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当初没有使用英镑,而是港元呢?


缘起
香港是最先把通货称为“圆”的地方。本来香港成为英国型返谈殖民地之初,采用英国货币。但因为当时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主要以银作为单位,各地银圆包括墨西哥鹰洋、西班牙佛银(查理银元)及大清银圆等都在香港自由通行。1857年,香港政府宣布东藩汇理银行发行之钞票,可以用作缴付政府费用。后来,政府为更有效规管当地的通货,于1862年7月正式宣布香港使用银本位货币制度,而采用了银圆为基本通货单位,而银圆一词亦由原先的形容词变成量词。1863年4月,香港首次发行官铸货币,从英国伦敦订铸1毫银币及1仙、1文铜币,并于1866年5月在香港铜锣湾成立香港铸币厂,自行铸做1圆、5毫、2毫和1毫银币及1仙、1文铜币。当时香港生产的一圆银币,都会印上“香港壹圆”四字。这个通货的名称亦由香港传回中国大陆、日本及韩国,并成为各地通货的单位名称。香港自行铸币的目的,原本是希望取代香港流通的其他杂币,但在“劣币驱逐良币”之下未能成功,铸币厂严重亏损,后来于1868年6月关闭,香港改以其他银元作为法定货币。在香港铸币厂运作的两年间,共铸做银币2,108,054枚。1872年,鉴于香港货币不足,政府特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发行1元纸币,而港元辅币则于伦敦重新铸造。

制定法定货币
到了1895年2月,香港总督府宣布墨西哥银元(鹰洋)、英镑银币及香港银币为香港法定货币,并禁止其他货币流通,惟民间仍习惯使用西班牙银元(佛洋)、中国或日本银元(龙洋)等其他货币,政府也未明令打击。同一时间,香港从印度铸币厂订铸香港银币,以取代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1元纸币。同年3月,香港正式制定法例,规定在英国政府批准下银行才可发行纸币。其后,渣打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有利银行先后于1897年、1898年及1911年获准发行在香港流通的纸币。1912年,香港政府宣布禁止外国铜币,并于1913年禁止外国钞票、银币及镍币。这曾一度引起华人的不便与不满。例如于1912年,香港电车响应政府的宣布而拒收中国铜钱,结果引发华人罢搭电车,使电车公司蒙受损失,后来竟然实行了3天免费载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放弃银本位
1935年,因为美国等地的银价上升,引起中国及香港的白银外流。香港政府在1935年11月9日通过货币条例,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8港元兑1英镑。(中国是在香港通过以港元为货币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1937年8月1日,终止了各种银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为法定货币。二次大战日本占领香港时,强行以日本军用手票代替港元。战后港元才恢复法定地位。

实施联系汇率
港元最初与英镑挂钩,但是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卜碰减弱,更曾一度大幅贬值,影响香港经济。香港政府于是在1972年6月英镑作自由浮动后,改为将港元以美元挂钩。汇率由1972年7月6日开始,最初为5.65港元兑1美元。1973年2月改为5.085港元兑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动。直至1983年,由于香港前途问题引发的信心危机令港元汇价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兑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当时的财政司彭励治宣布港元汇价与美元挂钩,定为7.80港元兑1美元,一直维持至今。后来港元汇价与美元可以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动,只要与挂钩汇率(7.80港元兑1美元)差距不大即可,如港元在2003年时曾一度升至7.7094港元兑1美元,但很快又回复至接近正常水平。

自2005年5月18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收紧汇率控制措施,限制于7.75-7.85港元兑世闹1美元之间浮动,并把7.75水平名为“强方兑换保证”和7.85水平命名为“弱方兑换保证”,以稳定联系汇率制度。若触及或极接近任一介限,金管局会立即透过行政手段,保持汇率在此范围内。当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便会买入美元而沽出港元;当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时,金管局则买入港元而沽出美元。

未来
随着香港与中国的经贸日增,中国的通胀日益严重,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及美国经济周期与香港相反,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经济带来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港元的利率只能跟随美元利率,而不能因应本地的经济情况调整;与此同时,香港的货物部分从中国入口,因而带来输入性通涨,引致出现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