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数学上,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了打破这个猜想,需要证明“1+1=2”。

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他试图证明自己的发现,却屡战屡败。

1742年,无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1956年底,已先后写了四十多篇论文的数学家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象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的天空,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即“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

扩展资料:

皮亚诺的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①0是自然数;

②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 a,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x' ,x' 也是自然数(一个数的后继数就是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数,例如,1的后继数是2,2的后继数是3等等);

③如果b、c都是自然数a的后继数,那么b = c;

④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⑤设S是自然数集的一个子集,且(1)0属于S;(2)如果n属于S,那么n'也属于S。

(这条公理也叫归纳公理,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

更正式的定义如下:  一个戴德金-皮亚诺结构是这样的一个三元组(X, x, f),其中X是一个集合,x为X中一个元素,f是X到自身的映射,且符合以下条件:

x不在f的值域内;

f为一个单射;

若x∈A 且 " a∈A 蕴涵 f(a)∈A",则A=X。

该结构所引出的关于自然数集合的基本假设:

1、N(自然数集)不是空集;

2、N到N内存在a→a'的一一映射;

3、后继元素映射的像的集合是N的真子集,事实上即N\{1}(或N\{0});

4、若N的子集P既含有非后继元素的元素,又有含有子集中每个元素的后继元素,则此子集与N相等。

1+1的证明:

∵1+1的后继数是1的后继数的后继数,即3,

∴2的后继数是3。

根据皮亚诺公理③,可得:1+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氏定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1=2

数学上,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了打破这个猜想,需要证明“1+1=2”。

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

1956年底,数学家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已经证明了(1+2),即“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

1973年,关于(1+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全世界数学界。他的成果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也叫“陈氏定理”。

扩展资料

通常所说的自然数就是 1,2,3...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数字 0 也看成自然数,本文讨论的自然数就是 0,1,2... 。

自然数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提出的皮亚诺公理系统(Peano axioms)。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规定以下五条公理成立:

1、0是自然数;

2、对于一个确定的自然数 n ,有且只有一个后继 n’ ,而且这个后继同样是自然数;

3、不同的自然数有不同的后继;

4、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

5、如果某个性质对0成立,而且在假设这个性质对某个自然数n成立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这个性质对n的后继n'也成立,那么这个性质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才对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曾经写信给欧拉

信中提出一个猜想就是

任何大于或等于6的整数

可以表示成3个素数,也就是质数的和

欧拉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并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证明没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俩个素数的和

但欧拉不能证明

这个命题呗称作哥特巴赫猜想

简记作

1+1

上个世纪20年代

挪威数学家布朗BROWN用古老的筛选法证明了没一个充分打的偶数

是9个素数的积加9个素数的积

记做9+9

1958年

中国数学家王正元证明了2+3

1962年

潘承洞证明了1+5

同年

王正元和潘承洞和证了1+4

1966年5月

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宣布自己证明了1+2

1973年发表了论文

《大素数表喂一个素数及不超过2个素数相乘之和》

得到世界公认

被世界称作

陈氏定理

它与哥德巴赫猜想只差一步

回答者:68450874

-

试用期

一级

10-29

12:13

具体故事不清楚,但是1+1=2有几种解释

一、哥德巴赫猜想: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俩个素数的和,如6=3+3,8=3+5,10=5+5=3+7等等。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大素数可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素数,另外一个是两个素数的乘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2.显然,哥德巴赫猜想的结论是1+1。所以

陈景润的结果距离哥德巴赫猜想仅一步之遥,也是最难的一步。

二、加法原理。可以证明2是1的唯一后继数。

通常加法假设如下:y+=y+1,(x+y)+=(x+)+y

由此可以证明1+1=2。

厄。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M.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是哥德巴赫经过不断地猜想,才得出能否证明一加一等于二?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 ■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相关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哥德巴赫猜想小史】 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

一加一等于二是为什么

数学上,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了打破这个猜想,需要证明“1+1=2”。

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例如3+3=6; 11+13=24。

1956年底,数学家陈景润调到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1966年5月,他已经证明了(1+2),即“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积之和”。

1973年,关于(1+2)的简化证明发表了,他的论文轰动了全世界数学界。他的成果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也叫“陈氏定理”。

扩展资料

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物理世界》此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评选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读者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伟大、最喜爱的公式、定理或定律。1+1=2这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基本数学公式不仅入选,而且还高居第一。

“这个最简单的公式有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一个伟大公式的力量不仅论述了宇宙的基本特性并传达了标志性的信息,而且还在尽力孕育出更多自然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1=2

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才对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曾经写信给欧拉 信中提出一个猜想就是 任何大于或等于6的整数 可以表示成3个素数,也就是质数的和 欧拉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并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证明没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俩个素数的和 但欧拉不能证明 这个命题呗称作哥特巴赫猜想 简记作 1+1

上个世纪20年代 挪威数学家布朗BROWN用古老的筛选法证明了没一个充分打的偶数 是9个素数的积加9个素数的积

记做9+9

1958年 中国数学家王正元证明了2+3 1962年 潘承洞证明了1+5 同年 王正元和潘承洞和证了1+4

1966年5月 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宣布自己证明了1+2

1973年发表了论文 《大素数表喂一个素数及不超过2个素数相乘之和》 得到世界公认 被世界称作 陈氏定理 它与哥德巴赫猜想只差一步

具体故事不清楚,但是1+1=2有几种解释

一、哥德巴赫猜想: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俩个素数的和,如6=3+3,8=3+5,10=5+5=3+7等等。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大素数可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素数,另外一个是两个素数的乘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2.显然,哥德巴赫猜想的结论是1+1。所以 陈景润的结果距离哥德巴赫猜想仅一步之遥,也是最难的一步。

二、加法原理。可以证明2是1的唯一后继数。

通常加法假设如下:y+=y+1,(x+y)+=(x+)+y

由此可以证明1+1=2。

从数学角度来看,1+1=2是一个基础假设,这是数学的基础,没有它,所有定理都无法站住脚

有很多答案,可以理解为:

⒈一杯水加一杯水还是一杯水。

⒉这就是相对的,1+1中的一,是相对原本的“单位”或称“量”,“=2”中的“2”也是。而你们所说的等于“1”,这个“1”就不是与原本的单位来定义的,是新的“单位”

⒊1+1>2,比如说,一件事情你和别人团结合作,就可能大于2,是你一个自己花俩倍的时间所完成不了的。也可能小与2,你可以花小与俩倍的时间就能完成

⒋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回报

⒌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 等于一整天 不等于两天

⒍即使人们希望一加一等于二,但未必能将事情做得完美,误差是绝对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⒎没有任何事都是绝对的存在,有些东西表面上十分相似,如果不按特定的实际情况去随意组合,有时候会因为很不合适而导致弄巧成拙,收不到想当然的结果

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定理,这是全世界人公认的,但这是证明不出来的。因为每个事物都有一个极端,这个极端就是全世界人公认的定理。

所谓“1”和“2” 只不过是一种符号 这种符号是存在意义的 假如说 一个物体 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它 就用“1”这个符号来表示它 那么符号“1”背后的意义就是那个物体;而“+” 和“=” 同样是两个符号 这两个符号的背后同样存在意义 加号就是把一大堆的物体都给放在一起 等于号就是两个事情是一样的 那么“1+1”就是将一个物体和另一个同样的物体放在一起 而“2”就是两个同样的物体 所以“一个物体和一个另一个同样的物体放在一起”和“两个同样的物体”这时候“=”的意义表示的两个事情是一样的 所以1+1=2

一加一为什么等于2

直到上高中,一加一都是等于二的,但是上了大学,你就会发现,一加一不仅等于二

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复变函数就不提了,证明一不等于一

1=1/3+1/3+1/3

1/3=0.333...

1/3+1/3+1/3=0.999...

这样,一还等于一吗?

一不等于一了,一加一也就不等于二了,当然,这是大学接触的,大学之前还是等于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