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知识 关于马匹常识

关于马面小知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马匹常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有关于马的一些知识

关于马的俗语

马后炮

一马当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

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到成功马耳东风马工枚速马牛襟裾马首是瞻马放南山马角乌头马毛猬磔马前泼水马首欲东马瘦毛长马咽车阗马空冀北一马平川驷马高车走马观花快马加鞭老马识途驽马恋栈万马奔腾一马当先倚马可待汗马功劳把马轻裘驽马铅刀鞍马劳顿走马上任天马行空戎马倥偬万马齐喑铁马金戈匹马只轮盘马弯弓率马以骥人仰马翻兵强马壮蛛丝马迹车水马龙牛头马面墙头马上鞍前马后人困马乏车辙马迹兵荒马乱牛高马大心猿意马青梅竹马指鹿为马盲人瞎马招兵买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香车宝马伯乐相马千军万马厉兵秣马非驴非马单枪匹马森牛流马声色犬马乌焉成马脱缰之马毁车杀马呼牛作马骑马找马

一马不跨双鞍。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心急马行迟。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马儿伸腿——出题。

马过竹桥——难拐弯。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马散宠头——自由自在。马上耍杂技——艺高。

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车马炮临门——硬将军。

好马遭鞭打——忍辱负重。骏马驮银鞍——两相配。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骑马吃豆包——撒了馅儿。

偷马贼挂佛珠——假正经。辕马拉套——不受重用。

千里马拉犁耙——大材小用。船上跑马——走投无路。

火烧纸马店——迟早要归天。舍得买马舍不得置鞍——大处不算小处算。

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冰凌上跑马——站不住脚。

木排上跑马——蹩脚。瘸脚驴跟马跑——赶不上。

小娃骑木马——愿上不愿下。半天云中跑马——露了马脚。

到了悬崖不勒马——死路一条。扛着口袋牵牵着马——有福不会享

文学作品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关于马文/牧马江南

谁曾说过

马已经死去

无论是乌骓还是赤兔

在好多个世纪以前

作为一匹马

滚过阵阵尘土的时候

一些甲胄闪光的将军

轻轻提着剑柄的时候

谁敢扬言

那是一个不需要马的时代

刀戟声动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剑沾满血

最后慷慨地割下

他那颗慷慨的头颅

比乌骓还要从容

怎能说霸王是个人

就不能说他是匹马呢

虞姬那个女人

就是最好的驯马者

他们相继放弃

在楚歌唱尽之后

形销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历史的豪气之末

荡气回肠

只是夜晚的清醒远胜于我

千年之前

谁也没有为某一匹马设计死亡

我横卧在今夜的烛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一个牧马人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钧。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马诗

李贺

【诗文】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

绿鳍马面鲀的小知识

马面鲀社会也是有等级的,据说第一背鳍棘立得越直标明等级越高。绿鳍马面鲀可供鲜食或加工成鱼干。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见有短角马面鲀,鳍大部黄色,较前种鳍条少。均为食用鱼,因其皮肤强韧,须先剥皮才可食用,所以常被叫做剥皮鱼。

关于马匹常识

1.有关马的知识有哪些题型

基本介绍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家畜。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几乎都为拖拉机所取代,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起源和驯化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趾,中趾较发达。

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趾;后肢高,有3趾。

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

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

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生物学特性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

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

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

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

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

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马易于***。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

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类型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 30多个。主要可分为小型地方品种、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

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饲管理和幼驹培养及***。蒙古马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

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

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

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

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

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

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

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

是良好的农用挽马。西南马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一带。

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

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

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三河马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

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马等马种。

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

毛色主要为。

2.马的知识一二三马的知识速求,我要马的知识

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家畜。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几乎都为拖拉机所取代,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起源和驯化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趾,中趾较发达。

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趾;后肢高,有3趾。

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

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

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生物学特性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

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

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

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

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

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马易于***。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

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类型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 30多个。主要可分为小型地方品种、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

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饲管理和幼驹培养及***。马 mǎ(象形。

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家畜名)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夫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

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码”的古字。古代用以计算的筹码。

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又如:马子(筹码)姓关于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姓马的。马姓是***的大姓之一。

云南***几乎清一色地姓马。昭陵六骏:(古代君王的马)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

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

3.关于马的知识

车水马龙金戈铁马金马玉堂走马看花蛛丝马迹指鹿为马枕戈汗马招兵买马跃马扬鞭一马平川一马当先选兵秣马悬崖勒马心猿意马香车宝马舞刀跃马五马分尸乌焉成马问羊知马万马齐喑万马奔腾天马行空四马攒蹄司马青衫士饱马腾识途老马声色狗马塞翁失马戎马生涯戎马倥偬人仰马翻鞍马劳顿鞍马劳困鞍马之劳鞍前马后弊车羸马兵荒马乱伯乐相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宝马香车兵强马壮不食马肝北叟失马车殆马烦车马盈门车水马龙车在马前打马虎眼单枪匹马短衣匹马非驴非马肥马轻裘放牛归马风樯阵马高车驷马弓调马服归马放牛裹尸马革寒蝉仗马横戈跃马汗马功劳呼牛呼马害群之马见鞍思马金戈铁马金马玉堂仅容旋马叩马而谏快马加鞭厉兵秣马龙马精神老马恋栈老马识途六马仰秣驴前马后溜须拍马盘马弯弓匹马只轮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到成功马耳东风马革裹尸马工枚速马角乌白马空冀北马鹿异形秣马厉兵马牛襟裾盲人瞎马瞎马临池马瘦毛长马首是瞻马仰人翻驽马铅刀驽马十驾牛溲马勃牛头马面匹马单枪乞儿马医千军万马裘马轻肥求马唐肆犬马之报犬马之劳青梅竹马骑马找马犬马之养轻裘肥马人欢马叫人困马乏戎马倥偬人强马壮。

4.马的知识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

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

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

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

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

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

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

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马易于***。

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

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5.关于马的知识

基本介绍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草食性家畜。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的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几乎都为拖拉机所取代,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起源和驯化马属动物起源于6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初期,其最原始祖先为原蹄兽,体格矮小,四肢均有 5趾,中趾较发达。

生活在5800万年前第三纪始新世初期的始新马,或称始祖马,体高约40厘米。前肢低,有4趾;后肢高,有3趾。

牙齿简单,适于热带森林生活。进入中新世以后,干燥草原代替了湿润灌木林,马属动物的机能和结构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体格增大,四肢变长,成为单趾;牙齿变硬且趋复杂。

经过渐新马、中新马和上新马等进化阶段的演化,到第四纪更新世才呈现为单蹄的扬首高躯大马。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

中国是最早开始驯化马匹的国家之一,从黄河下游的山东以及江苏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及仰韶文化时期遗址的遗物中,都证明距今6000年左右时几个野马变种已被驯化为家畜。马的驯化晚于狗和牛。

生物学特性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

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俗称夜眼),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

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

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

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图3),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

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马易于***。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

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

类型全世界马的品种约有200多个,中国有 30多个。主要可分为小型地方品种、乘用型、快步型、重挽型、挽乘兼用型。

饲养管理方式主要有群牧管理、舍饲管理和幼驹培养及***。蒙古马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

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

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

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

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

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

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

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

是良好的农用挽马。西南马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

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

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

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三河马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

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马等马种。

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

毛色主要为。

6.关于马的知识

“马路”最早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

18世纪末,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愈来愈高,昔日那种“人走出来的路”,再也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上海有另一种说法:在上海,最早来外滩的多是单身洋人,他们富有冒险精神,长得结实,每日下午3点以后,为发泄过剩的精力,他们便想找个地方跑马,江岸不够他们尽情驰骋,便想到了洋行楼群后的大片泥滩,于是就有了今天南京东路外滩到河南中路一段长500米的跑马小道,这便是南京路的前身。因为当时总看见洋人在上面跑马,所以,上海人就称它为“马路”。

元代制度,城内的主干道要能够并驰十匹马,京城(大都)要并驰二十匹。明清基本沿用了下来,老北京随有这一称呼,多指城内的主干道,或直穿城门的大道。

马力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单位。是指米制马力而不是英制马力,英国、美国等一些国家采用的是英制马力。1英制马力等于550英尺·磅/秒,等于745.7瓦特。在18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瓦特(1736—1819)为了测定新制造出来的蒸汽机的功率,他把马力的定义规定为在1分钟内把1000磅的重物升高33英尺的功,这就是英制马力,用字母HP表示。指的是米制的马力,它的规定完全是人为的,它取了一个非常接近英制马力的值。规定1米制马力是在1秒钟内完成75千克力•米的功。即:1米制马力=75千克力•米/秒=735瓦特。1英制马力=1.0139米制马力。米制马力没有专门的字母表示,1米制马力的值和1英制马力的值也是不同的。马力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已废除。由此可见,马在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对落后的时候,与人们的联系是多么重要和紧密。

7.关于马的文化有哪些

关于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

中国人有姓马的。马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少姓马的。马姓是***的大姓之一。

云南***几乎清一色地姓马。昭陵六骏:(古代君王的马)昭陵六骏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浮雕石刻。

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骗”、“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骗” 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博物馆。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拳毛骗: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

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

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平陇,回鞍定蜀。”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拔箭。

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越,骨腾神骏,气砻三川,威凌八阵。”浮雕里附一人仿丘行恭拔箭。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就开始化马。许多古籍中有“相士作马乘马”的记载,作乘马就是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载的工具。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

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品。

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散去。

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以马头东方为幸运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头。在湖北,传说新娘出嫁时,本家历代亡灵都会跟从前往,途中可能会撞着各煞神附身,会给男家带来不利。

所以,迎亲的这一天,男方会请方士一人,在门夕设一香案祭告天地和车马神,并杀鸡以驱鬼。祭毕,抓米撒在新娘的彩轿上,表/、打掉煞神。

新郎也同时向花轿四周行礼,礼毕方可入内。在东北地区,有汉、满族踏马杌的婚俗,新娘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

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中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