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知识点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船舶小知识点这个问题,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

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了解许多所不知道的道理。知识的力量让你沉醉,甘愿深陷其中并发现宝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1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的海与洋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 89% 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2

第二课时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一)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经典例题1]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B.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C.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1)海洋热量收入来自太阳辐射,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热量收入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由图可知热量收入最多在赤道以北10°N附近,从全球海洋看热量收支平衡,而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不一定平衡,由此可知正确选项为A、D。

(2)洋流通过对高、低纬度热量输送、交换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的水温差异,且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由于近岸洋流影响导致水温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1)AD(2)BD

(二)海水盐度:单位质量(1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质量。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①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最高海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达4.1%

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如下图)

①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大;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二、海水的运动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二)洋流

(1)洋流分类

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只是与所经过的海区比,阿拉斯加暖流温度比加利福尼亚寒流低。

(2)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3

第三课时

一、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①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②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③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储存库,海洋对大气中CO2的吸收是平衡CO2的主要途径。

④海洋向地球大气提供40%的再生氧气,人们把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的两叶肺。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全球的水量平衡是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的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

(2)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1、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海区,太平洋西部温度高、海面高,东部温度低、海面低的状态下形成的。如图所示:

2.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

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3.拉尼娜现象

(1)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异常降低的现象

(2)拉尼娜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具有低于正常温度的深厚冷水层,海面温度一般平均偏低1—2℃,次表层水温偏低2—4℃;

②赤道中、东太平洋斜温层深度比正常浅,深度仅达50~100m;

③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对流性降水受到抑制;

④赤道太平洋大气偏东信风比正常增强;

(3)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三、海岸带的开发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定义:

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

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

(2)港口建设

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此外,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④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3)海洋旅游

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海上旅游和海底旅游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

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底矿产资源

①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②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五、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源: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海洋能特点:

①总量大、密度小;

②可再生

③污染小,属清洁能源;

④时空分布不均

3.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六、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

(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1)海洋交通与通讯

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南北美航线,也称巴拿马运河航线: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对美国东西海岸的联络和运送阿拉斯加的石油具有特殊的意义。委内瑞拉、巴西、智利等国的农矿产品也多由此转运输出。

④北太平洋航线:北美各国同亚洲国家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逐年增加。

⑤非洲航线,也称好望角航线:苏伊士运河凿通之前,它是从欧洲到东南亚、东亚的唯一海上通道。目前,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轮散装船舶仍要利用这一航线。它对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也利益攸关。除此以外,还有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线等。

(2)围海填海造陆

地理高二知识点人教版选修二相关文章:

★地理高中选修1知识点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2

★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8知识点大全(2)

★高二地理选修六知识点

★地理选修五知识点

★高二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二地理选修6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8知识点大全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四第二章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整理分类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6《初中地理》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He4QzHkLetq4Oy29UTvlw?pwd=mk15提取码: mk15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囊括80%考点!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都比较吃力,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一.经纬网和地球运动

(一).经线和纬线

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定义特点重要意义

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3.一条经线成一个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成一个圆(圈);

1.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0经线、200W、1600E;

2.世界三大洋的分界线:

200E、1460E、680W;

3.中国境内重要的经线:

730E、900E、1000E、1100E、1200E、1350E

纬线在地球仪上,和赤道平行的线(圈)。(与地轴相垂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1.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在半球上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向两极递减;

3.一条纬线成一个圆(圈); 1.重要的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23.50N\23.50S)、南北极圈(66.50N/66.50S)

2.低、中、高纬的界线:

00—300低纬;

300-600中纬;

600-900高纬。

3.中国境内重要纬线:

300N、400N、、540N

(二).经度和纬度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

南北半球划分——00纬线

纬度一度:所对应的经线长度为110(千米)

经度一度:所对应的纬线长度为110 x当地地理纬度的余弦(千米)。

(三).经纬网——用来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也是建立地理事物之间空间位置的一个重要途径。

经度的数学定义是面面角

纬度的数学定义是线面角

1、全球的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10条经纬线

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

纬线北回归线红海、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一湾两海三半岛,

还要经过台湾岛。

赤道刚果盆地、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丹岛、亚马孙平原刚果苏门前,

亚马加里面。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澳大利亚、

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南非、澳洲、南美洲,

拉普、巴拉向南流。

经线 20°W格陵兰岛、冰岛西侧、

大西洋东部冰岛以西、格陵兰,

大西洋东中部穿。

本初

子午线大不列颠岛、伊比利亚半岛、几内亚湾零度经线、大不列颠,

伊比利亚、几内亚湾。

20°E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波罗的海、波德平原、巴尔干半岛、地中海、刚果盆地、好望角斯堪的纳维亚山,

波罗的海、巴尔干,

波德平原、地中海,

刚果盆地、好望穿。

40°E东欧平原、黑海、红海、

东非高原东部边缘东经四十度,

东欧平原穿,

黑海和红海,

东非高原边。

60°E乌拉尔山、咸海、

伊朗高原、阿拉伯海北沿乌拉尔,

南过阿拉伯海,

中穿伊朗和咸海。

120°E大兴安岭、渤海、

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兴安、渤海、台湾海(峡)

澳大利亚西部穿。

180°白令海、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白令海西,

新西兰东。

2、中国的区域位置判读选取的8条经纬线

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形区记忆方法

纬线北回归线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北回归线东西穿,

云南、两广和台湾。

30°N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杭州湾冈底斯山横断山,

四川盆地杭州湾。

40°N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

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塔里木、祁连山,

河套南侧渤海湾。

经线 80°E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西部天山山脉塔里木,

青藏高原穿西部。

90°E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

可可西里、孟加拉湾阿尔泰山、吐鲁番,

可可西里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

横断山脉、泰国湾河西走廊祁连山,

横断山脉泰国湾。

110°E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北起阴山贯三秦,

南越巫山过海南。

120°E大兴安岭、渤海、

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兴安虎声吼,

渤海水色秀,

长江三角洲,

台湾海峡游。

(四)经纬网知识的应用

(高中生地理2004年第1期第17页)

1、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比值的大小。

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其内容越简略,比例尺

也就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小,其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就越大。

而范围的大小是可以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进行大致的判断的。

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在图幅大小相同、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

2.经纬网和地理方位的判断。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如图一为南半球,问 C在B的什么方向?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 B为已知、C为未知,以B为坐标园点,建立坐标系,从纬度看:B在北方、C南方,从经度看:B在西方、C在东方,所以C在B的东南方向。

图一图二

要点:(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小舍大(取小于1800的劣弧、舍大于1800的优弧)

(2)球面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航海和航空的线

路设计中经常应用。

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劣弧线就是经线

②北半球上的两点,劣弧线“向北凸”;

南半球上的两点,劣弧线“向南凸”。

(3)常见的经纬网图:方格状经纬网图、

特殊视角的经纬网图、以极地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

3.判断温度带及气候类型

4.换算时间和确定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刻

5.确定地理位置(区域),判断地理事物。

6.判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现象

7.估算实地距离

(高中生地理2004年第5期第30页)

(1)如果两点经度相同,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β,再用纬度差β乘以110千米,

(2)如果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β度的球面距离

Rφ=ROβCOSφ=110βCOSφ千米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关系式:

Vφ=VOCOSφ

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VO为赤道线速度, Vφ表示该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如果两点经度不相同,纬度也不相同,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估算,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者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生地理2003年第5期、第1期,2004年第1期第15页)

思考:当太阳直射在东经90度上某点时,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经线是多少?

已知北京时间为10月2日4点,求10月2日所跨的经度范围。

1、地球运动与时间的关系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

地球自转周期:一个太阳日,每小时转动15度(定量)

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0时、12时等定标)

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定法)

2、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

(1)东经的度数越大,时刻越早;西经的度数越大,时刻越晚;

同一地点,时刻数大的为早;不同地点,时刻数小的为早。

特殊的地理位置通常有: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和18时;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如右图中①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时,而

②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8时。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昼夜时数的计算。

看其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数。

6.判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现象

7.估算实地距离

(高中生地理2004年第5期第30页)

(1)如果两点经度相同,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β,再用纬度差β乘以110千米,

(2)如果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β度的球面距离

Rφ=ROβCOSφ=110βCOSφ千米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关系式:

Vφ=VOCOSφ

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VO为赤道线速度, Vφ表示该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如果两点经度不相同,纬度也不相同,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估算,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者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生地理2003年第5期、第1期,2004年第1期第15页)

思考:当太阳直射在东经90度上某点时,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经线是多少?

已知北京时间为10月2日4点,求10月2日所跨的经度范围。

1、地球运动与时间的关系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

地球自转周期:一个太阳日,每小时转动15度(定量)

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0时、12时等定标)

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东早西晚(定法)

2、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0×两地经度差

(1)东经的度数越大,时刻越早;西经的度数越大,时刻越晚;

同一地点,时刻数大的为早;不同地点,时刻数小的为早。

特殊的地理位置通常有: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和18时;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如右图中①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时,而

②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8时。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昼夜时数的计算。

看其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数。

3、时区和区时

地球自转一周3600,约需要时间24小时,也就是每小时转150,每4分钟转10

3600/24小时=150/小时

150/60分= 10/4分钟

(1)时区——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在地方时的基础上,国际上规定了区时制度。

由于全球跨经度3600,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因此把全球划分为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

具体划分方法: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0E至7.50W划为一个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是半时区、各跨经度7.50,合成一个时区,称为东西12区。

☆时区数=经度数÷15

(2)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

东面的区时始终要比西面的区时早达到某一时刻。

4、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中央的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当海船或飞机在太平洋上由西向东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天。为了照顾同一行政区域内日期的统一,日界线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曲折地绕过大陆和岛屿,使它通过海峡和大洋,避免穿过陆地。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而钟点相同。)

地球上的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国际上规定的1800经线(实际的日界线有偏离);

另一条是24时(或次日0时)所在的经线(按地方时划分)或

23—24时(或次日0—1时)所在时区的边界(按区时划分)

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

(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

(3)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180°经线外,还要找到“零”时所对应的经线。

(5)已知两个日期分界,求任一经线上的地方时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

5、涉及飞行时间的两地地方时

目的地区时=出发地区时±两地时区差(东加西减)+飞行时间

6、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三.地图的阅读(地图的三要素)

【专题导读】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的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以各种不同的符号和注记在平面纸上缩小成概括的图形,它能反映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1.地图阅读基础知识

(1)比例尺

比例尺也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方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比例尺的大小是比值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比例尺相同,图幅较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图幅相同,比例尺较大则实地范围小;同一实地范围,比例尺较大则实地范围较大;比例尺扩大(缩小)到原图的A倍(1/A),则图幅面积扩大(缩小)到原图的A2倍(1/A2)。

(2)地图上的方向

在小区域的平面图上,应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在实地使用地图时,必须使图上的方向与地面实际方向一致。

在经纬网地图上,要以经纬线来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定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

在经纬网地图上定方向,首先是要判断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一般方法是分析图中给出的纬度的变化方向,若纬度是向北方向增大,则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方向。

在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城市、境界线等,都可以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的图形及不同字体的文字和数字注记,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数量和质量等基本特征。

要学会阅读地图,除具备地图知识外,还须有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阅读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图,分析世界四大渔场分布特点时,须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则是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2.阅读地图的要领

(1)先读图名

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例如,“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图”不仅表明了地图所示区域是中国,还表明了地图所示内容是中国工业布局的时空变化。

(2)细辨图例

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可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3)重视主要地理分界线

地理分界线是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重要依据。如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分界线、我国东部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洲界线、国界线等也不可忽视。

(4)抓住位置或形象特征

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如,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端;深圳位于珠江口东岸,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再如,法国的轮廓近似“六边形”,意大利的轮廓貌似“靴子”,智利的轮廓形似“长剑”。

(5)跟踪空间轨迹

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意义的地理事物,如城市、铁路、公路、河道、边界线等,再沿某一方向顺序去阅读。

例如,阅读“沪宁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可以上海为起点,先向西北方向依铁路线由近及远串起一组城市,依次为江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等,并注意长江以北的主要城市有南通、扬州等,张家港在长江与京沪线之间;再沿沪杭线向西南方向由近及远串起—组城市,依次为嘉兴、杭州,然后向东沿铁路线读出绍兴、宁波。

(6)分析判断

在地图上了解某一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作层层剖析,找出规律,最后进一步分析成因。

例如,阅读“中国稻谷主要产区图”时,可读出稻谷产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而西部广大的地区,除了新疆西部有一些零星的分散产区外,其余地区几乎无稻谷产区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稻谷产区又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这说明我国稻谷主要产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最后可以从成因上作进一步分析。

(7)注意辅图

有些地图配有辅图,如地图册和课本中的日本图都有主图和辅图两部分,阅读时就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对位置。

四、季节的判断和地球运动关系

1、根据各类型光照图判断季节

2、根据地球公转判断季节

以北半球为例,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为一月初,即冬季。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为七月初,即夏季。

3、根据日出日落方向判断季节

北半球某地某天如果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则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如果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

4、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季节

北半球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则白昼长于12小时,为夏半年;相反如果日出晚于6点,日落早于18点,白昼短于12小时,则为冬半年。

5、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判断季节

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在夜间某一固定时间看,会出现春、夏、秋、冬不同,斗柄分别指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故有“斗柄朝南,全天皆夏;斗柄指北,全天皆冬”的说法。

6、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季节

下垫面性质不同,在不同的季节分布的等温线弯曲方向不一样,尤其明显的是海陆的差异。规律: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无论南北半球,一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七月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7、根据气压中心分布判断季节

下垫面的比热不同,在不同的季节气温高低不一样,造成不同的高低气压活动中心。规律:北半球当亚洲高压强盛时为冬季,西北太平洋上高压强盛时为夏季。

8、根据洋流流向判断季节

大洋中的洋流一般不随季节改变流向,惟有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为季风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时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例如:从科伦坡驶向亚丁湾的轮船顺水顺风时,说明是冬季。

9、根据河流流量大小判断季节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使降水量多有季节差异,所以河流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例如:当我国长江口流量大增时,恰逢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尼罗河水量大增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因为尼罗河水量的变化,取决于发源于热带草原的青尼罗河6-9月的定期泛滥。

10.根据海水盐度变化判断季节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洋流、河流淡水稀释的影响。大范围看:北纬60度比南纬60度海水盐度低,主要原因是北纬60度处陆地面积广阔,极锋锋面降水丰沛,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且夏季盐度低于冬季。小范围看: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当2.8%等温线曲线接近陆地,说明淡水的稀释作用不强,河水水量小。

五、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高中生地理2005年第1期第40页)

思考:乌鲁木齐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4度,地方时比北京迟1小时56分,问乌鲁木齐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正对太阳光的经线上(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太阳高度角大,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

(1)应用太阳高度角日变化规律解答地方时问题。

(2)太阳高度角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某地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

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的部分就少,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小,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多。

(3)与方位的关系:

如图所示,二分日,早晨从正东方升起,黄昏从正西方落下;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夏半年早晨从东偏北方向升起,黄昏从西偏北方向落下;冬半年早晨从东偏南方向升起,西偏南方向落下;

正午时太阳居正南方天空。

(4)与时刻的关系:

二分日晨线上为6点,昏线上为18点。冬半年,纬度越高日出时间越晚,日落时间越早,白昼时间越短。

(5)与物体影子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直射时没有影子。

(6)与物体影子朝向的关系:

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般太阳方位与物影朝向相反,但极点一致。

(7)正午日影影长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正切关系。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H= 900-│ρ-δ│

(ρ为当地地理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冬半年取负值,夏半年取正值。)

H1– H2=ρ1–ρ2(两地的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

(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时间变化: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

回归线之间地区:有两次极大值(直射),两次极小值。

纬度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极大值,南半球达极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极大值,北半球达极小值

一年中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热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加,从23026′增大到46052′;温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均为46052′,寒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从46052′减小到23026′,

由此可见,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极夜区除外);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各地都是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极点周围有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由以上几种情况分析可知,太阳直射点移近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远离时,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极点周围的极昼极夜区除外)。从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增长;从夏至到冬至,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减小(北极点周围的极昼极夜区除外)。南半球的情况正好和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①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的关系

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越远或时间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②与物影变化规律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物影朝向和长短的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物影朝北,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物影朝南,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物影朝北,也可以朝南,且直射时无影子

③与房间采光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房间面积越小,即夏季照射面积小,冬季照射面积大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光从南窗射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光从北窗射入;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南窗和北窗均可射入

④与楼房间距的关系

楼房间距主要考虑冬季的采光条件

楼房底层采光条件取决于楼高与当地θ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用公式表示为L=两楼楼高相同的条件下,纬度越高,南北间距应该越大

⑤与黄赤交角大小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一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若黄赤交角变大,对于温带和寒带地区来言,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夏至日变大;对于热带地区来讲,冬至日和夏至日均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相反。若黄赤交角变大,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⑥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关系:

热水器支架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的条件下,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能利用率最高。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从理论上讲热水器的倾角随季节的变化进行调节。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上,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⑧测定某地的大致经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是互余的,而且在同一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0—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极点的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关于本次船舶小知识点和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