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军事知识 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哪些

部队军事小知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部队军事小知识和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军人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军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任,军校教育正处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落实总部关于开展素质教育的精神,把素质教育深入教材、深入课堂、深入各级领导、机关人员及教、学员的头脑,是摆在军队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为使我院素质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力争在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院党委研究决定启动“创新教育工程”。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员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创新教育系统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把握素质教育中“打牢基础,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抓住创新教育中“开发思维,发展个性”的关键环节,确立“群体合格,个体突出”的非均衡人才培养路子和“全面合格,特长突出”的人才模式。创新教育工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准备(1999.9.—1999.12.),构建体系、制定实施方案、措施;第二阶段:实践探索(2000.1.—2002.12.),点面结合,逐次推进,全方位展开;第三阶段:总结定型(2003.1.—2004.12.),深化提高,推广成果。创新教育培养学员突出三个特色: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上有特色;在计算机、外语操作、应用能力上有特色;在科技创新上有特色。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创新教育的总目标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系统的创新教育总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发散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体系、综合化软硬件保障体系、多样性考核评估体系、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独具航空特色的育人基地。3年内完成创新教育的探索、总结定型,5年实现我院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人才素质要求

通过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和良好智能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指、技、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航空技术人才。按创新教育培养的学员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独立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具备服务军队创造未来的潜能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文科学素质——掌握必备的人文科学知识;懂得科学发展的规律,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关心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适应现代军事发展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的文化基础素质;具有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个性品质优良。

专业技术素质——机电结合、通机型交叉渗透的知识结构模式;形成科学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能力;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旁通相关知识技能;形成综合把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具备随专业发展自我知识更新的显能和潜能。

科研创新素质——具有结合专业独立设计、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创造型人才所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技术上富有创造想象力,具有敢想敢为的创新精神;具有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实际能力。

管理指挥素质——掌握军队管理的基础理论,确立现代管理意识,具备适应部队航空技术维护工作的管理指挥能力。

军事身心素质——军事过硬,体魄强健,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军事冒险意识;具备适应任何艰苦条件下工作和

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必须重点建设,其设置原则是:文理渗透结合、机电渗透结合、基础与专业的宽口径渗透结合;打破专业壁垒,废除型号教学;加大选修课,适量压缩必修课;增开创新教育、情商教育课,加强人文、思维、行为、交叉、综合科学课。

根据创新教育总目标,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有机联系的知识模块即:“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扩展模块——研究模块”,构成创新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创新教育工程的“奠基”,它从根本上决定创新教育开展的深、广度。基础课必须以“厚、宽、新”为设置原则,适量调整、增开基础课。依据创新教育目标开设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情商素质和提高人文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如人文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课程。

专业模块——专业模块是培养现代航空技术人才的主体内容,必须适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趋势,突出专业特色。对目前所开专业课程进行筛选、改造,按创新教育和通机型要求重新建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有机的而不是拼凑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新机、新装备为重点,以新机内容同化老机内容。

军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任,军校教育正处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落实总部关于开展素质教育的精神,把素质教育深入教材、深入课堂、深入各级领导、机关人员及教、学员的头脑,是摆在军队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为使我院素质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力争在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中走在前列,院党委研究决定启动“创新教育工程”。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员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创新教育系统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把握素质教育中“打牢基础,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抓住创新教育中“开发思维,发展个性”的关键环节,确立“群体合格,个体突出”的非均衡人才培养路子和“全面合格,特长突出”的人才模式。创新教育工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准备(1999.9.—1999.12.),构建体系、制定实施方案、措施;第二阶段:实践探索(2000.1.—2002.12.),点面结合,逐次推进,全方位展开;第三阶段:总结定型(2003.1.—2004.12.),深化提高,推广成果。创新教育培养学员突出三个特色:在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上有特色;在计算机、外语操作、应用能力上有特色;在科技创新上有特色。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创新教育的总目标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系统的创新教育总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发散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体系、综合化软硬件保障体系、多样性考核评估体系、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独具航空特色的育人基地。3年内完成创新教育的探索、总结定型,5年实现我院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

(二)创新教育的人才素质要求

通过创新教育的开展,培养造就适应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和良好智能的,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指、技、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航空技术人才。按创新教育培养的学员应具备的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独立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方法。具备服务军队创造未来的潜能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文科学素质——掌握必备的人文科学知识;懂得科学发展的规律,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关心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适应现代军事发展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的文化基础素质;具有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个性品质优良。

专业技术素质——机电结合、通机型交叉渗透的知识结构模式;形成科学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能力;精通本专业知识技能;旁通相关知识技能;形成综合把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具备随专业发展自我知识更新的显能和潜能。

科研创新素质——具有结合专业独立设计、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创造型人才所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科学技术上富有创造想象力,具有敢想敢为的创新精神;具有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实际能力。

管理指挥素质——掌握军队管理的基础理论,确立现代管理意识,具备适应部队航空技术维护工作的管理指挥能力。

军事身心素质——军事过硬,体魄强健,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军事冒险意识;具备适应任何艰苦条件下工作和

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必须重点建设,其设置原则是:文理渗透结合、机电渗透结合、基础与专业的宽口径渗透结合;打破专业壁垒,废除型号教学;加大选修课,适量压缩必修课;增开创新教育、情商教育课,加强人文、思维、行为、交叉、综合科学课。

根据创新教育总目标,课程设置分为四个有机联系的知识模块即:“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扩展模块——研究模块”,构成创新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

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创新教育工程的“奠基”,它从根本上决定创新教育开展的深、广度。基础课必须以“厚、宽、新”为设置原则,适量调整、增开基础课。依据创新教育目标开设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情商素质和提高人文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如人文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课程。

专业模块——专业模块是培养现代航空技术人才的主体内容,必须适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趋势,突出专业特色。对目前所开专业课程进行筛选、改造,按创新教育和通机型要求重新建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有机的而不是拼凑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新机、新装备为重点,以新机内容同化老机内容。

扩展模块——扩展模块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专业模块的拓展与深化。各专业根据创新教育的目标开出不少于专业30%的限定选修课。开设工程设计、工程实践类课程如《创造开发学》、《创造工学》等新课。扩展模块所开课程应以高新知识、技术为主。

研究模块——研究模块是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员个性的主要知识基础。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由选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交叉、综合科学的课程,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进行广泛的研究活动。此类课程的开设量应占必修和限选课的40%以上。自由选修课采用学分制,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学够规定的学分。

三、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员创造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新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适应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必须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为依据,以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点,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现教与学的现代化。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创新素质培养

——“五个转变”。一是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员为中心”到“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二是教学方法上从“以讲授式为主”到“以发散启发式为主”的转变;三是教学手段上从“以传统电教为主”到“以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为主”的转变;四是教学过程上从“以教授为主”到“以教‘学’为主”的转变;五是教学目的上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的转变。

——“两个突出”。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前提下,基础课教学突出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业课教学突出培养学员的创新技能。

(二)构建“发散启发式”教法体系

“发散启发式”教法是不同于传统“讲授法”、“灌输法”的现代教法,它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激发、培养学员的创造思维想象力为目的,使学员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现代思维方式。在创新教育教学中必须按“发散启发式”教法实施教学。重点实施以下教法:

——“讨论式”教法。“讨论式”教法是构成“发散启发式”教法体系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政治理论课、文学艺术、管理等学科,文化基础及专业类也可适当采用。

——“渗透式”教法。“渗透式“教法是构建教法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它通过教员精讲知识点、启发思路为学员打下日后“渗透“知识的基础,能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这种教法适用范围较广,各类理论性强的课程均可使用。

——“研究式”教法。“研究式教法”是创新教育教法体系的重点内容。它着重培养学员独立选题、思考、查找资料、做相关实验、撰写研究报告等能力。使学员在自学自作中发挥自身聪明才智,锻炼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式”教学法尤其适用于专业课教学、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

——“异步式”教法。“异步式”教法对发展学员特长具有特殊作用。它为学有余力的学员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和个别化指导,学科的达标考试可由学员自主申请,采取试题库组卷、网上考试。达标后的学员可超前学习、做项目研究或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其它学科内容。

除推行以上新教法外,学院继续在基础课中探索“联想类比”教学法、“交际式”英语教学法、“交互式”应用软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原理课中探索“整、分、合”教学法;在构造课中探索“功用主线”教学法;在维护课中探索“模拟三职”、“小组小教员”教学法等。各单位要针对本学科本专业特点,研究探索各具特色的发散启发式教学法。学院每年举行一次现代化教学方法竞赛,并及时总结推广好的教法。

(三)构建现代学法体系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法改革必然要求学法的改革。在教学活动中,学员必须树立真正的主体意识,做学习的主人。

——确立现代“学法”意识。五种意识:“价值意识”:培养学员对信息作出价值判断,进而确定精力投向和投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问题意识”:加强学员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角度意识”:培养学员思维方向选择能力;“层次意识”:允许学习主体具有见仁见智各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迁移意识”:培养学员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改进地将他人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系统中来,逐步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确立现代“学法”目标。现代学习系统的目标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以明确学习目的为基础,以“学会学习”为重点,以训练创造性思维为关键,以素质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的完善统一为目标。

——确立现代“学法”体系。与发散式教法体系对应的是“发现法”学法体系。从教与学两方面看它应是“启发—发现”法。不鼓励学员去发现的启发,是形式主义的启发;不置于教师启发之下的发现是盲目的发现。大力加强学法研究,使每个学员除重点掌握“课程学习法”外还要掌握“一般学习法”,包括“追踪法”、“类比法”、“发散法”、“还原法”、“反寻法方”等。

——确立现代“学法”培训体系。对新生进行学习法教育和训练:明确学习任务,把“学会学习”当作任务之一摆在重要位置;举办讲座、交流会:由该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学习方法讲座,请往届学员进行“课程学习方法”交流;读好三本书:《学习方法论》、《教学论》、《学习心理学》,使学员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自己的学习系统,以适应终身教育需要。

(四)构建信息化教学手段体系

——实施网上教学。开发校园网教学功能,尽早与国防教育科研网联通,以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经过3—5年的努力,学院将建成40个多媒体教室和10个网络化教室。有一半以上教员能编制“电子教案”,有一半以上课程实现全程多媒体教学。通过试点逐步开展网上教学和网上考试。加强训练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开发,使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为教学手段再上新台阶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

——加强培训交流。自主研制与对外交流相结合,发挥学院优势,创我院现代教学手段新的辉煌。学院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学软件、模拟器材评比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竞赛;每年组织现代化手段教学观摩;2000—2001年学院集中培训教员的微机操作和制作课件的能力;2001年年底前,将教员轮训一遍,使50%的教员能制作本专业的课件,并能在教学中熟练应用。

四、创新教育的教、管人员培训体系

实施创新教育工程的基础在于教员和教学管理干部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教、管人才队伍是启动“创新教育工程”的“先行工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优先建设好“两支队伍”,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一)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

设立“人才建设基金”。学院筹资100万元作为“人才队伍”建设基金;学院定期评比创新人才,对优秀创新人才给予特殊培养和资金扶持。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八项制度:资格认定制度;考评惩处制度;选拔晋升制度;任免聘任制度;培养交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引进淘汰制度;循环监督制度。学院于2000年完成八项制度的制定,2001年开始实施。

实施“名师工程”。建立机关、学员队、学员和教学单位联合选拔体系,造就出能真正代表学院水平的教学“名师”,使各个年龄阶层中都有“名师”代表。2000年着手选拔,2001年推出首批“名师”。

(二)实施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培训

为教、管人员开设创新教育、情商教育、思维科学类培训课程并组织考试,2000—2001年完成创新教育的基础培训任务;面向军内外以“访问学者”和“返校求师”等形式提高教员的创新素质,学院每年派出的人数不少于教员总数的2%;通过与地方“联合科研”的形式提高教员创新素质的内力,学院将与地方院校广泛联系,主动寻求科研合作伙伴,定期进行交流与切磋;学院设立“创新教育奖”,奖励“学术创新”、“科技创新”、“教法创新”突出的建立继续教育机制。通过送学、联合办班、轮训等途径,加强教员和教学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使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学院加强教、管人员

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力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教员知识更新的需要。

(三)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内外交流

加强横向联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努力提高办学活力。力争做到每月有1—2次“请进来”的活动;每年各专业“走出去”的人数不少于该专业人员的5%。要广泛进行不同专业之间、专业与基础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协作,通过跨专业授课、联合科研等办法,锻炼和培养复合型教员。教员院内年交流量不少于6人。

五、创新教育的课外培养体系

学员课外创新素质的培养是课内创新素质培养的继续和延伸,具有课内无法替代的地位。此类活动内容丰富,科学组织好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对发展学员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员创新能力具有特殊意义。课外创新活动要分层、类、阶段逐步实施,形成与课内创新教育配套的体系,发挥特有功能。这些活动按系统分类如下:

(一)学习方法类。

此类活动主要配合课堂创新教育强化现代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员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主要活动内容:丰富学员的理论知识,增强学员的基本学习能力,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意志;使学员学会学习,善待学习,提高学员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习要求的适应能力和对有限教学资源的认识、发掘、利用能力。此类活动在一、二年级大力开展。

(二)社会科学类。

此类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应紧紧围绕创新教育的总目标有选择地开展。

思想品德:以促进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常发展和正常的社会心理、道德情感的形成为基本目的。此类活动内容多种多样,可大力开展。

人文素质:以提高学员的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学员的审美感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人格品味为目的。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学员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营养。可通过讲座和学员喜爱的各种活动开展。

(三)自然科学类。

此类活动是课外创新教育的重点内容,必须着力抓好,抓出成效。

高科技学习:开展科技知识讲座、竞赛,介绍世界科技发展、外军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等。使学员了解科学前沿的理论和军事科技发展现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使命感,拓宽视野。

制作、发明:结合社会、军队、院校需要,制作或发明新产品,置学员与市场经济和科技产品的浪潮中,得到高层次锻炼,培养学员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学院设立制作发明奖,对有特殊制作、发明的学员给予奖励,并与评定优等生和优秀学员挂钩。2000年完成奖励制度的制定,2001年正式实施。

科研专题:组织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二、三年级的大专学员和三四年级的本科学员参与教员的科研项目(或予研项目),使其经受科研锻炼。重点培养学员科研选题、立项、制定科研计划、开展研究、组织协作攻关的能力。学员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选科研课题,以独立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达到锻炼科研实践能力的目的。学院继续坚持毕业设计评奖活动,评比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的权重。

六、创新教育的环境保障体系

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营造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创新教育开展的外部环境,是确保创新教育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努力,学院在3—5年内创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科研软环境和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硬环境。

(一)创新教育的硬环境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系统。扩大和完善校园网设施,3年内实现部分课程的网上教学和考试。图书馆实行全天候对教、学员开放;丰富网上资源;继续坚持学员队自办阅览室的做法;办好《学报》和《高教研究动态》杂志并力争做到校园网上同步发行。

——完善外部环境系统。学院将人文社科展窗定位;开辟创新成果橱窗,展示创新教育成果;各部系设立创新成果展窗,将各室队创新教育的成果及时展出,相互交流、促进。

(二)创新教育的软环境体系

——营造良好环境。反思我院传统的办学观念、办学模式、教育思想,探讨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写出改革方案;机关探讨创新教育规律,制定创新教育管理方案。在学院内一个造成具有浓烈创新教育气息,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学术研究氛围;形成教员与学员在学术上自由平等讨论的气氛;创造褒扬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发展个人兴趣、特长和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强课程研究。在充分学习、讨论研究的基础上,部系、教研室、学科组、个人分别写出不同层次的创新教育方案、教案。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方案和教案的审查、评比,评出最佳方案和最优教案。2000——2001年各学科有一门主课部分章节进行网上教学;2002年各专业完成全部课程的设计,有一门课完整地进行网上教学;2003年所有教研室有两门以上的主干课程实现网上教学。

——开展全方位交流。学院将努力做到“四请”、“三评”、“一讨论”。“四请”:学院请院外知名人士来我院谈教学与科研的经验;请部队人员到我院作机务部队情况介绍;请善于科研的教员介绍科研经验和善于教学的教员讲公开课;请会学习、能搞科研的学员到各队巡回介绍经验;“三评”:利用校园网开展学员评教员,教员、机关人员评学员队,教员、学员队评机关活动;“一讨论”:利用校园网就某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开设院长、训练部长和科研部长电子信箱,快速收集各种意见并及时反馈。

(三)创新教育的管理环境体系

——创建优越宽松的环境。给教员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会议,排除干扰,确保教员能够潜心钻研教学;给学员更多的自主时间,自习时间允许学员在图书馆、学员队机房或公共计算机房上机,不受限制地利用网络资源;学员可以自由选修自己愿意学的课和听讲座。

——实施科学适量的奖励。增加奖励数额、项目和人数。为调动教员一线教学的积极性,根据学院实际,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学院将加大用于一线奖励的数额,激励教员钻研教学,在教学主阵地上开拓、创新,创造一流的教学成绩;对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成绩突出的教员给予重奖;对创新成绩突出或某项能力突出的学员给以升层或提前晋级的奖励。在教学一线,实行督导组打分与学员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将两者加权量化,根据质量等次发放课时费。改变目前平均分配岗位津贴的做法,拉开津贴档次,将教学质量档次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档次与岗位津贴挂钩,使同样的职称,所获得的岗位津贴不同。

——实行适时适度的惩戒。对于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不思进取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惩戒,限期改正缺点。通过适当惩戒,鞭策后进,造成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局面。

七、创新教育的考核体系

创新教育的考核,事关创新教育工程的成败,实现教、学、考的统一迫在眉睫。要把考核作为创新教育工程运作机制的有力杠杆,使这个“指挥棒”指向创新教育的总目标。

评估原则:全面考核,突出创新,淡化分数,注重能力。彻底摆脱传统的知识型考核的影响,构建全新的素质教育考评系统。考评实行“四创新”、“五增减”。

“四创新”:

内容创新:在考试中加重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考查、加重创造性思维的试题量、加重考查学员创造性思维的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加重动手操作内容的考查。对答题有创新的学员给予加分。

方法创新:树立以学员为主体的考试意识,以考学员素质为主的意识以及以全面素质和能力评估学员成绩的意识;试点探索分层

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是什么

小学生国防小知识如下:

1、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强大的国防是和平的根本,腾飞的经济是国防的保障。

3、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长鸣。

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我国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哪些

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2、我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3、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实现军队建设总目标,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的必由之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

5、《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于部队军事小知识,小学生国防小知识简短有哪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