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的知识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的小知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传统服饰的小知识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从服饰看历史教案

第二章人类服性特征

【教学目的】

1、掌握人类的服装动机与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2、熟悉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与服装变化的现象。

【教学重点】

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

一、服装的概念、功能及构成

二、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

1、裸态生活

2、兽皮叶草与装饰

3、纤维织物期

三、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

1、生理需求论

(1)气候适应说

(2)身体保护说

2、心理需求论(1)护符说(2)象征说(3)装饰审美说

3、性需求论

(1)遮羞说

(2)吸引说

四、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人与纤维、兽皮接触、结合的机会,促进人类产生了服装的动机,并在劳动中继续发展。

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一、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3)功能环境

二、服装变化的现象

1、阻力与动力的矛盾

2、渐变与激变交叉

3、外因与内因的冲突

三、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1、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

2、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

3、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

4、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

5、符号标示与个性自由的规律

6、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

【作业】 1、简述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

2、简述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奴

第四隶社会服装——积淀与定型

【教学目的】了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服饰的基本形制。

【教学重点】中国服装初始时期在工具材料技术上的表现以及冕服的体

【教学难点】两种基本服装形制的形态特征以及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

【教学内容】:

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

一、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

1、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

2、身体饰物

(1)装饰品;项链

3、织机(织布机)

4、纤维和织物

(1)纤维

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

一、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

1、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1)冕服形制采用玄衣纁裳。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体现对天地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后各垂12旒,代表一年12个月的天文观,体现对天的崇拜。

(3)天子冕服上的 12种纹饰(十二章),体现对自然的崇拜。十

(4)冕服配蔽膝是对祖先的崇敬和祈求2、服装体现了阴阳五行说的宇宙观二、礼制与冠服制度 1、冕服三、冕服冕服由冕冠、上衣下裳,韨(f)、舄(x)、带等组成。

四、两种基本服装形制

中国古代服装从款式分为两种:“上衣下裳”形制和“上下连属”形制。

五、服饰礼仪与社会民俗

【作业】

1、名词解释礼制、正色、弁服、深衣、命妇服、十二章纹、冕旒、笄、胫衣、夹衣衽、裳、五服。

2、为什么说追溯服装体现的原始信仰对认识我国服装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分析其具体内容。

3、什么是冕服?简述其形制和种类。

4、简述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两种基本形制及其对我国历代服装产生的影响。

5、夏商西周的民俗民风是如何影响服饰礼仪的?请举例说明。

【教学目的】掌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及服饰品特征,了解丝绸的发展,充分认识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意义。

【教学重点】楚汉文化与袍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尚在男女服装上的体现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教学内容】:

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一、丝绸与丝绸之路染色多层织物——锦首先,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其次,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二、楚汉袍服 1、楚文化与楚袍、汉文化与汉袍

(1)楚文化与楚袍楚文化在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高超的丝织和丝绣水平,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晚期,楚文化鼎盛时期,直裾为当时的时尚款。楚袍纹样南方山川迤逦、风光奇瑰的风格,国人敬鬼好巫,崇日尚赤的地方特色。色彩特点:黑红为名贵色彩,明暗相衬,对比强烈。楚国男子的曲裾深衣穿曲裾深衣的楚国妇女(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

(2)汉文化与汉袍源于楚文化,史官文化,特点多为写实性,朴厚,宏伟而飞动,破除陈旧、创建新风具有宏伟气魄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文化。汉袍形制:承袭了秦代礼仪,以袍服为主,受楚袍影响最大。分曲裾交服的花纹显得素淡。汉袍曲裾:衣襟右侧连缀一块三角形的帛,使衣襟延长,尖端绕至身后再从左腋下绕至身前。稍短曲裾只绕至身后止。汉袍直裾:楚袍的延续,自西汉至东汉逐渐普及,最终取代曲裾袍,成为主流服装款式。三、魏晋南北朝衣衫

2、短衣、佩剑及带钩战国时期南北地域分裂,各国衣冠异制,最为突出的是北方改穿胡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业十分发达,剑的大量产生,使佩剑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带钩形制:用青铜做成,固定在革带的一端,束腰时把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与今天所使用的皮带类似。

五、女子发式及时尚

1、发式:女子无冠,以发筓固定,其发式成为发髻。

(1)、商周发髻:以梳辫为主,卷曲垂于肩或盘成顶心髻,加骨筓横贯其间来固定。(2)、战国发髻:1、在背后编发中结成双环 2、下垂做圆锥形 3、双辨搭在胸前在辫梢上接以假发延长至膝

(3)、汉代发髻:大致分为两种,一垂背后,一盘于头顶

2、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

【作业】 1、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2、简述楚汉袍服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3、什么是大袖衫,有什么特点。 4、简述封建社会前期男子的冠,女子的发式及其主要的时尚特点。

【教学目的】

了解封建社会中期纺织印染的空前发展,掌握唐宋时期重要的特色织物及其特点,了解唐代官服的品级特征,掌握唐代女服女妆的特点;掌握宋代女服的特点,了解开放唐风给服饰带来的影响,了解宋代服饰时代特征的根源。

【教学重点】唐宋著名的织物缭绫和宋缂的特点,唐宋官服的特点,唐代女服、女妆的特点;宋代褙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唐代官服、唐代女妆的特点社会中期服装

【教学内容】:

一、纺织印染与衣料纺织印染的空前发展。

隋、唐时代的染织工艺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织锦由于发明了纬线提法,使锦纹的配色和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唐绫宋缂新品纷呈

衣料上的纹饰与图案衣料上的纹样与图案最能表现时代的风尚,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主流倾向。织锦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联珠纹,以及对称格式的图案组织——

二、唐宋官服官服是服饰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流服装产生导向作用或支配作用。官服又服从于官僚体制的变化,是官服的具体表现。唐宋官僚体制唐宋官僚机构的改革,对服装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规范化、简约化、明了化的官僚机制和一大套详细而完备的官服制度,使服装的符号性更为鲜明突出,数百年官服的威风不减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典唐代官服

(1)、圆领长袍;领座、袖口、衣裾边缘贴边

(2)、前后直裁,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斓(斓衫袍),宋代官服官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时服三、唐代女服唐代是中国服装文化史上最为发达的阶段。政治开放,思想活跃,服装款式也比前朝解放的多,唐朝女装可以称为时装,变化迅速展示性强。化妆美容的流行也非一般年代可比。初唐时,女装就不再流行深衣,而改为上衣下裙,上身着窄小的“襦”。唐代女装基本形制:领口很低,更有一种u型领,把整个前胸都袒露出来,在襦的外面,套两裆或半臂,都是短袖外衣,领口低于内襦,所以虽有披帛(长围巾)半围,前胸仍裸露着。四、唐代女妆 3、面妆(敷面、画眉、点唇、贴面)五、宋代女服封建社会的衰败,政治上保守,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加之对外的投降退让,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渐肃杀,款式和色彩再也没有唐代那样开放和丰富多彩了。宋代女装色彩比较素雅,小襦袄与褙子造型趋于瘦长,另一种性感服饰文化色出现:缠足。(妓女多,色情行业兴盛,青楼服饰文化)宋代妇女的一般服饰:(1)、襦袄:襦是一种短衣,平时一般作为亵衣(内衣)在后期被穿在外面。一般上衣,罗衫

(3)、袍(仅宫廷乐女穿用)背子(男做便服或穿用在礼服里面,女作常服及常礼服穿用)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做装对襟式男女均用半袖长衣(7)、背心裲裆男女均用郁金香染的黄裙最贵,红裙歌姬乐女

(10)、裤褌有裆短裤称为褌

(11)、足履缠足之风盛行穿鞋多绣风头六、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风盛行胡服的便利和舒适合体受到中原人民的欢迎,胡人的其他生活、艺术也逐渐随着民族的融合而进入中原,被汉人所接受。唐代妇女的胡服通常是由锦绣帽、窄袖跑、条纹裤、软绵靴组成套服。时世妆当时女子物衣着鲜艳,面妆也是艳如霞光的赭面妆,这是盛唐时期流行的女子面妆。 3、百工百衣

【作业】

1、简述唐宋衣料织物的种类及特点。

2、唐宋官僚机构体制对官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那些方

3、唐代服饰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造就唐代服饰丰富多彩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女装与女妆加以具体说明。

4、为什么宋代褙子在当时的服装中最具有时代特色?宋代服饰风格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异同?

5、什么是胡服?为什么唐代会盛行胡服?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

【教学目的】了解封建社会后期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认识辽、金、元的服饰特征,掌握明清官服形制、明清妇女服装特征。

【教学重点】元代服饰的特点,明代的补服制度,明代女子服饰的特点,清代满族男子和女子服饰的特点,吉祥图案及寓意。

【教学难点】辽金元时期面料纹样的变化,补子的文化意义,清代服饰风俗。

【教学内容】: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

1、棉花的推广普及为服装衣料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丝织物的发展

3、衣料纹样与吉祥图案

二、辽、金、元的民族服装

1、辽国契丹族服装与发式契丹族服装一般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下穿裤,裤放靴筒之内。

2、金国女真族服装服装主要采用兽皮制作,特别是到了冬天,不分贵贱都穿兽皮服装,就连裤子和袜子也都用毛皮制成,以挡风寒的侵袭。元代蒙古族服装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为大。

三、明代官服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汉制”。明代官服胸前和背后缝缀的补子为当时服饰的一大特色。以动物为标志区分等级,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色花纹、首服、佩绶、笏板等都有具体规定。

四、明代妇女服装 1、贵族妇女服装中的凤冠与霞帔冠服: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大袖衫,深青色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一般妇女服装与褙子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有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马褂作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形式,一般采用较素的颜色。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

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2、剃发蓄辫与变通措施

3、清冠服制繁缛庞杂、冠帽、袍褂与补服因其礼节轻重,其形制差别主要表现在顶部修饰上。顶珠、花翎与补子一样是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不同气候其材料选用不同。因此又分为冬夏两种,冬戴暖帽,夏戴凉帽。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六、清代妇女服装

1、满族女服满族妇女为不分衣裳的长袍,常加罩一件短的或长至腰间的坎肩。长袍,袖端及衣襟、衣裾也镶上各色边缘,领间常围一条围巾,开始较为宽大,逐渐变为小腰身。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饰之一,即所谓“旗袍”。满族的女式旗鞋,脚穿

2、寸高的“花盆底”,用木制,中部凿成马蹄式,故又叫“马蹄底”。汉族女服清初汉族妇女服装承明代样式,后来受满族妇女服装影响,发生变化,保留汉服传统,又吸收了满族服装的优质因素。汉族女子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为主。袄有大袄小袄之分,小袄内穿,大袄外穿。多为右衽大襟,衣长至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后渐大,至清末又复短小,衣领有高低变化。并在衣襟、袖口有宽边镶滚。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3、女服衣襟与衣纽七、明清服饰时尚男子巾帽、男子衣履【作业】明代服饰在继承传统上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官服以及贵族妇女服饰的种类、形制、配件等方面的内容给予说明。清代是如何强制改官易服的,它反映了服饰变化中怎样的规律?简述变异后的清代宫服的具体形制。请简述清代女子服装的种类和特点,试分析满汉两族妇女为什么能够长期保持其原有的服装形式?

【教学目的】了解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对服装的影响,掌握民国时期男子服装样式,掌握新文化运动对女装的影响,认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及解放初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服装。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男装和女装的锐变与革新;民国时期旗袍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新思想新观念在服装上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晚清时期服装

1、鸦片战争后传统的服制发生动摇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

2、西风东渐对晚清服饰的影响

3、军服和学生服及青年女装的嬗变第八章近代社会服装

二、辛亥革命后的男装民国时期的男子中士礼服民国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 1911 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个人的政治宣言,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辫子”立刻成为“革新”的标志。一时间,剪辫子成了一股浪潮,这从当时坊间流传一句笑谈可以窥得一二一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中国人留辫子的历史折腾了三百多年,到此终于落下了帷幕。 2、短装盛行、发式与冠帽三、新文化运动后的妇女服饰 1、新文化运动对妇女的影响 2、袄裙与衫裤、女学生装、时装、发式、配饰与鞋四、近代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 1、近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2、中山装当时的中国思想对外来服装的改造,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1922-1924小袋,倒山形笔架式袋盖——尊重知识(分子),下两大袋,琴式,衣襟5权分立,3袖纽——三民主义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 20世纪 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走起路来无不衣边扫地以后,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 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学界把上个世纪 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五、20世纪下半叶服装

1、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服装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服装

3、改革开放时期的服装

【作业】

1、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男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简述中山装和旗袍的特点和影响。从它们的演变过程中你怎样理解民族服装的发展? 3、新中国的服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4、从中国近现代服装的锐变与革新中,你是怎样理解服装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服装变革中继承传统与创新、民族与时代的关系?第九章古代服【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服装的源头与迁徙,掌握古代西亚、北非、欧洲的服装和饰品特征及代表

【教学重点】古代西亚和北非的服装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西方包缠式服饰的穿法。

【教学内容】:

一、古代西亚与北非服装

1、古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的民族宗教

2、古西亚男装、女装特点(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波斯)

(1)苏美尔服饰男人——裹裙,一直到缠绕到底部边缘,露肩,而其余的织物从挂在腰间、皮带、赤脚、长头发,成流苏状。女人——包裹服装,不露肩,就像一整块布,从她的肩膀上面覆盖下来,头发缠裹她的头,赤脚。

(2)、巴比伦服饰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来的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3)亚述服饰:种类繁多的服饰

(4)、波斯服饰长袍袖子开始出现。衣服下摆不像以前那样缠裹蓬松的那么夸张.。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不“裤”形。北非古埃及的主要服饰由于古埃及天气炎热,服饰具有三个特点:宽敞、轻盈、省布。布料决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细软的亚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古埃及男子服饰:赤膊,下身包缠式围裙,通常采用亚麻布。法老褶裙后会垂下狮尾,士兵则穿着带有条纹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卡拉西里斯,征战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利品。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围裙外的罩衣,长而宽松,没有褶皱纹样,腰上缠绕着毒蛇的图案。古埃及女子服饰:贴身长裙,以直筒裙为主,在一侧缝合,从胸一直垂至脚踝。紧身直筒裙上做很多固定褶皱,贵族用漂白的亚麻布做成褶衣,上浆固定。古埃及装饰:宗教因素,出于爱干净的需要,男子剃光,女子剪短,假发,假胡子成装饰品。新埃及王朝时期,假发发展到极致,镶黄金饰代,五彩玻璃,珠宝。

二、古代欧洲的服装

1、克里特岛地区的服装

2、古希腊的主要服装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至5.5米,宽约1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古罗马的主要服装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为主体。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罗马法律规定只有罗马男公民才能穿。帕拉:古罗马女公

古代服饰知识介绍

篇一:古代服饰式样及古代织物

单衣

亦作“禅衣”。形制略与袍同,衣袖宽大,以其无里,称禅衣。汉魏以来,除平时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的服装中有绣罗单衣、绣绢单衣。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乃用正裁法制成,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摆等部均呈平直状,无明显弧度。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端缘边常用两种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汉书.江充传》:“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魏书.外戚传上.冯诞》:“使彭城王勰诏群臣脱朱衣,服单衣介帻,陪哭司徒。”唐李颀《行路难》诗:“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王于朝堂变用,著平巾帻,单衣,东向流涕,拜受玺绶。”胡三省注:“单衣,江左诸人所以见尊者之服,所谓巾褠也。”

衮衣

简称“衮”。亦称“衮服”。为古代天子王公的礼服,因上有龙的图案得名。中国传统的衮衣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纹为饰。周制,前六章绘于衣,后六章绣于裳,皂衣绛裳,衣裳相连,形制似裘。东汉以来,大体相沿。清代废除十二章纹,但皇帝衮服纹饰仍以龙为主。《诗.豳风.九或》:“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朱熹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以龙首卷然,故谓之衮也。”《南齐书.舆服志》:“衮衣,汉世出陈留襄邑所织。宋末用绣及织成。建武中,明帝以织成重,乃采画为之,加金银薄,亦谓之天衣。”《明史.舆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衮冕之制。衮,玄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清史稿.舆服志二》:“[皇帝]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万象篆文,间以五色云。”

下裳。主要为女服。汉代裙式仅四幅,上窄下宽,不施边缘,裙膘用绢带,两端缝有系带。南朝裙式较广,多著条纹间色裙。唐代初兴紧身长裙,裙腰束至腋下,后趋宽松。一般为六幅。通著的石榴红裙一直传到明代。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施细繝,多如眉皱,称百叠、千褶,是明代百褶裙的前身。明代裙腰细褶增至数十,裙上纹样更加讲究,著名者有“月华裙”、“凤尾裙”等。其年轻妇女的襦裙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清代男子穿裙已不多,女裙则以红为贵。南方少数民族妇女多喜著裙,如黎、瑶穿短裙,壮穿长裙,傣穿筒裙等。《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初学记》卷二六引《晋东宫旧事》:“皇太子纳妃,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太平广记》卷三一引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许老翁》:“唐天宝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着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裳服,俗谓之裙。旧制,色亦不一,或用浅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绣,织以羊皮,金缉于下缝,总与衣衫相称而止。崇祯初,专用素白,即绣亦只下边一、二寸,至于体惟六幅,古来已久,古时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如水纹,不无美秀,而下边用大红一线,上或绣画二、三寸,数年以来,始用浅色画裙。有十幅者,腰间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后正幅,轻描细绘,风动色如月华,飘飏绚烂,因以为名。然而守礼之家,亦不甚效之。本朝无裙制,惟以长布没履,无论男女皆然。”

深衣

代诸侯、大夫、士晚间所穿之衣。流行于先秦。当时深衣,以白色麻布为之。其用途极广,是朝祭之外的士吉服,庶人的唯一的吉服。其特点为上衣和下裳相连,衣襟右掩,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垂及踝部。因其前后深长,故称深衣。深衣边缘通常镶以彩帛,其形制、规格皆有严格规定,历代解释者甚多,说法有不一致处。及汉代,妇人礼服用衣,裳相连续,与古代深衣同。其样式,对后代的服饰产生极大影响,唐代的袍下加襴,元代的质孙服、腰线袄子,明代的曳散等都采用其上下连衣裳的形式。今之连衣裙,也是古代深衣制的发展。《礼记.深衣》:“[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郑玄注:“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采者。”又《礼记.王藻》:“朝元端,夕深衣。”

长衣。古代基本服装之一。始为长袄,后成为外衣。袍服源于上下相连的深衣。秦汉以袍服当礼服。其样式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缩紧小,领和袖一般用花边,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形,穿时露出内衣,常见为曲裾。魏晋南北朝男子亦著袍服,但不广。隋唐以后男子兴袍衫。历史上契丹、蒙古、吐蕃、女真等民族盛穿交领或圆领长短袍,一般小袖紧身,与法服的宽博大袖不同。清代礼服以蟒袍为贵。男子盛行长袍马褂,女子盛行源自满装的旗袍。受阴阳五行的影响,长期以黄色为重,象征中央,唐以后黄袍为帝王的专用服饰。龙是权势的象征,龙袍仅限于皇帝、皇后和皇太子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礼记.杂记一》“内子以鞠衣、褒衣、素纱”汉郑玄注:“六服皆袍制,不禅,以素纱里之,如今褂袍襈重缯矣。”孔颖达疏:“汉时有褂袍,其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宋王溥《唐会要.舆服下》:“异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及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输石,流外及庶人服绸绢絁布,其色通用黄白,饰用铜铁。”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孝》:“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刚不得衣焉。”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妇女制服,最隆重者为组绣丽水袍褂。袍则大红色,褂则红青。妇女袍褂皆一律长的,不似男服之长袍、短褂。有时穿袍不套褂,谓之领袖袍,亦得挂朝珠。”

1、兽毛、粗麻之类织成的短褂或织品,后泛指粗劣衣服。为古代贫贱的人所穿,因称贫贱者为褐夫。释褐指脱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后沿称料举及第授官。《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

2、一种长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前系长带,类似后世道袍。汉代以来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为盛。宋人称之直裰。《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颜师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后汉书.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李贤注引许慎注《淮南子》曰:“楚人谓袍为短褐。”《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仙公请问经》:“太极真人曰:夫学道当洁净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乃阖门谢宾客,巾褐裙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参阅《旧唐书.舆服制》。

补服

亦称“补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种。其形式比袍短,类似褂而长,袖端平,对襟,前后各缀有用金线、彩丝绣成的“补子”。其纹饰文官为鸟,武官为兽,因称“补服”。由于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称“外褂”、“外套”。“补子”用于表示文武职位品级,起于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规定,世宗时一度废止。清代用于外褂,据《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子,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亲王,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固伦额附同;镇国公,绣五爪正蟒二方,前后各一,辅国公和硕额附、民公、侯、伯补服同;庶官一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鸳,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鹌鹑,武犀;九品文练雀,武海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补服俱绣獬豸。

马褂

旧时男子穿于长衣之外的`短褂。其长仅及于脐,较外褂为短。本满族人骑马时所著。故称。初惟营兵服之,康熙以后穿者渐多,乃成为无人不穿的常服。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袖口平,不作马蹄式。其常见者:一、黄马褂。一种官服。清代凡巡幸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长,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二、对襟马褂。又名得胜褂,对襟方袖。初仅用于行装,后渐为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马褂。亦为便服,唯非对襟而右衽。俗以右手为大手,因名衣襟为大襟。其四周有以异色为缘者。四、琵琶襟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称缺襟马褂。

黄马褂

清代官吏的一种制服,为“行服”中的“行褂”,穿于袍外。因其长仅至腰,便于骑马;袖只到肘,便于射箭,所以叫“马褂”,又因以淡黄色(明黄)的绸缎或纱制成,故得名。“黄马褂”分“职任褂子”和“赏赐共同马褂”两种。“职任褂子”系皇帝的随从和卫护(内大臣和侍卫)所穿。因明黄为清代帝王专用的颜色,“黄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装,十分高贵。清代帝王每用此作为赏赐。“赏赐黄马褂”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猎、校射时所赏,只能在“行围”(打猎)时穿,平时不能穿。比武优胜者所奖得的“黄马褂”也是如此。另一种是奖赏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时候皆可穿。侍卫所穿的“职任褂子”和“行围”襟子用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用黄色纽绊(与马褂同色)。《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二月行文内务府,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

皮衣。古人着裘,毛在外。着裘时,必须外披罩衣,这罩衣称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须与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汉代以后渐变古俗,著珍裘者将以毛为表变为以毛为里。《论语.乡党》:“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诗:“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清金埴《不下带编》卷四:“衣惟称体,何用宽绰为,国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韦裘,全里皆毳,独余膝以下虽(当为垂)地之边减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

使裘之下边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罗。始于康熙初间,而今则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锋裘。和罗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锋裘。”

亦称作“袴”、“裤”。又称“胫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与今大异:仅有两个裤筒,而无前后裆,穿时套膝后以带系腰,外罩深衣与裳。古时,絝不被视为重要服装。《说文.衣部》:“絝,齐鲁之间谓之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征褰与襦。”《史记.赵世家》:“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作于絝中。”《南史.梁简文帝诸子传》:“[愍怀太子]狎群下,好著微服。尝入朝,公服中著碧丝布絝,抠衣高,元帝见之大怪。”《魏书.乐浪王忠传》:“忠愚而无智,性好衣且,遂著红罗襦,绣作领;碧绸袴,锦为缘。”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十八引《解酲语》:“元成宗宫人,著白氎袴,为鞠弋滚跄之戏。”又引《戊辰杂钞》:“新婚三日后,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谓之永谐袴。”

亦写作“裩”,又称“穷裤”,亦写用“穷絝”。古代一种连裆裤。另有一种连裆短裤“犊鼻裈”,因其形似犊鼻而得名,为贫贱劳作者所穿。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有穿裈的百戏艺人多种,可见其形制一斑。《汉书.外戚传》:“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入使人令皆为穷絝,多其带。”颜师古注:“服虔曰:穷絝,有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蝨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兆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卓)文君当鑪,相如身自著犊鼻恽,涤器于市中。”《南齐书》:“永明中,高丽使至,服穷袴,曰,此古之遗像也。”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裈,惚也,亵衣也......犊鼻裈,以三尺布为之,形如牛鼻。盖前后各一幅,中裁两尖裆交辏。即今之牛头子裈,一名梢子,乃为农夫田认衣,而士人无复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今称披风。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旧制原不缝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红楼梦》第五二回:“[贾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给他罢。”

裲裆

亦作“两裆”。古代的一种背心。多为布帛所制。裲裆有夹有绵,男女皆可服用,妇女穿的常饰采绣。《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太平广记》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钟繇》:“棺中一妇人,形体如生。白练衫,丹绣裲裆,伤一髀,以裲裆中绵拭中血。”也有用金属做的,为护身的战甲。《乐府诗集.佚名.企喻歌辞》:“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隋书.礼仪志》:“[直阁将军]平巾帻,绛衫,大口袴褶,银装两裆甲。”

始用以束住发髻,并不覆盖整个头顶,为古代贵族男子所服,作为成人的标志。其前身是将玉石、兽骨打磨成统一形状,以绳串联罩在头发上的束发器。冠服制度约形成于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汉以后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复杂。凡礼服所戴帽都可称冠。梁冠行于汉代,以冠梁多少区别品级,影响及宋明。由梁冠去安全,缩小于顶,便成了晋人的小冠。笼冠是魏晋南北朝主要冠饰,以黑漆细纱制志,罩于冠帻之外,男女兼服。唐帷帽,宋明笼巾与之不无关系。女子专门冠饰则唐宋有花冠,多用绢花,满罩在头上,与发髻密合。元代蒙古族妇女流行形似竹夫人的顾姑冠。凤冠,其冠饰有凤凰,自汉至清末,多为上层妇女所戴。《说文.冖部》:“冠,弮也。所以弮发。”弮,束缚。《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陆德明释文:“章甫,殷冠也。”《南史.陈伯之传》:“褚緭在魏,魏人欲用之。魏元会,緭戏为诗曰:帽上加笼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魏人怒,出为始平太守。”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以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元邱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回。”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至(顺治)六、七年间,始颁命服之制。冠加高顶,一品装以红玉,镶嵌东珠三颗;二品蓝玉,东珠一颗;三品红宝石,四品蓝宝石,五、六品水晶,皆用金镶,高低不等;七品金,八品以下银。下至典吏,则用明角葫芦,以章贵贱。其举、贡、监生、生员则用金银飞雀,以期其尺鸣之意。”

护顶的头衣。最初只是一块搭在或结在头上的皮或布,后渐求美观。商代通作帽箍式。周代则有平型、类型、月牙型等。魏晋以前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中古以后渐用于正式场合,形制多样。其较著者,有纱帽,流行于南北朝士的阶层,至明代乌纱帽为官帽,圆顶,与晚唐五代幞头略似。唐代妇女著帽檐缀有网状面纱的帷帽和来自西域的类顶浑脱帽,清代瑶家女子仍保戌帷帽的遗制。男子出题元代多戴瓦楞帽,明代的六合一统帽,俗称瓜皮帽,直至清末民初仍有人戴。凉帽和暖帽则构成了清代的礼帽。明清朝帽顶上还饰有不同质料的珠子,以辨等级。《荀子.哀公》:“鲁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为务就是帽。《汉书.隽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颜师古注:“冒所以覆冒其首,即今之下裙冒也。”《隋书.礼仪志七》:“案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后周之时,咸著突骑帽,如今胡帽,垂裙覆带,盖索发之遗象也。又文帝项有瘤疾,不欲人见,每常著焉。相魏之时,著而谒帝,故后周一代,将为雅服,小朝公宴,咸许戴之。开皇初,高祖常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今复制白纱高屋帽,其服,练裙襦,乌皮履。宴接宾客则服之。”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散记》:“穿葛纱,冠用万丝帽,是以细生葛组成者,色深黄;其余纱衣,冠用白罗纬帽。单衣之期,或用纬帽,或用暖帽,以视天气之冷暖。”

弁,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据说是没有上延的冕,色似雀头赤而微黑,用于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类顶,类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处缀有一行行闪光玉石,用于田猎战伐。由汉至明,弁的形制虽有差异,但始终是法服主要内容之一。

篇二:中国古代服饰色彩

李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中华民族文明的长期发展和演绎中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其中传统服饰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更是对现代服饰有着深远地影响。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可以叫做“五色观”,即红、黄、青、白、黑,至今我们也常把颜色多形容为“五彩缤纷”,“五色斑斓”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唐宋时期是各项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色彩上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由于在此期间佛教盛行,很多用色方案都受

到佛教影响,宋朝是唐朝服饰的延续和继承,相对于唐则更为秀丽灿烂和富于变化。

到了清代,在服饰上的色彩就越来越艳丽了,服饰更多地突出了装饰性,颜色的使用也越来越复杂多变。

清代中严厉的等级制度使得色彩两极分化。皇家仍选用“五色”中表示中央正色的黄与吉祥的红为主色来作为正式场合的服装的颜色。

篇三:古代女子服饰

1.首饰类:

金丝香木嵌蝉玉珠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玲珑点翠草头虫

镶珠银簪累丝珠钗宝蓝点翠珠钗碧玉滕花玉佩云脚珍珠卷须簪

烧蓝镶金花细红翡翠滴珠耳环赤金嵌翡翠滴珠护甲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赤金宝钗花细景泰蓝红珊瑚耳环溜银喜鹊珠花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

银凤镂花长簪白银缠丝双扣镯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2.服装类:

淡粉蓝云瑞摆裙粉色抹胸前分纱裙漫紫绯红纹花纱衣翠绿曲裾汉服绿色唐裙

镶金边紫霞裙暗金薄纱裙唐代夏宫装紫莲薄纱裙红上装蝉翼纱裙橘红金黄薄纱裙

大红镶金裙天蓝轻纱飞舞裙灰白轻纱红边裙俏丽淑女裙蓝姬艳丽彩裙荷花仙子裙

青叶轻纱裙粉色薄纱裙红边垂肩薄纱裙大红暗金边薄纱套裙蓝边轻纱百花裙

黄色红摆裙百花薄纱裙玫红飞袖薄纱裙蓝色包金双叉腰裙金黄挂袖双结裙

暗花浮金宽肩裙宝蓝浮花胸裙绒毛紫纱裙淡蓝羽毛长裙蓝紫包边纱裙

妩媚淡绿花边抹胸裙青绿淑女裙紫绸三分挂肩纱裙绿纱百花裙紫罗兰绣花裙

紫莲绑袖荷叶边舞衣淡黄丝绸裙黄绸牡丹开叉紫霞裙绑袖水蓝轻纱绸裙白绸黑花裙

粉紫祥瑞礼袍红色绒毛袄裙粉色镶金边薄纱裙白绸黑丝裙蓝色白绒薄纱裙白色黄边裙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一、我国传统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式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二、我国传统服装在历代的演变 1、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现,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详细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春秋时期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胡服从此盛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由于它比革带的扎结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

相关知识:“胡”是个模糊用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专指匈奴,有时泛指从东北到西北诸游牧民族,有时甚至还要更宽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骑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长裤和靴子。沈括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一个“全”字,或者把话说得有点过分,但胡服对汉族服饰的发展确实影响极其巨大。 3、传统冠服制在在汉代的确立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4、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影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服形式。

5、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时期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所以,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风格。 6、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礼服穿用。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7、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既沿袭汉人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沿袭汉唐和宋代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元代男子的服饰有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还加有横襕。领型有右衽交领、方领和盘领。下穿小口裤,脚穿络缝靴。服色以白、蓝、赭为主。此外,元代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服饰材料的主要品种。 8、明代的服装继承前代,清代服装对近代影响较大明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唐制,但宋元服装形式中的某些式样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饰对近现代服装形式影响较大,清代男子服饰可分为三种:汉族传统服装;满族民族服装;外来西洋服装。清代袍的式样,是在汉族传统基础上加以变化,并吸取满族服装特点。一般袖子比较窄瘦,礼服是箭袖,又称马蹄袖。袍身用钮扣系结。右衽大襟,圆领口。皇室的袍有前后左右四开气,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开气。马挂是清朝特有的服装。它式样多为圆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有长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服装传入和辛亥革命后,我国的服装才起了重大变化,进入了近现代服装发展阶段。三、我国古代妇女服装和梳装(一)古代妇女的服装 1、汉魏时期已带有明显的女性化特点妇女服装向来是服装中变化较大的部分,我国妇女的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种。上古三代,妇女服装同男子服装基本相同,而仅在材料和纹样上有差异。汉代妇女的礼服是深衣,而常服则是上衣下裙。裙裳形制相似,而专称女子的下裳为裙,表明当时裙已带有明显的女性装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少数民族服装的影响,妇女的服装由宽衣博带变为窄袖紧身,并继续发展了汉末以来的“上俭下丰”趋势,即上衣变得短小,而裙腰越来越高,加之下着厚底的重台履,突出体现了女性下体的长度,给人以修长之美感。 2、唐代的女装比较开放唐代的女装,主要由衫襦、裙、帔帛三件组成。唐初盛行窄袖衫襦和长裙,肩上披有类似长围巾的披帛。盛唐时,还流行一种袒胸大袖衫襦,为贵族妇女的服装。其特点是不著内衣,裙腰高至乳房之上,以大带系结,从而袒露胸部。大袖衫襦的对襟,以纱罗等轻薄制品为面料。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正是对这种服装的真实写照。这与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因而服装也渐趋宽大。此外,当时妇女还盛行胡服和女着男装。 3、宋代的女装趋于保守宋代妇女的服装,除北宋曾一度流行大袖衫襦外,窄、瘦、长、奇便是这时妇女服装的主要特征。此时的衫襦式样较多,有圆领、交领、直领、对襟等,袖口窄小,下摆左右两侧有较长的开气。总的来说,宋代妇女的服装渐趋保守,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 4、明代的女装以淡雅朴素为尚明代妇女的服装,基本上沿袭唐宋,但衣裙的长短各时略有不同。明初盛行窄袖衫襦、长裙、褙子,但礼服仍要穿大袖衫。中期盛行大袖长衫襦,裙则变短。明末则又盛行窄袖长衫襦,这与崇尚南妓服装有关,尤以秦淮一带妓女的装束为四方所仿效,其特点是以淡雅朴素为尚。

5、清代满、汉女装各有特点,并且相互影响清代满族妇女的服饰,一般是穿旗袍,外罩马甲,穿高跟在脚心的花盆底鞋。汉族妇女有“男降女不降”之说,仍沿袭明制。后期,满汉妇女装束相互影响,各自都有明显变化。清代妇女服装仿效中心几经变更,乾隆时以苏州为中心,嘉庆时以南京和扬州为中心,后又以上海为中心。辛亥革命后,服饰禁锢被打破,加之西洋服饰工艺的传入,妇女的服装才产生了新的变化。(二)古代妇女的梳装 1、古代妇女的发式古代妇女的梳装,包括发式、化妆和首饰三大部分。发式是人类最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发式与服饰的协调,能构成人物外表的整体美。我国古代发饰可分为三大类型:披发、结发、辫发。笄,即簪,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从那时起,人们已开始由披发到梳理。笄的用途有二:安发、固冠。应用于古代男子和妇女的发饰中。不仅如此,笄还是古代妇女是否成年婚嫁的象征。上古三代,我国妇女的发式较为简单,饰物不多。秦汉以后,发饰日趋复杂,从此,妇女的髻式就成为重要装饰内容。历代著名的髻式有堕马髻、包髻、九鬟望仙髻、双髻、同心髻、高髻、宝髻、花髻、大拉翅等等。 2、古代妇女的化妆和首饰妇女的基本化妆品为眉黛、粉、胭脂和花钿。眉黛是供画眉用的,妇女画眉见于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之句。只是古时女子画眉多拔去真眉,以所画假眉代之。黛的颜色除用黑外,还有绿色,古称翠眉。翠眉起于先秦,兴盛于南北朝。唐代开始流行黑眉,这与杨贵妃的提倡有关,所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全唐诗》卷474徐凝《宫中曲》)。总之,古时女子画眉崇尚人工美,这与现代妇女崇尚自然美是不同的。古代的粉,最初是用米碾为粉制成,或加之以红色,用以敷面。到夏商周时,才出现了以铅为原料的白粉和以红蓝花、苏木等原料制作的胭脂。胭脂又称燕脂、焉支、燕支。古时把胭脂制成膏汁、粉类,还涂于纸或浸于丝绵,制成胭脂纸和胭脂绵,以便涂颊或用为唇脂。花钿,又称花子、媚子,一般用金箔、纸、鱼骨、蜻蜒翅膀制成各种形状的饰物,将其帖于额间、鬓角、两颊或嘴角。《木兰辞》“对镜贴花黄”中的“花黄”,古诗“眉间翠钿深”中的“翠钿”,均指的是花钿。古时妇女的首饰包括笄、钗、步摇、梳等。此外,还在耳、手、指上分别戴有饰物,分别称珥挡、钏镯、指环,但最初这些饰物的戴法和作用与现在不同。四、我国古代的帝王服装和官服我国古代帝王服装和官服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礼服(也称法服),用于祭祀和大典,后从中又分出祭服和朝服等小类;一类是公服(又称常服、从省服),用于一般性的正式场合。

西周初年,帝王和官员都以冕服为礼服,上衣下裳上绘有日、月、星、龙、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纹饰,腰束革带,下穿舄。依身份和用途不同,冕服又分为六个等级,服色为上玄下纁。当时的公服是弁服,与冕服的区别是衣裳无章彩纹饰。此后,冕服作为正式的礼服一直为历代沿用,直到清末。

汉代的朝服是冠服,头戴冠,穿深衣。等级区别在于:①不同身份的官员戴不同的冠,如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豸冠,御史戴獬豸冠等。②冠梁的多少不同。③佩绶的颜色和织法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正式官服多沿袭汉代的冠服,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帽和巾的流行。巾到北周又发展为折上头(即后世的幞头)。隋唐时,帝王和官员的常服为圆领袍,戴幞头,穿长靿靴。等级区别在于:①品色衣,即以服装色彩区分等级。皇帝为黄龙袍,官员一九品分别以紫、绯、绿、青为等级的标志。②革带上饰物的质料不同,有玉、金、银、铁的不同。③章服,唐代官员进出宫门,必带鱼符,作为身份证明。品级不同鱼符袋饰不同。宋代的礼服仍用冠冕,而一般公服是戴展脚幞头。辽、金、元的冠服多沿袭汉族旧制,而在一般场合仍保持基本民族特有的服制。辽金人多戴皮帽,元人戴盔式折边帽。明代的公服又沿袭唐宋,只是官员戴乌纱帽,增加了以补服区分官阶的方法。

清代的冠服,基本上是用本民族的服装。皇帝用于祭祀的衮服,上绣有十二章花纹,略存古制。夏戴凉帽,冬戴暖帽,上缀牛纬,顶饰顶珠,有殊功者,皇帝还赏以用孔雀毛做的花翎,从一翎到三翎不等。官服是带马蹄袖的圆领袍,挂朝珠,遇大典还要在官服上加披肩,也使用补服。等级区别除补子外,还有:①顶珠色彩、质料不同。②腰带的不同,皇室用黄带,宗室用红带,其他用石青或蓝色,带上所缀宝石、带扣也各不相同。③袍上蟒纹数不同,三品以上九蟒,四至六品八蟒,七至九品五蟒。五、我国古代的履制原始人是赤脚行走的。随着人类的逐步文明,鞋也应运而生。上古三代时鞋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服饰品。古代的鞋有许多种类,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舄:《释名》曰:“复(双底)下曰舄。,”它是礼仪场合穿用的鞋,故为双底,以木制或注腊来防潮和保暖。草鞋称屦,帛制称履,麻制称鞋。其中屦、履、鞋穿用的较为普遍,所以曾先后成为各种鞋的通称,汉以前是屦,汉以后是履,宋以后是鞋。此外,还有屐,它是一种木底鞋。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制成的。有平底和装齿两种。靴,古称鞾。《释名》曰:“鞾,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皮制,有靿。它是草原民族适应游牧生活的鞋制。战国末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鞋制传入中原。

关于传统服饰的小知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