形象。这种“不敢”的心态不仅体现在爱美方面,更体现在对美好爱情的态度上。

翠姨最终没有寻觅到她喜爱的绒绳鞋,便哀叹是自己的命不好,在爱情上她依然如同对待绒绳鞋一样不敢主动把握,最后让爱与生命之花一起凋零了。这正是千百年来封建制度对女性束缚压制的结果,让女子只能安分守己,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翠姨不敢大胆追求美,更不敢主动追求爱。

“我”在发现了翠姨性格特点的同时,也发现了她对表哥别样情感的秘密,和她不愿意告诉人的心事。“她的恋爱的秘密就是这样子的,她似乎要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一直不要说出口,好像天底下没有一个人值得听她的告诉。”“我”略带抱怨似的口气正符合小女孩儿的性格特点,不懂得世事艰险不懂得人事复杂,只是单纯地以为翠姨不愿意和任何人倾诉内心的隐秘。在这个叙述过程中,“我”不仅是观察者、聆听者,而且还是善良热心的参与者。

读者从“我”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可以品出翠姨内心无人可诉也不敢倾诉的苦闷和悲哀,可以听到翠姨无力挣脱封建枷锁的束缚又在灵魂深处被动抗争的呻吟。“绒绳鞋”事件典型地暴露了翠姨的矛盾心态,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关照着她的悲剧命运。

翠姨压抑着自己的天性,爱美又迟迟不敢追寻,爱人又不敢大胆表露和追求。在这种无法开释的纠结中必将走向灭亡,成为封建思想意识的牺牲品。

由于年纪和性格的不同,“我”对翠姨的了解也有一个过程,特别是经历了陪同翠姨买绒绳鞋之后,才后知后觉隐约触摸到翠姨的心灵世界。“我”发现翠姨听哥哥讲故事的时候很专心,也发现哥哥曾经单独陪着翠姨聊过天,但也只是以为翠姨年纪大,和哥哥接近,所以更能理解哥哥讲的故事,而哥哥对翠姨比较客气,也只是因为翠姨是客人而且名份上大些。

翠姨在“我”家听到了很多外面新鲜的故事,包括男女同学的交往等,接受了这些新思想的洗礼,非常羡慕、佩服读书的“我”,认为读书人见多识广。于是她有什么事情都爱和“我”商量探讨,这让“我”有机会了解了更多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同时她和“我们全家”一起生活娱乐,而“我”家的大人孩子都是读书的,她便从中感受到了知识和文明的魅力,萌发了对情感对知识对文明的渴望和追求,并且用她自己的方式努力实践着:在心底埋藏下了对“我”表哥的深情,在家里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该小说以一个对世事似懂非懂的小女孩儿眼光,捕捉到很多成人忽略掉的细节,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翠姨这一人物形象越来越有立体感,在平淡的生活中,在日常的琐事中,让阅读者感受其无可避免的悲剧命运。[10]

2、以儿童视角的稚真进行原生态叙述,揭示悲剧实质

儿童没有世俗观念的束缚,纯真无暇的天性使其所见皆是可见可感的表面事物。选取儿童视角可以“透过儿童的眼睛来消除权威和神圣,揭开谎言和令人惊骇的暴力,由此也实现对真实生活的原生态显现。”由于儿童不能看穿掩饰于成人笑容下的悲伤,无从探究事情发生的缘由,无法解读出事情背后隐藏着的本质,而解读不出的内在联系恰恰又是悲剧的根源,因此这种悖论似的的表述不仅留给读者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更能呈现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悲剧实质。

在《小城三月》里“我”并不丰富的人生经历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翠姨了。藉由“我”的回忆,串联起翠姨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原生态的客观叙述。

“我”不谙世事,因而体会不出翠姨的痛苦、矛盾和挣扎,叙述的语气难免有些淡淡的,但正是这种匠心独运的平铺直叙,才使得读者更真实地了解了翠姨的故事,并思考故事的悲剧实质。

翠姨是一个爱美和追求美的少女。她在新旧混杂的特定时代里,接受了矛盾的两种人生观,一方面她向往新的文明,渴望自由的爱情,在内心深深地爱着“我”的表哥,用自我的方式反抗着命运的安排;另一面她又受缚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自卑地认为自己配不上英俊潇洒、家道清白又有知识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