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为什么叫小天津

临清在历史上叫什么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参考资料: 这里有临清具体的历史沿革http://baike.baidu.com/view/5200.htm#sub5200

临清在历史上叫清渊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 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 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天津

上海、小天津……,为何一些地方会有这样的“绰号”?

在解释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时,我们经常用中国的一个知名城市来解释,但我们需要用前面的“小”字来表示区别,这样才能生动地展现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北京、天津和上海由于其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而被比较最多,分别是“小北京”、“小天津”和“小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巨大驱动力,广州和香港大多被比作“小广州”和“小香港”。

1、“小上海”的由来。

受上海经济之都的影响,有许多地方被称为“小上海”。就连一本百科全书也建立了一个特别的条目,包括14个地方,叫做“小上海”。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有多少?没人能统计。与历史悠久的“小北京”、“小天津”相比,“小上海”在近代有了自己的名字,这符合上海的发展和崛起规律。全国各地都有“小上海”,范围很广。

2、“小天津”的由来。

其他以“小某某”为名的地方,一般都与比喻方面和比喻方面没有关系,但“小天津”与天津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纽带是水路。

河南省华县道口镇位于隋唐大运河永济市运河段、宋元峪河、明清以后的渭河。渭河向北流至漳河与渭河交汇处,直至德州与京杭大运河连接。道口镇在清末还修建了河南省第一条铁路,连接了今天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清华镇的“道口铁路”,成为铁路和水运的枢纽。今天焦作生产的煤被水运到天津和大海。道口镇依托交通优势,经济发达,已成为“小天津”。

大概是因为这些城市在环境或生活方式方面,跟上海和天津有相似之处,但是又无法与之相比,所以就产生了像类似于小上海,小天津这样的绰号。

这个主要是从某一种角度上来形容这个地方,就像上海和天津一样的发达和有特色。

有些地方会有小上海,小天津,这样的“绰号”是因为受上海,天津等经济制度影响,有些城市后续发展起来,跟他们比较类似发展的很好,所以冠有小上海小天津小北京小巴黎等等称号。

你听过山东临清这座城市的历史吗?

提起山东的大城市,或许不少人的脑海里都会闪过青岛、济南烟台等城市。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却并不是这些城市,而是一座曾经的大城市。这座城市曾经号称繁华程度堪比南北京,更是有句话流传至今,“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而这临张中的临,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城市-临清。

临清目前是山东的一座县级市,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这座城市曾因为京杭大运河而繁华一时,那时候的繁华让不少人记住了这座城市,也正是那时候有人拿临清将那时候的苏杭相比,还曾有小天津的美誉。但现在这座城市,面积95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百万,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些,哪怕是到当地问当地人这段历史,也已很少有人记得。

不过,这座城市至少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历史名城,所以境内也留有非常多的名胜古迹,但也正是这些名胜古迹,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座城市的风霜,有人说,这是一座被遗忘的古城,所以古迹也大多被人遗忘。

当地有一座历史上被称之为运河四大名塔的舍利宝塔,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我到景区时却鲜有看到游人来到这里,这座见证了繁华历史的宝塔就这么矗立在这里,默默的守望着这座城市。爬上斑驳的宝塔,里面布满了历史的痕迹,在塔顶端的窗户往外望,周边的风景一览无余,也同时感慨,曾经这块地方会是怎样的繁华?

临清还有一座面积达到了两千多平方米的清真东寺,这座寺庙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也是当年临清繁华时留下的建筑,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整体的建筑风格既有清真寺的特色,又有汉族的风格。但是可惜的是,这座建筑由于缺乏好的保护,已经是杂草丛生,让人不禁有些心疼。

之前说到,临清曾因为运河而富饶,那么鳌头矶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风景了,因为鳌头矶就位于元运河与明运河的分岔之处,典型的明代建筑群落让人深切的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底蕴,细细观摩,你会发现这里拥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如此高的魅力也引得当地博物馆在这里“定居”,以展出这座城市曾经的故事。

不得不说,这座城市的确有很多名胜古迹渐渐在被人遗忘,甚至是废弃,想想如果能把这里保护好,说不定会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不知道你会不会对这里的风景有兴趣呢?

山东省临清市,是省级文化名城是,省级文明市,因面临古清河而得名,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析清渊县置临清县,治今河北省临西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临清这座城市目前占地95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00万。世界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经过,正是因为这里的大运河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时,它不仅被认为与苏州和杭州相提并论,而且还被认为是“繁华压两京”。但这段繁荣时期相对较短,可以让人们记住一段时间,但不是永远。

没有听说过,毕竟我不是山东人,有机会一定了解一下。

临清为什么叫临清?有故事吗?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 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 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金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属中书省濮州。 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 清顺治元年(1644)不领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民国元年(1912)降为县,先属济西道,后改东临道、德临道。 1928年直属省政府。 1936年属山东省第四专置,辖十个区,第一区为城区,二至十区下辖517个村庄。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后,县市分设,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1948年5月升为专级市,翌年复降为县级市。

建国后县市分治,属河北省邯郸专署。 1952年11月,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12月改属聊城专署。1956年清平县撤销,将其二区(金郝庄)、三(王集)、四区(康盛庄)、五区(戴湾)划归临清县管辖。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3月将临清县卫运河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吕寨、老官寨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撤县复市。

1996年8月12日,撤销大辛庄乡、老赵庄乡,设立大辛庄镇、老赵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41号)。

1999年12月6日,撤销八岔路乡,设立八岔路镇(鲁政函民字[1999]35号)。

2000年6月13日,撤销唐园乡,设立唐园镇(鲁政函民字[2000]45号)。

2000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94247人,各乡镇人口: 青年路街道 43948 新华路街道 58767 先锋路街道 26007 临东镇 27834 胡里庄镇 25233 松林镇 33876 老赵庄镇 40412 康庄镇 32010 刘垓子镇 29094 魏湾镇 24344 大辛庄镇 33005 八岔路镇 30384 潘庄镇 31266 烟店镇 36523 唐园镇 36106 石槽乡 28220 金郝庄乡 24905 肖寨乡 25292 康盛庄乡 25197 戴湾乡 26904 尚店乡 29569 朱庄乡 25351

2001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新华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大辛庄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乡、戴湾乡、金郝庄乡。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临清市辖4个街道、9个镇、3个乡。

因为古时候临“清水”

你查一下,有条河现在叫卫河,过河南,古时候河南北部叫“白沟”,河道过了馆陶以后向北就叫“清水”,临清就取自这里,濒临清水。中国有两个临清,现在河南新乡这里还有一个“临清店村”,是古时候的“林清关”,名字都是由此而来。

同一条河道在不同地方可以有好几个名字,就像国内的澜沧江到了缅甸就叫“湄公河”。

望采纳。

临清市位于我国京九铁路进入 山东省北部第一站上,地处东经115o42'北纬36o61',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全境东西长55.44公里,南北宽29.88公里,总面积957平方公里。土特产品 主要有枣脯、千张袄、酱菜、哈达、狮猫等。

全市版图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20万。现辖9镇3乡4个街道办事处,600个行政村。

临清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