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庐山的诗句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 山 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绝猜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在位31年,1398年卒,葬南京孝陵。

2006年5月2日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石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 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韬树必千纪。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倾听风管宾, 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秽城市。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庐山诗二首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胡宏者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幷。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猨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回亘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2006年5月2日 江西庐山,古称敷衍原南障山、天子都、天子障等名。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结庐隐居于此,由此得名匡山,匡庐。“庐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又有这样的传说:周威烈王时(公元前四世纪),有位匡俗先生(也有的书称匡裕、匡续),在山巅结庐,一心修炼。周天子知道后屡次请他出山,他屡次回绝,后来干脆潜入深山。使者寻了好久,才找到匡俗居住的草庐,而其人已羽化登仙,后人便以其草庐命名此山,故曰:“庐山”。
庐裤薯山风光秀丽,素有“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之美誉。史书最早关于庐山的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道:“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如此名山,酷爱如画山水的中国诗人们自然不会惜墨,他们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这些诗篇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考察庐山昔日的人文.地理.景观的宝贵财产。
今天的庐山,风景秀丽依然,这使它赢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在今人的品评中屡屡折桂,成为驰名遐迩游人趋之若骛的旅游胜地,那么古人眼中的庐山又如何呢?
中国田园诗人的开山鼻祖陶渊明晚年曾经隐居庐山,与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辞去县令后的晚年是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静闲适中度过的,其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江西庐山。陶渊明在这一段时光中留下了许多赞美庐山景色的诗歌,这些诗歌清新自然,开我国山水田园诗之先,他“书生耕田”的意气与傲气,更是成为千百年来后人高山仰止的丰碑。他在《归园田居》中写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可以想见他的居所,必然百草丰茂,人迹罕至,以至于“道狭草木长”。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夕露沾我衣”这一句了,大意是借着月光种豆归来,在草丛中行走的时候不知不觉被露水粘湿了衣裳。露水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水汽条件好,二是下垫面温度比较低(低,指与露点温度比较)。当水汽条件成熟,下垫面温度接近或等于地表露点温度(可用1.5米处露点温度代替)时,露水就非常容易形成。在早晨或是大雾弥漫的天气,或许“露沾我衣”不足为奇,但明明是早起种豆直至傍晚,豆子在春夏之交生长,盛夏成熟,“带月荷锄归”说明他那个时候刚刚从豆田悠悠而归,时间应该不是很晚。春夏之交的傍晚,以现在的北京时间计,大约也就是晚上八点的光景。江南水乡平原,一般夏天的晚上在十点以后气温才会逐渐下降至露点以下,而在庐山陶渊明的田园居所,晚上八点钟水汽就开始冷凝成露,可见庐山的水气非常丰富而山区气候与平原地区的不同。庐山北依长江,东南毗临鄱阳湖,西南部与丘陵山区相连,初夏开始盛行于我国东南部地区的东南季风为庐山带来了大量的水汽,而高山上散热较快,昼夜温差大,相应的傍晚气温下降得也快,这是庐山上露水形成时间较早的地理条件。
此外,露珠的形成要有一定的天气条件。一般大气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上的热量能很快散失,温度下降,这样的天气会有利于露水的形成,当水汽遇到较冷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形成露水。“带月荷锄归”表明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大好天气,有利于露水的形成。可见,一首清新自然的诗歌里面,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还与一定的科学规律相符合。古诗歌对于古气候研究的价值可见一斑。
庐山以“云雾”而闻名遐迩。这“云雾”又分为二,其一就是庐山云雾茶(古称“闻林茶”)。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事实上,上好的茶叶一般都出产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这些地方水汽丰富,山地昼夜温差大,茶树撷英取华,出产的茶叶自然内涵丰富非凡品所能及。庐山云雾茶因茶树皆生长于云雾弥漫的山腰,故名。据旧山志记载:庐山种茶,起于东晋。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唐朝时庐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往庐山峰挖药种茶,并写下了诗篇:“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麝林鹳是交游”。 北宋时,一度列为贡品。这时虽然未明确地见到云雾茶的出现,但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中,隐约可见宋时已有云雾茶了。诗云:“我家江南摘云腴,落岂霏霏雪不如”。这里所写的“云腴”是指白而肥润的茶叶。到了明代,庐山云雾茶名称已出现在明《庐山志》中。这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名扬天下。
其二是真正的云雾。丰富的水汽给庐山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云雾之美。如今庐山的游人,不少就是慕庐山云雾之名而来,渴望有幸一睹那翠蔼浮空的壮景。庐山的雾,飘忽不定,变幻无穷。有时从山谷中冉冉升起,忽而从半空中轻轻掠过,一会儿黑压压翻腾不已,突然间升高变得薄如轻纱。浓雾迷幻,加上挺拔、陡峭的山峰,使庐山风景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寄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在很大程度上与云雾有关。庐山的雾在山下看是云,远远望去像是扣在山顶的雪白毡帽或是缠绕腰间的轻衣薄纱。当人们在山上看雾,四顾茫茫,不但远处的峰石草木于雾中亦隐亦现,连自己都是常常处于浓雾之中。庐山的云海更是变幻多姿,深受人们称赞。如清代作家张维屏写道,庐山的云“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其白如雪,其软如绵,其光如银,其阔如海,薄或如絮、厚或如毡、动或如烟,静或如波。”由此可见山上的美景,真是令人赏心悦目。鲍照的“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让我们了解到庐山起雾之早,范围之广。钱羽甚至“只疑云雾窟”,认为庐山之中就像有云雾的源泉一般,令人不得不问“庐山的云雾果真如此之盛”?依据现在的纪录,庐山全年平均雾日191天。5-6月多雾,有雾日20天,7月少雾也有13天。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
庐山多奇山峻岭。在描写庐山的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庐山断崖的描写,如鲍照在《望石门》中写道“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沈彬在《望庐山》中也有“一面峭来无鸟径,数峰狂欲趁渔舡”的描述。也就是说断崖于庐山乃一大特色,否则是不足以引起诗人们的注意。在《中国的世界遗产——江西风景名胜区》中有这样的描述: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原来庐山本是断块山,难怪多悬崖峭壁,也难怪诗人们会如此看重它。
描写庐山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像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韦应物的“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等等。从中,我们知道了昔日庐山是如何的秀丽迷人。
古人将风景秀丽的庐山交到了我们的手里,并在他们的诗词中告诉我们庐山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远离尘世的喧嚣,使人的心胸在远眺云雾穿行密林咏叹感慨中得以享受到回归自然的宁静——于世人这是何其可贵。如果,庐山上车水马龙;如果,庐山上行人攘攘;如果,庐山上高楼林立……那么,庐山,也就不是庐山了。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 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 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 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庐 山 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亏仿林壁纳闹》苏轼
2、日照香炉升紫烟,摇看瀑布挂前穿.飞流直下三千尺,洞空罩仪式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仔握,只缘身在此咐哗山中衡戚行

《题西林壁》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