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知识总结 新加坡的问题

关于新加坡经济小知识总结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新加坡的问题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新加坡的问题

1\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为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把新加坡港建成世界著名的大贸易港。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发挥本国的技术优势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新兴工业国。

2、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的南端。北有长堤和马来西亚西部的柔佛州相连,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相望,西南临马六甲海峡,扼东西水道要冲,凡从欧洲、西亚、地中海、南亚到远东的航船,都要从这里经过。所以,尽管新加坡幅员窄小,境内东西最宽67公里,南北最长135公里,总面积641平方公里,是国际海运交通中心之一,素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东南亚的中央部位,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亚、欧、非、澳四大洲海、空航线交汇的地方,因此,这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加坡岛又拥有天然良港,水深6—20米,可以停泊任何类型的大海轮。

新加坡所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复杂的海陆交错形势,东南亚一共有2万多个岛屿,岛屿围绕着十几个海域,海上交通是东南亚地区同世界各地联系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在亚洲大陆的最南端,扼守南海、爪哇海和马六甲海峡之间的交通咽喉。东边经南海和太平洋相连,西边经马六甲海峡可以通往印度洋,因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3、地形地貌:

新加坡全境由新加坡岛与附近50多个小岛屿组成。新加坡岛成菱形,为新加坡领土最主要部分,占全国总面积的91%。新加坡岛是马来半岛的延续,岛上地势起伏不大,除了西北地势较高外,其余呈平坦的小丘陵,有些地方为沼泽地带,平均海拔17米。岛的中部有一些小山峰,其中最高的武吉和马山仅海拔170米,岛上有格兰芝、袷廊、宽笼冈、漳宜、榜鹅、新加坡河、加冷等河流。但最长的也不过6公里多。

新加坡岛分市区和郊区两部分。市区在该岛的中南部靠新加坡海峡一侧,包括花柏山东半岛、新加坡河、梧糟河等。郊区分为个8部分,即:三巴旺、实里打、樟宜、蓄水池与自然保护区、林厝港、杜亚斯、花柏山、裕廊工业区。

新加坡岛以外的50多个小岛,按地理位置大体可分为北部岛屿和南部岛屿。北部的10多个小岛,散布在柔佛海峡的东段,新加坡的北方,其中较大的有大德先、小德先、乌敏和吉胆王岛。南部的约有40几个小岛,散布在新加坡海峡的西部,新加坡岛的西南方。其中有布拉尼岛、樟棋山、圣陶沙岛、毛广岛等。如今的圣陶沙岛和龟屿已建成旅游胜地。

4、气候:

新加坡地外赤道附近,离赤道仅136.8公里。由于它置身于海洋中,受海洋的调节,所以气候并不十分炎热,年平均气温为24—27℃,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夏季,上午10时到下午3时比较闷热,气温在35℃左右。但由于四面临海,清晨和晚间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气温降为20℃上下。

新加坡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2400毫米,经常下暴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3月多雨,4—9月雨量较小。虽说雨量丰富,岛上有3个蓄水池,但蓄水量不大,仍需要用水管从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引水供居民饮用。

由于新加坡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植物繁殖和生长,因此,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植物达2000外种,其中橡胶、椰子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兰花)种植很普遍,品种也很多,四季盛开。新加坡国花卓绵万代兰便是兰花的一种,花瓣呈浅紫红色,中间部分为深紫色的斑点,花朵芬芳艳丽,花挺拔秀美。此花盛开时,娇艳欲滴,清新淡雅。由于良好的气候,使兰花成为新加坡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销售于美国、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

1、发展转口贸易和航运业

2、发展工业和技术服务业

3、投资和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四、新加坡与海南的地理位置相对比

五、东方蚬壳石油公司在新加坡最大规模的单一投资。

[研究总结]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我们学会了许多。首先我们加深了对新加坡的了解。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我们要利用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经济,我们应学习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并且寻找出不足的方面,从而推动各个地方的发展。所以,这是一次极其有意义的活动,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新加坡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上,狮城新加坡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但是透过波谲云诡的时空迷雾,我们仍能看到一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主线,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华人与英国人的默契合作,这个马六角海峡旁的小岛才能一跃变成世界交通枢纽之一。

莱佛士的难题

1819年,踌躇满志的斯坦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来到新加坡,他接到的命令是将马来半岛最南端的这个小岛建设起来,英国当局之所以选择38岁的莱佛士来挑大任,是因为他醉心于东方文化,早已在东印度公司的庇护下学习了大量知识,相信他足以应付当地的各种困难,然而,现实情况比英国殖民当局或者莱佛士本人的设想要复杂得多。

由于英国人的到来,许多人闻风而至,新加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总结一下,新加坡能够崛起的原因有三个:

斯坦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新加坡地处马六角海峡要冲,东西方贸易的船只普遍在这里停泊、补给和交易,拥有成为大港口的潜力。

第二,商业氛围浓厚。新加坡岛是没有腹地的港口,只能向海洋拓展,在进行海上贸易时具有天生优势。

第三,人力资源丰富。新加坡土著人很少,有足够空间容纳新的居民,吸引了各地的投机客、冒险家和知识分子。

然而,除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加坡也有自己的隐患,首先,海上航道的要冲,必定伴随着海盗的肆虐。其次,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来自不同国家、种群和背景的人共居一处,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交流的隔阂、文化的偏见、财富的多寡,都会成为引发社会内部矛盾的导火索。彼时的新加坡,海盗之类的外患其实并不足为虑,最严重的危机出现在内部。

早期新加坡的地图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莱佛士意识到:想要使新加坡脱离困境,必须建立新的管理规则,并且重塑新的商业秩序。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一则要借助自己从东印度公司学来的管理经验,二则要依赖在当地商业势力最强大的华人。

新的管理规则

莱佛士认为,新的管理规则,必须以可视的方式呈现,比如说建筑样式和城市空间的划分,于是,他将城市规划作为了首先实施的项目。

1819年英国人抵达之后的十年间,新加坡河两岸都已被开发,按照莱佛士的规划,右岸成为政府驻地,兴建大量公共建筑,左岸则作为功能区,建起商店和仓库,本地人称之为“货栈”(godowns)。

1822年新加坡的城市规划

19世纪初,现代政治观念还没有普及,诸如平等这样的观念不会在殖民地出现,所以,莱佛士的管理秩序,实际上是想模仿英属印度的“金字塔”型政治体系,以英国为管理者,其他群体按照重要程度和作用获得不同的地位和待遇,比如华人大多经商,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少华人获得了英国殖民当局的肯定和青睐,也拥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为了强化统治结构,莱佛士不断更改城市区域的定位,频繁为不同群体分配空间,以彰显管理秩序的权威。另外,莱佛士及其追随者建立了笔直的道路,兴建石造建筑,试图模拟英国的城市,让新加坡人从心理上适应英国的管理规则。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莱佛士实现了他的目标,新加坡确实产生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分层。各个群体绝大部分各自生活,彼此相安无事,但也不怎么交流,简单说就是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虽然社会风气有一些冷漠,但不可否认,对新加坡来说,这样的社会结构各司其职,人尽其用,安全且稳定。

新加坡华人与马来人

为新加坡殖民地带来了新的管理规则后,莱佛士开始重塑当地的商业秩序,于是大量华人受到重用,莱佛士知道,新加坡不仅是英国人的成就,也是华人的成就。英国人驾着大船打通海路,提供了新加坡发达的基础,但让新加坡繁荣起来的是华人的买办、商人和掮客,因为他们熟谙亚洲的风土人情,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可以毫无障碍地与英国人以及其他亚洲人交流。

重塑商业秩序

莱佛士重塑新加坡商业秩序的主力是华人,这不是主观性的选择,而是充分考虑了新加坡的经济现实。

19世纪20年代,不少英国人怀着好奇心前往新加坡,他们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在这个港口岛国,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相安无事地共处,并且心照不宣地以快节奏方式生活,即使与欧洲相比,这里的繁荣程度也毫不逊色。

早期新加坡华人

港口里停泊着当地的马来船、华人的戎克帆船、欧洲人的高桅帆船,东西方的货物在这里交换贸易,互通有无。政府官员、驻军和商业领袖毫无疑问是英国人,但是在华人、帕西人(Parsee,祆教徒)、孟加拉人、马来人、爪哇人构成的新加坡社会中,华人的能量无疑最大。

首先,华人在新加坡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

19世纪的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小姐(Miss Isabella Bird)曾表示:欧洲人占绝大多数的地区“沉闷和了无生机”,与繁华的华人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她所指的华人世界,其实就是指新加坡,这里的华人勤劳、自律,善于抓住商机,比如华人商店营业时间很长,其他人都打烊了,他们的商店晚上照常营业。

另外,华人经商并不“挑三拣四”,既能够撑起大型商行,也能够经营小店,他们卖水果、蔬菜、快餐,或者当街摆摊替客人剃头,另有一些人充当木匠、铁匠等手艺人,可以说,华人商人充斥了新加坡社会的各个角落。当然,最让莱佛士不得不倚重的华人群体是买办。

其次,能量巨大的买办。

新加坡早期的华人买办,并非当代中国语境中没有道德操守的无良商人,而是处在英国殖民当局与新加坡人之间充当交流中枢的传话人。对英国人来说,华人买办以独到的方式成为东方的模范生意人,他通常非常可靠,性情温和,随时都精打细算,而且年复一年愈来愈富裕,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任何经济决策的实施,都不得不考虑华人买办的建议。

最后,华人经营银行业务。

银行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当时的新加坡,英国商人(大部分是苏格兰人)开设了称为代理行(agency houses)的公司,用来处理贸易事宜,后来以此为基础,英商及外国银行开始在新加坡建立分行,这些老牌银行业务只针对欧洲人,为伦敦、新加坡和欧洲市场提供服务。但他们忽视了大量的本地人的需要,于是本地华人也开设银行,华人与顾客的关系很紧密,没有偏见和歧视,因此快速建立了本地化的金融业。华人银行与英国银行各司其职,前者担任本地生产者和顾客们之间的媒介,而后者则提供和伦敦及世界市场连结的机会。

东印度公司

综上所述,华人由于分布在新加坡经济的各个领域,所以莱佛士不断拔擢华人担任买办和文书员,甚至有些人成为了治安官和法官。莱佛士借着华人的势力,将部分决策权交给华人,顺利地实现了商业秩序的重建。来来去去的英国商人和官员,与华人买办合作,奠定新加坡商业文化的基础。

华人与英国人的默契合作

狮城新加坡的诞生,可以说是在英国人莱佛士的设计下,由华人群体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华人与英国人默契合作,使得英、华混居的新加坡这个小小弹丸之地,和全球串联了起来。

华人主导商业,英国人主宰政治,两者互补而不竞争。商业上的成功,使得双方持续获利,达到了双赢,二者都对现状感到满意。

新加坡的莱佛士雕像

以历史的宏观视角看,新加坡可以说十分幸运,在亚洲布局最早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没有成为这个小岛的殖民宗主,而这两个海上帝国,最终都黯然失败,反倒是“赶了晚集”的英国人攫取了新加坡的控制权,实事求是地说,英国人在殖民历史上的角色并不光彩,对于他们的批评远多于赞美,但至少在新加坡,他们将一个海岛建设成了国际港口。

当然,英国人的成就离不开华人的配合,英国人的治理经验加上华人聪慧勤劳的特质,联手把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充满商业热情的模板城市。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加坡的诞生,是华人和英国人合作的结果,堪称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新加坡史》康斯坦丝·藤布尔

《马来西亚史》安达娅

《最新世界殖民史》大盐龟雄

新加坡学习考察总结

去新加坡短期学习的话,需要做好学习考察总结,这个报告应该怎么写呢?跟着我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新加坡学习考察总结

一、考察学习情况

考察组一行6人先后对新加坡重建局、大巴窑社区和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一是与当地有关部门和业主进行了交流,听取了新加坡国际合作促进会、南非开普敦城市公园社区服务部的情况介绍,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做法。二是实地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的规划展和旧城改造项目,拜访了约翰内斯堡的中国商会,观摩了开普敦城郊养殖项目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项目。

(一)新加坡城镇化发展情况

新加坡建国于1965年,国土面积713.4平方公里、人口518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硬盘驱动器制造基地、海洋钻井平台制造基地,第二大集装箱码头,第三大炼油中心,第四大乙烯生产中心、外汇交易中心,第五大生命科技制造中心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第六大游戏动漫产业中心和六大会展中心之一。2015年,新加坡人均GDP为52051美元,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名。新加坡明媚的阳光、蓝色的海洋、翠绿的青山、品位规模的城市绿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井井有条的城市秩序,和谐共融的社会管理,令人惊叹。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1、规划为先,突出“四性”。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立国初聘请国际知名专家,用四年时间高起点、高质量的编制整个新加坡全国的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新加坡城市规划包括概念规划、总体规划、项目发展管制3个层次:概念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长期愿景,明确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的长期策略,为产业分布、市区中心和卫星城体系设置以及交通设置提供指导;总体规划主要是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和策略,为每个地段或区域制订总规划图或详规图;项目发展管制是对发展项目的具体管理,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出售各类用途的规划土地,主要包括土地的分割、改变土地使用目的、土地工程、增加更改产业和建造、更改、铲除建筑物等,如出现不同项目间用地的矛盾,则负责调整解决。新加坡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透明性和权威性。1975年建设的樟宜国际机场,已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是全球第19、亚洲第5繁忙的机场,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至今保持着国际机场的领先地位,全年起降航班3.1万多次,运送游客5000多万人,就是规划坚持“四性”的真实写照。

2、建设为重,关注质量。新加坡城市建设立足于追求精品、经典、完美的理念。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步骤进行,建立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使每幢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精品、经典去打造。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突出理性、安全、友善。建筑注重和谐性,将每个建筑都作为一件精品来打造,每个建筑都处处体现了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建设注重配套性,将建设用地的15%用于道路建设,把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规划、同建设、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大力种植行道树,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开放空间。七十年代制定道路绿化规划,加强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空间(灯柱、人行过街天桥、挡土墙等)的绿化,绿地中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新开发区植树造林。八十年代提出种植果树,引进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增设专门休闲设施。九十年代提出建设生态平衡公园,发展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引入刺激性强的娱乐设施,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种植人行道遮荫树,减少维护费用,增加机械化操作。仅四十多年的努力,花园城市蓝天碧海绿树的公园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莱佛士大厦(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曾获普贤利兹克建筑奖)、金融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群体起到了重音和强调符的作用,使整个城市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通过丰富的天际线和竖向轮廓,给人错落有致的感觉。使人感受到新加坡的城市仍是紧紧围绕花园城市这一目标在建设,速度与质量并重。

3、管理为上,职责明确。“花园城市”利益于新加坡的城市管理。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设的公园及康乐局和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部下的环境卫生局三个部门负责。环境卫生局和公园及康乐局属于政府公共部门,环境卫生局负责城市中的公共卫生,公园及康乐局负责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市镇理事会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负责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日常管理工作。新加坡有16个市镇理事会,每个市镇理事会负责对其所管辖的市镇进行物质环境的管理。此外,新加坡15个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和32个法定专业委员会,按照城市管理的内容各负其责;设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综合协调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

(二)南非的基本情况

南非成立于1994年,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人口5059万,素有“彩虹之国”和“宝石之国”之誉,是非洲“首富”。南非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南非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三大计划,推进私有化,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劳动力就业,引导中小企业发展。2015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促进就业和减贫。2015年,南非加入金砖国家,提出新增长路线发展战略,出台《10年国家发展规划》,将就业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计划2030年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农业、矿业、绿色经济、制造业、旅游及服务业等6个重点领域,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将失业率从目前的25%降至15%,重点解决社会贫困、失业及贫富差距问题。2015年南非GDP为4057亿美元、人均收入8018美元。南非因拥有丰富并稀有的矿产资源已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南非基础设施建设领先于经济增长,其高速公路建设领先于多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一度仅次于美国、德国居世界第三;南非各个城市的市政、城乡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单实用。南非被称为“非洲经济巨人”,其经济特点有两:一是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开辟外需。因低人权优势,国家可以随意圈占黑人的土地,得以大量占地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南非一直是周边各国莫桑比克、马拉维、斯威士兰、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大量黑人劳工的打工地。二是国有经济比重奇高。公营部门仍占全国固定资产的58%。南非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独立后是作为英联邦成员),当地布尔人主导政治,英裔白人主导经济。南非城镇化发展得益于殖民地时期奠定的基础和当今的外向型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采用英国的方式方法(后文不再提及)。

二、新加坡城镇化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只有8天,但我们所到之处感悟良多:印象深刻、思维震撼,视野开阔、增长见识。总的来说:不虚此行、学有所获。

(一)科学规划城市贵在准确定位、刚性执行

新加坡城市概念性规划1967年由国际知名专家历时4年帮助制订,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各类规划都充分体现先进的理念,较好运用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实现城市特色的塑造,禁止各类开发行为。城市定位后,再合理布局居民住宅区、高科技研发中心和无污染的轻型工业。以新加坡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共分5级,中央商务区、区域商务中心、小型商务中心、边缘商务中心以及邻里商务中心,分布在各住宅区内。五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新增商业设施不能影响己有商业设施的经营。新加坡的商务、商业设施虽十分集中,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井有条。

新加坡城市规划不仅具有前瞻性,执行起来更注重刚性。凡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新加坡直接管到基层的具体事务很少,而对城市规划则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统一,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规划调整采用稳定概念性规划、定期调整总体规划的策略。执行规划,不得走展。

(二)严格管理城市贵在健全法规、执法到位

新加坡城市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基础上的依法办事。他们将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了一整套完整、完善、完备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做到“无事不立法”,确保城市管理有详尽具体、可供执行的法律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特权,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法规一多二操作性强三处罚重。城管法规多达400多种,城管执法每项工作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法规具有标准细、要求严、惩罚重、可操作性强,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特点。例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在电梯里抽烟罚款500新元,在公共汽车里抽烟罚款1000新元,上公共厕所后不冲水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等。在执法方面,严格严厉,铁面无私。新加坡城管法律设计了两套处罚方式:罚款或按劳改法令坐牢。你有钱嚣张,罚你到破产;你有权有势,罚你缴款又坐牢。新加坡至今保留着鞭刑,鞭鞭见血,让违法者留下终生耻辱的印记。对乱扔垃圾者,除处以罚款外,还责令他们穿上特制服装,不仅被曝光,还要罚扫街。随手乱扔垃圾一扔就扔掉你1/4左右的月薪,抽一根烟就可能抽掉半个月的薪水,一次处罚就会让你终生不忘。目的就在于让人自觉遵守城管法规,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

(三)全力建设城市贵在全民参与、众志成城

在新加坡,市民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真正主人。新加坡城市规划既是理性推进的过程,也是让民众参与的过程。在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政府注重增强各个环节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划部门常常深入民间,召开交流会议,听取群众呼声;城建局定期收集专业团体、企业和开发商的意见;规划工作做到集思广益、以民为本,公开的规划过程使市民对规划和执行政策的公平性确立信心。规划确定后,面向全国进行公开,任何人(包括新加坡居民和外国游客)都可以随时查阅城市规划。在城市绿化方面,市民更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新加坡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发动市民参与道路绿化带、小区绿地和开放空间等各类绿地建设,绿地率达到46.5%。在推进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广场绿化、街道绿化时,市民踊跃参与,齐心协力实现了见缝插绿、土不露天,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新加坡政府鼓励私人发展阳台绿化和屋顶花园,向在高楼楼顶建造花园的开发商颁发城市花园奖,放宽对阳台空间的限制,使屋主创造空中花园。政府和市民共同营造了美好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政府经常在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倡导清洁、绿化美化家园的行为。先后开展了“反吐痰运动”、“取缔乱抛垃圾运动”、“保持新加坡清洁”和“防止污化运动”等几十项次全国性的社会教育运动,树立和强化国民的爱国爱家意识,自觉配合政府,履行主人翁职责,齐心协力管理城市,共同维护和分享城市建设成果。

(四)建设品位城市贵在夯实基础、创新模式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设备齐全、配套、完善。以交通为例,地铁、轻轨、普通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完整、方式多、覆盖广、快捷高效的四级交通体系,交通顺畅程度世界第三。运量大的地铁系统穿梭于主要卫星城与中心区之间,每天运送客流量100万人次以上。轻轨有效扩大地铁的服务范围,高效而无噪声污染。公共汽车是公交系统中服务范围最广的部分,200余条线路和3000余辆公共汽车覆盖了全国的每个街区,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是全世界少有的。从住宅区入口步行5分钟可达公交站,步行10分钟可达地铁站。为实现人车分流,各交通节点上几乎都建有过街天桥,既保证行人过街安全舒适,又加快车流的速度。

新加坡的管理层出不穷。大街小巷、公共车站、码头、天桥、地下通道,到处干干净净,很难少到暴露垃圾和环卫工人,这得益于他们创新的“空地一体化”的环卫管理模式:道路清扫保洁实行机械化,机械无法清扫的地方人工清扫。注清洁卫生不仅局限于地面,还包括建筑物外墙清洗、粉刷等立面卫生。超一流的城市环境,吸引全球战略投资者和国外消费者。2015年,到新加坡的游客达1800万人。

三、增强信心,加快“重庆品位小城”打造步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洋为中用”,见贤思齐。新加坡、南非之行,使我们更坚定了打造“重庆品位小城”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建议--

(一)明确职责调动积极性。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按照权随事转的原则,以责定权,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权限进一步细分到单位、部门,确保职能清晰不交叉,事事有人管。规划部门要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让规划跟土地“谈恋爱”,把土地当成活的东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县城的空间结构上,要采取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把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之中。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要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模式,统筹建设居民小区,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强化社区配套,规划建设购物、银行、学校、商店、娱乐场所、图书馆、邮政、诊疗所、安老院、体育场馆、公园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二)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制定城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法的公平、公正来约束各种有损城市建设管理的行为,真正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积极运用网络、报纸、城市广告牌、城市广告电子屏等手段定期发布各类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规

章制度,曝光各种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弘扬各类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保护和改善家园环境的行为,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对群众的教育。

(三)严格依法办事。我们要以方便群众、贴近民生作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弥补历史欠账,满足市民需求。要用法制规范城管执法。新加坡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文明的建立和维护与从严管理、从严执法是分不开的。和谐社会不是一团和气、消极忍耐,和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管理来约束、制裁违法行为,促使人们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达到和谐的目的。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城管法规体系,明确处罚标准,实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提升城管执法的执行力;要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证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疏堵结合,真正关注管理相对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要拓展执法思路,积极引入司法手段,提升城管执法的强制性和执行力,严厉打击违法违章行为,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以矫枉过正的手段强迫市民维护环境。在严格执法中,领导带着做表率,很刹说情风。

(四)争取民众广泛参与。政府要争取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配合协助。要广泛宣传城管法规,宣传城市管理对营造良好市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了解城管法规、支持城市管理,做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宣传城管知识,曝光不文明行为,唱响和谐城管主旋律,实现管与理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要从孩子抓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教育中小学生树立爱国爱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在全县范围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环境、为城市建设做贡献”为主题的各类大型活动,最大限度动员全民积极投身城市管理,积极塑造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五)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要在全县范围内经常在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以“遵守法律、遵守公德,爱护公物、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增光彩”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活动,诸如“领导干部周末义务执法活动”、“反随地吐痰运动”、“严查重处乱抛垃圾行动”、“保持小街背巷清洁活动”和“彻底整治乱穿红绿灯行动”等全县性的社会教育运动,强化忠县人爱忠县的观念,自觉配合政府,履行主人翁职责,齐心协力将城市管理工作做好,共同维护和分享“品位小城”建设成果。

新加坡学习考察总结

为使我校国家示范院校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建设任务,经学校决定,派一批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课程的骨干教师以及示范办的相关人员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考察学习。考察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习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和实现方式、适合于高职发展的师资队伍培养、先进的教学科研环境建设以及工学结合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

2011年9月22日—30日,作为示范办公室的一员,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本次学习,经过10天的考察和学习,使我深深地感觉到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指导思想、具体实施过程、最终效果等都具有很明显的特色,下面对本次学习的过程和心得总结如下。

一、考察学习情况

本次考察学习是在南洋理工学院进行的,分别学习了该校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校企深度融合、写作网育人环境和机制等相关内容,并且参观了化学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实验室,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其办学理念、教学工厂、教科研情况、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与企业深度融合的高职办学思路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又很多地方对我感触比较深,例如,教师的严谨治学、先进的实验室条件、与企业深度融合得办学机制等方面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总结如下。

1.具有非常严格的教学管理

新加坡教育具有层次性的垂直管理结构,以课程建设为例,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由课程经理、讲师、助理讲师构成,课程经理负责相关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内容制定,然后由主讲教师进行授课,实践环节有主讲教师和助理讲师共同完成,具有严格的层次划分,下级严格向上级负责,当然作为学术评估,还要有学院评估委员会、系评估委员会作为总负责,这些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完善的师资培养体制

新加坡理工学院非常重视队教师的要求,他们的教师都是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并且,对于该校的教师,到一个阶段,都会送到本国甚至外国(如,中国、日本等)进行实际的企业锻炼和实习,以增长其实践经验,并且将此作为一种制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他们也非常乐意到企业去实习锻炼,心得体会因为这样可以增长其实践经验,对其教学其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使教学和实践相互补充,还有一些情况,例如对转岗教师、专业不景气的教师由学校出资送到企业进行强化培训,甚至年龄很大的教师也要进行培训,他们的观点是只要培训后可为学校做出贡献,那就值得。充分体现了该校对师资培养的重视。

3.与企业深度结合的办学机制

新加坡理工学院和相关企业之间建立了合作为主关系,双方同进同退,企业为了谋求发展,一定要利用一些具有先进理念的大学生为其服务,而理工学院为使其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因此,要有一批企业作为其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环境,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学校则为企业解决生产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双方互惠互利,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办学机制。

4.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对新加坡理工学院和共和理工学院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参观和了解,使我们亲身体会到这些学校的先进的教学设施,例如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化工实验、生物医疗设备、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等非常先进,并且这些设备都是可以进行真实生产的设备,使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具备进行真实生产的机会,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每个学生都会有大约半年的时间要在实验室或者是实习工厂度过,免费范文加强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5.信息化技术使用的普遍性

通过在新加坡理工学院10天的考察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现代化技术使用的普遍性,通过授课、实验室参观、教学管理、图书馆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反映出该问题,尤其是在共和理工学院进行座谈,该校的现代化办公网络的使用,更是对我启发比较大,从教学管理、实验管理、学生实践设计环节(学生选题、过程控制、教师评判、最后评定成绩)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并且可以使用视频监控方式进行跟踪调查、反馈,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文章分享结束,新加坡经济小知识总结和新加坡的问题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