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五点 (1做好自己2 谦虚学习3专心致志)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让孩子终身受益。
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礼仪、仪表仪容和交往礼仪。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 ,礼仪教育必须具有生活性、经验性和适宜性,必须关注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全身心、多感官地投入到以观察、操作、交往和表达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中。因此,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从入、离园开始,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主动、积极热情地向别人“问好”、“问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卖枣早晨幼儿入园一声“老师早!小朋友早!”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同伴的距离,也调动了幼儿的情绪。每天早上,孩子、教师、家长见面行90°鞠躬礼,互相问好,看似形式,但长期坚持会提醒人们交往就要躬下身来,互相尊重,接下来交往中,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离园时,培养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经过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一声“再见”有对下一次见面的期待,也有对中山拆今天友谊的依恋;同时也告知老师,我要走了!知道孩子跟谁走。简单的一句“再见”让孩子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这样简单和年复一日的问候,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行为礼仪的种子,终将结出文明的果实。
二、生活活动中,随机进行礼仪教育
(一)洗手时
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幼儿洗手时手没洗干净,衣服弄湿了,玩水、拥挤的事时有发生。洗手时应教会幼儿顺着水流,手心手背搓擦清洗干净。集体洗手时,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注意节约用水,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以免溅湿衣服;自己洗手时,不要玩水,洗完后将水龙头关紧,保教人员应当经常提醒、督促、示范。为此,我们将洗手编成了“儿歌”:小小手,小小水;先到洗,不拥挤;勤洗手,好习惯。孩子们一边念一边洗,洗手也成了好玩的游戏,孩子爱上了洗手。
(二)用餐时
幼儿的进餐习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在就餐前、餐中、餐后三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餐前听音乐、讲故事、闻味道、猜饭菜,调动幼儿口味。教幼儿齐念节约粮食的感恩词,感谢农民辛勤劳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让幼儿从小对粮食产生敬畏之心,对别人的劳动要有感恩之心,孩子吃起饭菜更加香甜可口,更加爱惜粮食。餐中,坐端正、不挑食,吃饭喝汤不出声。餐后,幼儿收拾自己碗筷、桌子,把嘴巴擦干净。同时,把用餐礼仪编成儿歌;盘中餐,来不易;老农汗,师长情;不挑食,吃干净;食不语,收碗筷;好习惯,要坚持。
这样的用餐礼仪在孩子们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男孩子一个个像绅士,女孩子一个个像淑女,一举手、一投足,甚是优雅。
(三)午睡时
幼儿午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大脑的发育影响甚大,因此,幼儿园老师应认真组织幼儿午睡。睡前,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幼儿有顺序地穿脱衣服、鞋、袜,并叠好放好,教师可以让幼儿听听音乐、念念儿歌,安定情绪。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不说话、不吵闹,眼睛一闭睡着了,天天午睡身体好。起床后,指导幼儿快速按顺序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床铺。“摇啊摇,摇啊摇。好宝宝,要睡觉。不吵闹,静悄悄。小花被,盖盖好。两只手,放放好。乖娃娃,睡着了。”一首礼仪儿歌再现整体午睡情境。
其它生活活动中,也渗透相应的礼仪教育。幼儿喝水时,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走;小心喝,不浪费;小水杯,归原位;入厕时,不拥挤;大小便,冲洗净。
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叫习惯,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需要长期坚持。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身体更健康,生活更方便。
三、游戏活动中,巩固礼仪行为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通过游戏,幼儿将学到的东西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习得礼仪。尽量避免简单的说唯尺教,幼儿学习礼仪兴趣更浓。如让幼儿玩“做客”的游戏,引导幼儿学做礼貌的小主人,文明的小客人,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一些做客的礼仪。玩“逛超市”的游戏,教导幼儿学会轻拿轻放物品,排队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礼仪习惯。户外游戏时,教育幼儿不推不挤,团结协作,发生矛盾时会主动道歉,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朋友。
四、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知识
(一)集体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知识
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是孩子学习的基本保障,让孩子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别人讲话时不插嘴,回答问题前举手,不大声吼叫,轻轻地翻看图书,摆弄学具,会收拾整理图书。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让幼儿做事思路清楚,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主题活动中,丰富礼仪教育内涵
组织礼仪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仅教会了孩子怎么做,还教会了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让礼仪深入幼儿心灵深处,激起幼儿情感共鸣,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幼儿园使用了北京“6+1”教育中心儿童礼仪教材,系统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每周安排一节礼仪课。通过讲故事,礼仪情境表演,念三字经等活动,丰富幼儿礼仪知识,让幼儿熟悉了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家庭礼仪等。如大班主题活动《需要帮助的人》,在十字路口,明明和妈妈看见一位盲人叔叔正要过马路,引导孩子们动脑思考:明明是怎么做的?再想一想哪些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又如玩蒙眼的游戏,让孩子体验盲人生活,激发他愿意帮助残疾人的愿望。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能给予适当的帮助,生活中不嘲笑残疾人,加深了礼仪品质的理解,也陶冶了孩子的心灵。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一日生活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习惯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在实践中一贯性、一致性地要求。幼儿的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植根在孩子们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