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知识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肺炎喘嗽小知识,以及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中医儿科护理学:常见病症——肺炎喘嗽

概述

肺炎喘嗽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其临床主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病。

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外感热病之一,冬春二季尤为常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病。本病的预后一般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受邪轻重及护理适当与否有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文献中有咳喘、痰喘、肺闭(或肺痹)、马脾风等名称。肺炎喘嗽的命名,首先见于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是对麻疹期中出现肺闭喘嗽等证而言。

病因病机

本病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常由于小儿气血未盛,形体未充,肺脏娇嫩,卫表不固,抵抗病邪能力较差而致。[图示]

风寒外束、肺失宣降,则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

风热犯肺,化火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往往壮热烦渴,喘嗽多痰,甚则痰声漉漉。

脾虚湿盛,痰涎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阻塞气道,出现高热、烦渴、喉鸣痰涌、呼吸气促。甚则痰火相煽,内陷心肝,可伴见神昏、狂乱、抽搐等变证。

正气不足,邪气内陷,肺气闭塞,心血瘀阻,久可导致心阳不振之变,甚则心阳暴脱。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清新,阳光充足,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卧床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睡眠,治疗及护理尽量集中进行。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痂、鼻涕及口腔积物。较大患儿要鼓励其咳嗽排痰,或可用雾化吸出稀释痰液,或用吸引器吸出,切勿滥用镇咳剂。

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有呼吸困难、紫绀时,哺乳可稍停片刻,给予吸氧,待紫绀缓解后再哺乳。呛咳重者可用滴管或小勺慢慢喂,以免进食用力呛咳加重。

腹胀者可在腹部热敷、按摩或采用葱熨疗法、肛管排气等。

注意观察病情,并作记录。特别注意心阳虚衰、邪陷心肝等危证的发生。

辨证施护

本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病机以外邪闭肺,痰热内蕴,肺失清肃,气逆痰壅为主。治疗多以清热化痰,肃肺定喘为原则。

常证┃风邪犯肺┃痰热闭肺┃正虚邪恋┃变证

常证→风邪犯肺

1症状护治原则代表方护理

风寒闭肺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指纹青,多至风关,脉浮紧。可伴恶寒、全身痠痛。辛温开肺三拗汤合葱豉汤或用华盖散加减 1.室内温暖,阳光充足,注意保暖。

2.汤药宜热服,药后进热饮,并加盖衣被,以取全身微汗,并避免吹风。

3.高热时可用温水擦身,或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以散寒退热。

风热闭肺轻证可见发热恶风,咳嗽气促,微有汗出。口渴痰多,咽部红赤,苔薄黄,脉浮数。重证见高热不退,咳嗽频频,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渴烦躁,面色红赤,小便黄少,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浮数而滑。轻证宜辛凉轻剂,宣肺化痰。重证宜辛凉重剂,化痰定喘。轻证用银翘散加减,重证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1.室温宜偏低,患儿要卧床休息。衣被不宜过多,汗出当避风。

2.汤药宜温凉服。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梨汁、藕汁、荸荠汁、萝卜汁以生津止渴。

3.高热者,可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或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中药退热,如紫雪丹、羚羊退热散等,禁用冷敷法。便秘者,于汤剂中加清热通便药,或用大黄泡水,使热从下泄。

肺炎喘嗽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疾病科属 4疾病概述 5症状 6病因病机 7诊断要点 8辨证分析 9分类 9.1肺炎喘嗽·常证 9.2肺炎喘嗽·变证 10辨证分型 10.1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 10.2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 10.3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 10.4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 10.5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10.6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 10.7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 11辨证论治 11.1风寒闭肺 11.1.1证见 11.1.2治法 11.1.3方药 11.2风热闭肺 11.2.1证见 11.2.2治法 11.2.3方药 11.3痰热闭肺 11.3.1证见 11.3.2治法 11.3.3方药 11.4阴虚肺热 11.4.1证见 11.4.2治法 11.4.3方药 11.5肺脾气虚 11.5.1证见 11.5.2治法 11.5.3方药 11.6心阳虚衰 11.6.1证见 11.6.2治法 11.6.3方药 11.7邪陷心肝 11.7.1证见 11.7.2治法 11.7.3方药 11.8其他疗法 12参考资料附: 1治疗肺炎喘嗽的穴位 2治疗肺炎喘嗽的方剂 3治疗肺炎喘嗽的中成药 4肺炎喘嗽相关药物 5古籍中的肺炎喘嗽 1拼音

fèi yán chuǎn sòu

2英文参考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疾病科属

儿科

4疾病概述

肺炎喘嗽(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为病证名[2]。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为常见症的肺部感染性疾病[1]。出《麻疹活人全书》。系小儿常见病[2]。

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症。相当于西医的支气管肺炎。

5症状

临床以热、咳嗽、呼吸急促为特点[2]。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见,好发于婴幼时期[2]。

6病因病机

在麻疹、感冒或其他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先后天不足,如佝偻病,营养不良,亦易并发和继发[2]。以寒温失常,外感风寒,风温之邪为主要发病因素,而以风温之邪为多见[2]。

风寒仅见于初期,寒邪化热,故温热占其主要地位[2]。肺为娇脏,性喜清肃,主呼吸[2]。寒温之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肺经,轻则为咳,重则为喘[2]。

如因温邪化火,寒邪化热,炼液为痰,痰阻气逆,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产生气促[2]。或因邪郁肺闭,气失宣通,气阻则血滞,故在气急鼻煽的同时,可伴见颜面、口唇、肢端等青紫发绀[2]。

心主血脉,肝为藏血之脏,在重证病例中,由于气闭血滞而发生心阳虚衰,肝脏肿大等危象[2]。如因热毒炽盛,内陷营分、血分者,可见昏迷、抽搐等[2]。若体虚邪恋,可使肺部病变迁延难愈[2]。

7诊断要点

1、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麻疹之后。

2、肺部听诊有中小水泡音,X线检查呈点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粗。

8辨证分析

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因外邪侵犯于肺,肺气失宣,郁而化热,灼津为痰,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故证见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若正气不足,邪毒内陷,便可出现阳气衰脱,或气阴两伤之证。病重体弱,正虚邪恋,常致病情缠绵不愈。辩证应首辩常证与变证,次辩证之寒热虚实。风寒闭肺,风热闭肺为疾病之早期,病症较轻,邪多在卫分,痰热闭肺为疾病之中期,病症较重,邪多在气分或气血分,这三者均为常证。痰火内窜,心肝之昏迷抽搐,及心阳不振,心阳虚脱之神萎,呼吸浅促,唇周青紫,肢冷脉微,均属变证。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为主。痰多者首应涤痰,喘甚者应予平喘,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病久气阴耗伤者则宜补气养阴。

9分类 9.1肺炎喘嗽·常证

肺炎喘嗽·常证(regular case of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是指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为主要表现的普通病情的肺炎喘嗽[3]。

9.2肺炎喘嗽·变证

肺炎喘嗽·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1])是指以发热,咳嗽,气急,伴有突然面色苍白,心悸烦躁,发绀憋气,或神昏谵语,口噤抽搐的病情严重的肺炎喘嗽[3]。

10辨证分型 10.1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

肺炎喘嗽·风寒袭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windcold invading lung[1])是指风寒侵袭,肺气不宣,以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2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

肺炎喘嗽·风热犯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windheat invading lung[1])是指风热侵袭肺卫,以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黄,呼吸急促,咽红,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3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

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phlegmheat congesting lung[1])是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以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憋闷,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4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

肺炎喘嗽·阴虚肺热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lung heat[1])是指因久咳久热,耗伤肺阴,余邪留恋不去,以低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红,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苔光或花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5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pleen[1])是指正虚未复,余邪留恋,肺脾气虚,以低热起伏不定,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汗出,咳嗽乏力,喉中有痰,纳呆,大便溏薄,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细软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6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

肺炎喘嗽·心阳虚衰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heart yang exhaustion[1])是指肺气严重闭塞,影响心血运行,心阳不运,以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青紫发绀,呼吸困难加重,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肿大,舌淡紫,苔薄白,脉微欲绝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0.7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

肺炎喘嗽·邪陷厥阴证(pneumonia with dyspneic cough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ading Jueyin[1])是指邪热炽盛,内陷厥阴,以壮热,神昏谵语,四肢抽动,口噤,项强,二目上视,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3]。

11辨证论治

初期寒邪犯肺,宜辛温宣肺,用三拗汤[2]。属温热者,则宜辛凉,用麻杏石甘汤[2]。痰喘者,宜定喘涤痰,用定喘汤[2]。毒热偏重,宜清热解毒,用三黄石膏汤[2]。正虚邪盛,导致心阳虚脱者,宜回阳固脱,用参附汤[2]。青紫郁血明显,肝脏肿大者,酌加丹参、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化瘀生新[2]。

11.1风寒闭肺 11.1.1证见

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急,痰白而稀,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质不红,指纹青,多在风关,脉浮紧。

11.1.2治法

辛温解表,宣肺化痰。

11.1.3方药

1、主方:三拗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8克,苏子8克,陈皮6克,荆芥6克,淡豆豉8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舌苔白腻者,加莱菔子10克、法半夏6克。如寒邪外束,里有伏热,表现呛咳痰白、发热口渴、面赤心烦、苔白、脉数者,加用生石膏20克、黄芩10克。

2、中成药

⑴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⑵风寒咳嗽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麻杏二三汤(焦树德验方)处方:麻黄3~6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莱菔子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白芥子3~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儿童量酌减。

11.2风热闭肺 11.2.1证见 11.2.2治法 11.2.3方药

1、主方:麻杏石甘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25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桔梗6克,毛冬青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咳剧痰多者,加天竺黄6克、胆南星6克。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15克、全瓜蒌10克。

2、中成药

⑴炎热清胶囊,口服,每次2~3粒,每日3次,开水送服。

⑵小儿肺热咳喘冲剂,口服,3岁以下每次1袋,每日3次;3~7岁每次1袋,每日4次,7岁以上每次2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肺炎合剂(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处方:银杏9克,青黛3克,地骨皮9克,车前子、草各9克,陈皮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11.3痰热闭肺 11.3.1证见 11.3.2治法 11.3.3方药

1、主方: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加减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葶苈子6克,天竺黄6克,鲜竹沥5~10毫升(冲),川贝母6克,鱼腥草15克,毛冬青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热甚者,加黄芩10克、连翘10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10克(后下)。口唇青紫甚者,加丹参10克、红花3~6克。

2、中成药

⑶儿童清肺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6岁以小儿止咳丸,口服,1岁每次1丸,2~5岁每次1.5丸,每日2~牛黄清肺散,口服,2~5岁每次1克,2岁以下用量酌减,每日2下用量酌减。3次,温开水送服。次,温开水或糖水调服。

3、单方验方:肺炎Ⅰ号(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处方:炙麻黄、甘草、知母、荆芥穗各6克,杏仁、黄芩、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各10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11.4阴虚肺热 11.4.1证见

苔,脉细数。

11.4.2治法 11.4.3方药

养阴清肺。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樱赤,干咳少痰。舌光红少持续壮热,烦躁口渴,咳嗽痰鸣,喘促鼻煽,口唇青紫。清热泻肺,涤痰平喘。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红或青紫。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粘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辛凉解表,宣肺化痰。咽红舌红,苔黄,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数。

1、主方:沙参麦冬汤(吴鞠通《温病条辩》)加减处方:沙参12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玉竹12克,地骨皮10克,五味子8克。水煎服。低热不定者,加青蒿12克、银柴胡10克。痰难咳者,加川贝母6克、枇杷叶10克。

2、中成药

⑴内酌减。

⑵川贝雪梨糖浆,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清肺养阴止咳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处方:冬桑叶10克,薄荷5克(后下),桔梗5克,甘草5克,杏仁10克,黑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生地黄10克,百合15克,枇杷叶10克。每日1剂,水煎,取鸡蛋黄1个,用热药汁冲入拌匀后服。

11.5肺脾气虚 11.5.1证见 11.5.2治法 11.5.3方药

1、主方:人参五味子汤(陈复正《幼幼集成》)加减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炙百部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虚汗多者,加黄芪15克。汗出不温者,加桂枝6克,龙骨、牡蛎各15克。咳嗽甚者,加紫苑、款冬花各10克。

2、中成药

⑵陈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2~1丸,小蜜丸每次6~参苓白术散(丸、胶囊),口服,散剂每次6克,每日2次;水9克,水蜜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泛丸每次6克,每日2次;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

3、单方验方:三子六君汤(肖旭腾验方)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6克,甘草6克,苏子8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桔红6克,陈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6心阳虚衰 11.6.1证见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虚烦不安或神萎淡漠,四肢厥冷,右胁下可见痞块。舌暗红,脉微而数,指纹紫滞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11.6.2治法 11.6.3方药

1、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熟附子6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人参6克(另炖),麦冬10克,五味子8克。水煎服。每日1~2剂。肢冷、大汗淋漓者,加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胁下痞块增大、舌暗红甚者,加丹参10克、当归6克、红花6克。

2、中成药

⑵四逆汤,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生脉饮,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低热不定,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气短,面色无华,益气健脾动则汗出,纳呆便溏。舌淡苔白滑,脉细无力。小儿止嗽金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

3、单方验方:参附龙牡救逆汤(梁颂名等《中医方药学》)处方:人参6~9克(另炖),熟附子6克,白芍9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炙甘草9克。水煎,频频喂服。

11.7邪陷心肝 11.7.1证见 11.7.2治法 11.7.3方药

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噤项强。清心开窍,平肝熄风。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1、主方:羚角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羊角末1克(冲),鲜生地黄15克,白芍9克,钩藤9克,石菖蒲9克,郁金9克,菊花9克,连翘9克,天竺黄6克,甘草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剂。

2、中成药

⑶紫雪丹,口服,每次1/2~1瓶,每日1~2次。牛黄至宝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2次。牛黄清心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定惊散(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处方:灯芯草1.5克,薄荷3克,钩藤3克,朱砂1.5克,全蝎3克,各药共研为细末。3岁以下每次服0.2克,3~5岁每次服0.3克,每日服3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1.8其他疗法

1、外治疗法用于肺炎后期,迁延不愈或痰多,两肺罗音经久不消失者。

⑵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裹后敷贴于背部,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克,捣烂后用纱布包裹,敷贴于胸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天。部。如皮肤未出现***反应,可连用3~5天。

2、针灸治疗

⑴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膻中等穴,对控制喘憋症状有隔姜灸人中、百会、神阙、气海,有回阳固脱作用。地骨皮粥:地骨皮30克(鲜者50克),粳米50克。将地骨皮煎一定疗效。

3、饮食疗法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粳米煮成稀粥,加入适量冰糖,温热服食,每日1~2次。适用于肺热咳喘。

⑵芦根粥:鲜芦根100~150克,粳米50克。将鲜芦根切断去节,煎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粳米煮成稀粥。稍温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肺热咳喘。

⑶竹茹粥:竹茹15克,粳米50克,生姜2片。用竹茹煎服浓汁约100毫升,将粳米、生姜加水400毫升煮成稀粥,临起锅时加入竹茹汁,再煮沸,稍温服食,每日2次。适用于痰热咳喘。

⑷贝母麦冬粥:川贝母10克,麦冬20克,冰糖适量。将贝母去心研末,另将粳米、麦冬、冰糖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临起锅时加入贝母末,稍煮片刻,每日早晚温服。适用于肺阴虚久喘。

⑸党参黄芪粥:党参15克,黄芪15克,橘皮2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前3味药煎水去渣,取汁500毫升,加入粳米煮成稀粥,起锅时加入红糖,稍温服用,每日服2~3次。适用于肺脾气虚动则气喘汗出。

12

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肺炎喘嗽

【概述】

1.定义肺炎喘嗽是小儿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甚则涕泪闭塞,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主要特征。

2.发病情况

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最常见;

⑵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婴幼儿多见;

⑶一般预后良好。年龄较小、体质差者,患病后容易反复,迁延难愈。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的虚弱患儿及感邪重者病情多重。

3.命名及历史沿革

清朝以前无肺炎喘嗽之命名,但有类似肺炎喘嗽发病及症状的描述。清代谢玉琼著《麻科活人全书》始有肺炎喘嗽这一命名。虽然是就麻疹期中出现肺闭喘嗽症状所立的一个证候名称,但“肺炎喘嗽”这一病名延用至今。

【病因病机】

病因

1.外因:感受风邪。

2.内因: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

病机

肺炎喘嗽的形成,主要由于外邪侵犯于肺,使肺气郁阻,日久生热,肺热熏蒸,将津液变为痰浊,痰阻肺络,壅塞气道,不得宣通,因而上逆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肺,常累及脾,亦可内窜心肝。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肺气郁闭之演变,痰热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温邪的侵袭,容易伤阴。若正气不足,而致邪毒内陷,更可出现各种危急的证候,以致病情缠绵不愈。

【诊断】

概括为:热、咳、喘、煽。

1.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若高热不退,则出现神昏痉厥,狂躁不安诸症。

3.肺部听诊可闻细湿啰音,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4. 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

5.实验室检查,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则白细胞总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风寒风热辨痰重热重后期辨气虚阴虚辨常证与变证

治疗原则初期以宣散为主,使邪从表解;中期以涤痰开闭,清热定喘为主;后期以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为主;若出现变证宜清心开窍,或平肝熄风,或回阳固脱。

分型论治

1.常证

⑴风邪闭肺

▲风寒闭肺

【主要证候】发热无汗,呛咳气急,不渴,痰白而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不红,指纹青红,多在风关,脉象浮紧而数。年长儿童常诉恶寒体痛。

【治法】辛温开肺,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葱豉汤。

OK,关于肺炎喘嗽小知识和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