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图形知识 趣味数学小常识

各位老铁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趣味数学图形小知识,以及趣味数学小常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教案《趣味图形》数学

趣味图形教案设计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激发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巩固对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

2、进一步培养观察图形的能力,动手操作图形的能力,用图形拼画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分类、排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创新思维的锻炼,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

活动准备:

1、环境:

(1)在活动室内张贴各种用图形拼成的图画

(2)在活动角张贴大幅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图形

(3)材料:录音机、磁带、有暗示性的图形门票,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几何图形的标志图,托盘若干)

2、活动材料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

(2)、绘画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图形王国

音乐进教室,师:“欢迎小朋友来到图形王国游玩,我是这里的导游,请小朋友带好门票跟我一齐参观图形王国吧!”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图形王国有些什么图形宝宝?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呢?”

(二)音乐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看看自己的动物门票是什么图形”(幼儿回答)

“现在请你们互相找一找,哪个小朋友的动物门票图形是跟自己一样的,找出来,做个好朋友。”

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按图形找朋友,并根据门票图形找到相应图形墙壁的家。

(三)、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二年级数学趣味小知识

1.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数论部分:1、没有最大的质数。

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2、哥德巴赫来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自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bai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

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拓扑学部分: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du欧拉定理。

zhi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dao体。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2.如何增强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趣味性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阶段,所谓“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时期,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又是小学阶段的打基础时期,该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23133段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仍未发展成熟,只对有趣和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提高低年级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势必要抓住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准备。[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讨在进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智状态,但是要注意与幼儿园教学的区分,不然一方面让教学方法显得幼稚无效,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继续沉溺于幼儿园时期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

在日常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趣味性教学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要么趣味性教学窦践度不够,要么就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走走过场,完全达不到趣味性教学的效果。其实,落实趣味性教学并不难,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只要教师善于拓宽学生视野、结合生活实际,就。

3.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辨别东南西北早晨起床面向阳,开动脑筋想一想;前是东来后是西,左是北来右是南;伸出左右两只手,东南西北记得牢;地图方位有规定,上是北来下是南;左是西来右是东,小朋友们要分清。

还有一些趣味数学小问题: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最矮。2.四个小朋友比体重。

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3.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4.给我一些比较有趣的数学小题目,适合小学二年级的

1、王老师把同学们的画排成一行展览,从左边起第8张是方方的画,从方方的画开始再往右数还有8张一共展出了多少张画?2、一本书共100页,从前面数第30页是一幅漂亮的插图,如果倒过来数这张插图是第几页?3、30个小朋友排队去参观,平均分成2队小华排在第一队,她的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几人?4、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6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是小鹿,求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二(2)班同学排成6列做早操,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都是第5个二(2)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6、小王用围棋子摆成了一个方阵不论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还是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正中心的一颗棋子都排在第4算一算,这个围棋子摆的方阵共用了多少个棋子?7、二年级团体操表演中,小红站的位置是,从前往后数她是第5个,从后往前数她是第7个,从左往右数她是第2个,从右数往左她是第4个,这个方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8。

林林今年8岁,爸爸比他大26岁,三年前,小亮比爸爸小多少岁?9、小亮的表哥今年18岁,小亮6岁。5年后,表哥比小亮大几岁?10、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5岁,哥哥21岁时,妹妹几岁?11、欢欢今年12岁,甜甜4年后的年龄和欢欢2年前的年龄相等,甜甜今年几岁?11、爸爸今年是32岁,儿子是4岁,当父子俩年龄之和是50岁时,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12、军军今年6岁,妈妈的年龄是军军的5倍,4前年妈妈比军军大多少岁?13、(1)○□□△○□□△○□□△……第22个图形是()。

(2)○◎□○◎□○◎□○……第20个图形是()。14、一串珠子,按下图这样排列,那么第32颗是什么颜色,第44颗呢?———○—○—○—●—●—○—○—○—●—●—○—○—……15、电视塔上有一串彩灯,按“红、黄、绿、白”的顺序排列起来,请你算一算,第14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27盏、第36盏彩灯又是什么颜色?16、一列数按“1,4,2,8,5,7,1,4,2,8,5,7,1,4,2,8,5,7…”排列,问第50个数字是几?第96个数字是几?17、2007年5月1日是星期三,再过20天是星期几?18、王跃老师把1~64号拼音卡片依次发给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第59号卡片应发给谁?19、运动场上有一排彩旗,共34面,按三面红旗,一面黄旗依次排列着,这些彩旗中,红旗有几面?黄旗有几面?20、甲笼里有28只兔,乙笼里有6只,怎样调整才能使两笼兔子的只数同样多?(兔子总数不变)21、有两盘桃,从第一盘里拿3个放入第二盘后,两盘桃就同样多已知第二盘原来有8个桃,第一盘原来有几个桃?22、学校有甲、乙两个鸽棚,甲鸽棚里的鸽子比乙鸽棚多21只,从甲鸽棚里捉几只鸽子放入乙鸽棚后,甲鸽棚就比乙鸽棚多3只鸽子?23二年级两个班各有48人,从二(1)班调了几个女生到二(2)班后,二(1)班就比二(2)班少了12人。

现在二(2)班有学生多少人?24、甲筐里有15个瓜,乙筐里有27个瓜,爷爷又摘回20个瓜放进这两个筐,怎样放才能使两筐瓜的个数同样多?25、小朋友做操,第一队有15个同学,从第二队调3人到第一队以后,第二队的人数比第一队少6人。第二队原来有多少人?26、一节地铁车厢里有50位乘客,到王府井站有30人下车,又上来18人,现在车上和原来比,人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个人?27、商店里每天卖出电脑10台,卖出的彩电比电脑少5台,一个星期商店卖出电脑和彩电一共多少台?28、菜场原来青菜比萝卜多7筐,现在又运来14筐萝卜和11筐青菜现在是青菜多还是萝卜多?多几筐?29、小东有12张生日贺卡,小平和小东有同样多的贺卡,小云的生日贺卡比小平少3张,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生日贺卡?30、小红到商店去买铅笔,她的钱若买3枝还剩1角;若买4枝,就差4角小红一共有多少钱?31、三棵树上共有27只鸟,从第一棵飞到第二棵2只,从第二棵飞到第三棵3只,从第三棵飞到第一棵4只,这时,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原来每棵树上各有几只鸟?32大象、老虎、猴子三只动物的年龄中,大象和老虎共125岁,大象和猴子共75岁,老虎和猴子共60岁,请你算一算,三只动物各多少岁?33、8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交点?34一张大饼,切6刀最多切成多少块?35、把100个橘子分装在6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装的桔子数都含有6。

问:应该如何装?36、1个三角形能够把一个平面分成2个部分,2个三角形最多能把平面分成()个部分。37、一个三角形,每边有5个点,三条边上至少有()点。

38、猴大哥背着一筐香蕉往山上跑,他每走5步要用3分钟,然后还要休息1分钟,走了45步,才走到山顶,一共用了()分钟。39、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40、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题,大林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41、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

"爸爸今年多少岁?42、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43、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

5.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什么有趣的课堂游戏

数学课堂游戏 1、《森林运动会》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

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

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

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

《10以内数的分与合》2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

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

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个„„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6、《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在教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中,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7、《数学乐园》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

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1)一共踢几个?(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

6.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故事

0的故事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

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

“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速算小明星"5"在数学城电子计算器展销中心,售货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型号的电子计算器,计算着各种问题。

观看的人不时发出一阵阵赞扬声,算得多快多准呀。人群中不少小学生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吵着要买电子计算器。

有了它,做起数学题该多好呀!“不!”忽然,一个身材奇特的小矮人跳上了柜台,摇着手,对小学生说:“小朋友不宜用这样的东西,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学会简便算法。有了好算法,有时候算起来比计算器还快呢。”

大家一齐把目光集中在小矮人身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号叫“半截儿”的小“5”。“什么?你能比我的计算器算得还快?”售货员奇怪地问。

小“5”说:“你不信,我们试试。”说着,小“5”对大家说:“你们随便报一个数,求这个数乘以5的积,售货员请用电子计算器也一道算,看谁快?”“好!”大家一齐喊道。

观看的人群中有人先报了个算式“246*5”。“1230”小“5”脱口而出。

“314*5、289*5……”“1570、1445……”小“5”一口气报了出来。售货员还未来得及操作完,得数就被小“5”说出来了。

“好啊!”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小“5”笑着说:“这叫做‘添零折半法’,因为5是10的一半,一个数乘以5,只要把这个数扩大10倍,再折半就行了。

比如,246*5=2460÷2=1230。”“我们再来比一比。”

售货员不服气地说。“好,我们来计算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

小“5”说。“等于3025。”

小“5”真快,一下子又报出了得数。这时候,连售货员也佩服小“5”神速的口算能力了。

小“5”说道:“任一个末位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只要把它的十位数字乘上比它大1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上25,就是结果了。例如752=5625,56就是7和8相乘的结果。

“哈哈,这样算快极了。”“半截儿,真正灵,敢同计算器比本领;方法妙,快又准,数学城里大明星。”

不知是谁编了几句顺口溜,把大家都逗乐了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

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是多少呢?高斯的故事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

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

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

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

7.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趣味数学小常识

1.数学常识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体验”、“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应用题前可布置学生做一回小小调查员,完成下列表格:品名黄瓜白菜萝卜猪肉单价(元)数量(千克)总价(元)这样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减缓他们在学习上坡度,对他们深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内容时,我用CAI课件演示李蕾同学拾金不昧的情景,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失物招领李蕾同学在校园升旗台附近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校少先队大队部 2002.3学生惊奇于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起了失物招领的事呢?我和学生通过分析、讨论A元所表示的意义,师:A元可以是1元钱吗?生1:A元可以是1元钱,表示拾到1元钱。

师:A元可以是5元钱吗?生2:可以!表示拾到5元钱。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3:还可以是85元,表示拾到85元钱。

师:A元还可以是多少钱呢?生4:还可以是0.5元,表示拾到5角钱。……师:那么A元可以是0元吗?生5:绝对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么这个失物招领启事就和大家开了一个大玩笑!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拾到多少元,而用A元表示呢?……由于学生容易认识具体、确定的对象,而用字母表示的数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因此开始学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本题中的“失物招领启事”是学生所熟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便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去。在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理解了新知,并对所学的知识更理解,掌握地更牢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相互帮助、合作的意识,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锻炼了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老师家有一间两室一厅的住房,如图:你能帮帮他算一算这两室一厅的住的面积有多大?要计算面积有多大我们先要测量哪些长度的面积?在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们计算;接下来我还让学生们回家测算一下自己家的实际居住面积。

在这样一个实际测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如,学过了100以内加减法之后,创设了“买汽车”的教学情境:微型汽车大削价,小林花去100元买了几辆汽车,他买了几辆汽车,是哪几辆?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在我的鼓励指导下,同学们用式子有序地依次表示为:(1)把100元分解为两个数的和:(2)把100元分解为3个数的和: 50+50=100 40+60=100 30+70=10020+80=100 60+20+20=10050+20+30=10040+40+20=10030+30+40=100(3)把100元分解为4个数的和(4)把100元分解为5个数的和 40+20+20+20=100 20+20+20+20+20=100 30+30+20+20=100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种图文并茂的应用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解应用题,。

2.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

数论部分:

1、没有最大的质数。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

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拓扑学部分:

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

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3.数学趣味小知识简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数学小知识数论部分:1、没有最大的质数。

欧几里得给出了优美而简单的证明。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陈景润的成果为:任何一个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不多于两个质数的乘积之和。3、费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没有整数解。

欧拉证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拓扑学部分:1、多面体点面棱的关系:定点数+面数=棱数+2,笛卡尔提出,欧拉证明,也称欧拉定理。

2、欧拉定理推论:可能只有5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六面体,正二十面体,正十二面体。3、把空间翻过来,左手系的物体就能变成右手系的,通过克莱因瓶模拟,一节很好的头脑体操,摘自:/bbs2/ThreadDetailx?id=31900。

4.急需

问:一列火车重30T,一座桥能载重20T,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这列火车是怎样顺利通过这座桥的?答:车长桥短。

有趣的数学小知识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假如你“一拃”的长度为8厘米,量一下你课桌的长为7拃,则可知课桌长为56厘米。

如果你每步长65厘米,你上学时,数一数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身高也是一把尺子。

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这棵树的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50厘米。因为每个人两臂平伸,两手指尖之间的长度和身高大约是一样的。

要是你想量树的高,影子也可以帮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树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长度就可以了。

因为树的高度=树影长*身高÷人影长。这是为什么?等你学会比例以后就明白了。

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远,可以请声音帮你量一量。声音每秒能走331米,那么你对着山喊一声,再看几秒可听到回声,用331乘听到回声的时间,再除以2就能算出来了。

学会用你身上这几把尺子,对你计算一些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会为你提供方便的。

你可要想着它呀!冬令时节,天寒地冻,小猫、小狗在睡觉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趴着身子,而是喜欢蜷缩着。那么你是否想过这是为什么呢?它与数学有联系吗?我们先来思考一道熟悉的数学问题,题目是:用12块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成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几种不同搭法?通过动手搭拼、试验,得到4种不同的搭法。

利用学过的知识,可知道这4个长方体的体积都相等,而它们的表面积分别为: 50(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38(平方厘米)、32(平方厘米),即(图4)的表面积最小。这道题表明这样一个数学规律: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小正方体之间的重合部分越多,其表面积就越小。

根据这个数学规律,我们不难悟出:小猫、小狗在冬天喜欢蜷缩着身子睡觉,正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身子相互重合部分,因此,减少暴露在外面的表面积,也就是受寒面积减少,散发的热量也会减少。小猫、小狗在冬天蜷缩着身子睡觉可以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

5.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知识

1.一个服装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2、小王有三本集邮册,全部邮票的五分之一在第一本上,N除以8(N为非零自然数)在第二本上,剩余的39张在第三本上。小王有多少张邮票?

3.小明看着自己的成绩表预测:如果下次数学考试100分,那么总平均分是91分,如果下次考80分,那么数学总平均成绩是86分,小明数学统计表是已经有几次考试?

1

设x名工人生产上衣,得

4x=7*(66-x)

则x=42

所以一天可以生产 4*42=168套服装

2

设其有x张邮票.得

x/5+N/8+39=x

化简得 4x/5-N/8=39

由题意知,N为8的陪数,又4x/5为偶数,39为奇数.则N为8的奇数陪数.设N=(2t+1)*8得4x/5-(2t+1)=39

x=(100+5t)/2

则5t为偶数,再设t=2w,得x=(100+5*2w)/2=50+5w

由此可知,共有50+5w张邮票, w为0,1,2,3,4,。

此时N=32w+8

3

设有x次考试的成绩,现在的平均分为a.则有

(xa+100)/(x+1)=91

(xa+80)/(x+1)=86

两式相减得20/(x+1)=5

则x=3 a=88

即现有3次考试的成绩

6.关于数学的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

--------------------------------------------------------------------------------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

7.数学小知识

数学小知识数学符号的起源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

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

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论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

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

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