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知识 古人姓名小常识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名字小知识,以及古人姓名小常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人的名字是立足于社会的,起名字对于家长来说都是需要十分关注的,许多家长取名字跟随潮流取一些奇葩的名字,下面看看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1

一是在生辰八字的五行补缺问题。找一位有经验的师傅,测算出五行的状态,如果有缺,则补上。无缺则用自己喜欢的风格取字,找到一些优美的辞藻,作为取字参考。

二是在好听程度上。这是要符合朗朗上口的特性,因为简单好听的名字很难找,所以家长们可以从生活中出发,比如日常经历,遇到了什么,风景或者事物,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出大体的状态,或者是人生总结,人生经验,精简得出的词汇。

三是在审美上。审美区分大众审美和个人审美,大众指的是群众看待这个名字的意见,可以在家庭里开一个小会,集思广益,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在思维散发性同理如此。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和学问,大家可以探讨一下,找到符合大家审美的好名字;而个人审美,就是比较自我的起名方式,这要看待寓意,以及好听程度,还有结合自己的三观,文化水平,综合得出的结果。

起名字,要学会灵活运用脑海的知识储备。一个个好名字,就像一个个数据,在脑海里,需要的时候,结合匹配起来就好。但是要注意词汇的简洁性质,不可过于复杂,因为复杂的名字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受。人总是会先入为主,所以要避免生僻的'汉字以及不吉利的字,否则会有负面的影响呢!

好啦,关于起名字的知识和学问如上所示,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寻找合适自己情况的方法,找到一个匹配审美以及五行补缺的好名字。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2

【起名禁忌】从阴阳角度论起名用字的六大禁忌!

阴阳学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之理。阴阳平衡则吉,阴阳失衡则凶。起名也是如此。

一、冬天出生者名字不宜太寒湿。比如雨,雪,风,露,寒,涵等;容易阴郁孤独抑郁,烂桃花多,事业婚姻皆不顺,体弱多病。

二、夏天出生者名字不宜太燥热。比如火,炎,焱,灿,烈,炽等;火气十足,性格多急躁,夫妻不和,多口舌是非,健康不好。

三、八字身旺者名字不宜太刚强。命理有太刚易折之说,个性好强,冲动,好出风头,多是非。

四、八字身弱者名字不宜太柔弱。太过柔弱畏畏缩缩,胆子小,受人欺凌,钱财不聚,男有妻难留,女易遭人抛弃。

五、女性不宜用男性化名字,但在命理经验中发现,女用男名有利有弊,有利的是事业上能力强,会有一定成就。弊的是婚姻感情多不顺。

六,男性不宜用女性化名字,一般来说弊多利少,需要配合得宜,才有才华,否则就是娘娘腔。

在起名的时候还可以根据生辰八字来定字,补齐八字五行缺失部分,促进良性磁场生成,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运养身。比如五行缺水,那么我们起名就可以定五行属水的字。比如泽、雨、润、露、霆、雪、霓、霖、雷、涛、波、洋等等,然后再搭配一个汉字起名,不过在搭配的时候我们除了要考虑字形字义之外,还得注意五行相克相生,由于水火相克,因此名字忌水火组合。

一般来说,生辰八字中所含的金、木、水、火、土的数量,某一个属性有两个相同的,就是适中的,多于两个为“旺”,少于两个为“弱”,没有的为缺。缺和弱的需要补足,过旺过强则需要抑制。

通过分析这个宝宝的八字五行:金木土木木土木水(4木, 0火, 2土, 1金, 1水),可以明显看出:五行木旺、缺火。因此可以判断出这个宝宝的八字喜“火”,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火”的字起名。

当然有的时候也不完全是八字五行缺什么就是喜什么补什么。起名字到底是用什么五行的名字来起名,最关键就是查询名字喜用神是什么,看同类得分和异类得分的强弱差别。然后根据八字喜用神来进行最终的五行起名。

关于起名字的知识有哪些3

民间起名的10大禁忌

1、忌生冷字

如果起名字的时候,使用一些生僻的字,一般人看了都不认识,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会影响社会交际。

2、忌多音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多都是多音字,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如果起名字,就尽量避免使用多音字,因为在社会交际时会造成很多麻烦。

3、忌祖先的名字

我们汉族的民间传统,都是讲究辈分的,每一个辈分都会共用一个字,大家一看名字,就知道你是什么辈分了。如果打乱辈分的排序,直接起个祖先或者长辈的名字,让人都分不清你到底是爷爷辈还是孙子辈,那就是对祖先和长辈的不敬,很难让人接受了。

4、忌古圣先贤的名字

古圣先贤的名字,广为人知,早已深入人心,如果你非要起个同样的名字,别人叫起来,就会感觉很不舒服。比如你姓范,就起名范仲淹;姓曾,就起名曾国藩,这显然令人很难接受。

5、忌读起来“绕口”的字

有一些名字的读起来很费劲,搞不好就会读错、听错,让人产生误会。就是因为用的字太拗口了,几乎成了“绕口令”,比如吕卢永、胡楚父、周啸潮、沈既济等等。

6、忌谐音读起来不雅的字

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起来很高雅,但读起来的时候,却会与另外一些不雅或者含有贬义的字,发音相同或者相似,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嘲讽和戏谑。比如陶华韵(桃花运)、白研良(白眼狼)、沈景柄(神经病)、王建人(贱人)、胡礼经(狐狸精)等等。

7、忌过于时髦的字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起名字不要用一些当下比较时髦的字眼,这样会让人感觉家长的文化素质低,简直是俗不可耐,并且这样的名字很容易重复。

8、忌过于夸赞的字

一个名字是不是好听,不在于用词是多么华美、多么亮眼,而是在于用词是否得当,是否恰到好处。比如给男孩子起名,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些过于生猛的字,如猛、刚、强、豪、闯等等;给女孩子起名,很多人总是喜欢用春兰、秋菊、娟、艳、红、丽、美、柔等这样的词,让人感觉很俗。

9、忌大姓取简单的名字

现在很多人喜欢起单字的名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出现大量重名的现象。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很多大姓的重名本来就已经很多,如果再取单字名,就更容易重复了。

10、忌人体-器官入名

在我们中国民间,一般不会起一个人体-器官的名字,但历史上也有例外。比如战国时期楚怀王名叫熊心、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叫重耳,不过这些都是特殊情况,这些人体-器官的字是与其他字相配合,而另有新意的。

古人姓名小常识

1.姓名字号的古代文化常识

1、古人的名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取相同的名字,特别是长辈,如果有相同的字眼就一定要避讳,将这个字给改掉,不然就是对长辈的不尊敬。直系的祖先其实也算在这个范畴里面,如果名字里面有相同的字也要避讳改掉。

尊者值得是尊贵的人,一般是指自己的上级和皇帝,名字当中不得带他们名字中的字,如果有就要避讳,将自己的名字改掉,不然容易被穿小鞋,甚至有杀身之祸。

2、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

3、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扩展资料: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表字

百度百科-号

2.古人起名都有哪些习俗

姓名学是中国的国粹,渊源于中国古代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

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也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

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因此,取名之事实乃人生之大事,轻视不得。

所以,在民间流传着多种多样的关于取名的传统习俗。主要的取名习俗有以下几种: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丼取名。

如春花、夏雨、兰贞、雪梅等,常见于女性。地名法:比如沈申(上海)、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等。

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主要是以纪念为主。盼子法:父母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便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一些谐音字,如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等。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流行于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五行法:根据五行缺行取名。旧时民间取名,要请算命卜卦者推算小孩的“五行”和“八字”。

假如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会命运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名字的由来: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3.古人对姓名字号运用有什么讲究

过去,孩子入学启蒙时,都会起一个正式名字,即所谓“学名”。

名字,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词儿,一个意思。但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名就是名,字就是字。有“名”还得有“字”,是古代有身份者的“标配”。

那么,古人是如何起名字的?古人在起名时又是如何选“字”的?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左传》记载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古人怎么想到起名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古代一般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由父亲取名,此即《仪礼·丧服》中所谓“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至于取“字”,则在20岁行成人礼(冠礼)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就不这么讲究了,有时候先起个“小名”或是“奶名”,六七岁入学起蒙时才取正式名字。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上古时期比较简单,如殷王固定用天干入名。

到先秦时期,起名的讲究开始多了起来。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繻曾提出取名选字“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那时桓公的太子出生,便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遂说了这番话。申繻的具体解释是:“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在具体选字时,申繻强调要“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

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特别,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故取名“丘”。而孔子有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他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依“取于物为假”之原则。

申繻的取名原则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起名风俗,其核心是“避讳”。中国封建时代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最早正是始于先秦。

汉代取名流行用“单字”《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二名非礼也”与先秦相比,汉代的取名风尚又有了不小的变化。尊老、称谓、身份、德行一类敬谦美辞成为***取字时的首选,在先秦人常用的伯、仲、叔、季四字基础上,又增加了元、长、次、幼、少、公、翁、君、臣、侯、宾、士、民、郎等字。

如《盐铁论》执笔人桓宽,字“次公”;汉武帝时位列九卿的朱买臣,字“翁子”。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取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

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的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的是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的考虑,也除去“陵”字改成了单字“弗”。取单字名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

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也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时期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王莽篡汉建新后,视单字名为古礼。

在王莽“崇古”的影响下,取单字名进一步流行。为何汉代喜欢单字名?《春秋公羊传·哀公十三年》有这样一种说法:“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

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晋大夫魏曼多帅军队进攻卫国,人们不叫他全名,而称“魏多”,是讽刺他取双字名,认为双字名不合礼数。

就“二名非礼”说,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考证,《春秋公羊传》中错误地理解了“二名”的意思,应是一人有两名不合礼数,而非取二字名。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青睐“之”字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叫斐松之北魏着名道士取名寇谦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取二字名风气逐渐抬头,取名出现两大特点,一是助词“之”受宠,名字带“之”成时尚;二是父子、长幼之间用字不再避讳,名字中出现同字现象。

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的名字中都有“之”字。当时,“之”字特别受青睐,地位高者或权力大者,名字里往往都带“之”字,如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宋人斐松之、北魏着名道士寇谦之。

当时皇族对“之”字也情有独钟,如晋宣帝的弟弟、安平献王叫司马孚之,儿子、汝南王叫司马亮之,后代还有司马景之、司马昙之……“之”字入名,在魏晋时期还是一种是否入教的标志。如何辨别入教者和非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区别就在一个“之”字。

后来“五斗米道”首领之一的孙恩作乱,许多名中含“之”的人士受到牵连,不少人被杀,便证明了这一推断。当然,唐宋以后人名中再用“之”字则与宗教无关,纯属于一种喜好。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取名字时仅次于“之”字的,还有一个“僧”字。如南朝梁有一名将领叫王僧辩,梁武帝的医师叫姚僧垣……宋代出现“五行”“八字”配合起名朱元璋嫡孙惠帝命里缺“火”取名朱允炆到唐宋时期,予、臣、汝、友一类称谓字以及可、如、斯、也等一类语助字,开始受到青睐。

宋人取名还出现一种复古倾向。汉代的尊老字,如“老、叟、翁”等常入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

在宋代及以后,取名时人为设置的限制明显多了起来。除了考虑传统的避讳,取名时还要讲阴阳五行、生辰八。

4..中国古代姓名知多少:尽你所能说说中国古代姓名方面的相关知识急

中国古代的“长孙”、“耶律”、“完颜”等双字姓为什么现在消失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统汉、满、蒙、回、藏等56个民族。

汉族外仅占人口总数约6.7%的少数民族,却拥有国土面积的50%到60%。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事实上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冲突与交融的历史。

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内涵,也使各自的人名系统形成了种种差异。但是,正如人不可能足不出户一样,文化也需要走出民族范围,汲取他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物质精髓,在与他文化的交流中,通过继承、扬弃、同化、异化来丰富自身的肌肤。

人名作为文化的使者,忠实地记载着这种民族间的演化和发展。下面让我们从人名这种精神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演变中窥探文化嬗变的行为轨迹。

史学家钱穆先生曾将中国文化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从上古建于先秦、自秦汉迄于南北朝、自隋唐迄于元末、自满人入关至于现代。本文籍钱先生的分类,将姓名的民族融合与冲突分为四个时期述之。

上古时代始于炎皇尧、舜,当时的华夏民族即以汉族为主,四周的蛮、夷、戎、狄诸民族罕迹中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多为汉族内江,异族极少染指,到了秦时,东夷之一的赢姓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径,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复,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秦朝的大一统涵包了华夏、东夷、荆蛮、百越、三苗五个族系,出现了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秦立国时短,但其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文化上的各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却规范了中国此后两千年封建制度,秦后的汉朝,疆域十分辽阔,东至朝鲜,西越新疆,北达蒙古,南抵越南。

随着疆界的扩展,战马铁甲的威慑,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日渐加剧,少数民族的人名系统爱汉族影响的现象和愈来愈明显,如西汉汉武帝时,有一个叫金日磾的大臣,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因休屠王用金人祭天有功,故武帝赐日磾姓金,金的子孙七代高官显宦,所谓“金张籍旧业,七世珥汉貂”是也。西汉皇帝时匈奴呼韩单于附汉末朝,至汉末之国时,附汉的匈奴人同***杂处,同化,都弃本姓而改姓汉姓,如刘、卜、乔、康、竺、支等姓、均源自少数民族。

这些异族人的姓、名在形式与内涵上与汉族姓名已无根本区别,表明此时即被同化。魏晋南北朝之三百年,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兴衰起迭,其中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常能同化与之接触的异族文化。

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就曾下令鲜卑人改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原因是:“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于是“诸候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如达奚氏改为奚氏,贺类氏改为贺氏,独弧氏改为刘氏,步六孤为陆氏,一共将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其它民族受“皇族”影响,并纷纷将复姓改为汉族的单姓,如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

在姓氏的汉化同时,执政的少数民族还沿袭了魏晋***所重的“九品中正制”,把改过的姓氏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象元、长孙、宇文、于、陆等是为甲姓,“举秀才、册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不仅如此,少数民族还在人名的其它文化内涵上套用***的礼制,如孝文帝就曾明令同姓禁婚:“自今悉禁绝之,有犯不以道论。”

如同事物的发展曲折反复一样,人名的冲突和融合也是跌宕起伏的,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欲从政治到文化上推销鲜卑统治,便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以期异化汉文化。如李弼赐姓徒河,杨忠赐姓普六如,李花赐姓大野等。

毕竟鲜卑文化功底不深,虽有政治强权撑腰,终究斗不过汉文化,在***甚至大部分鲜卑人的喝倒彩声中,到杨坚任北魏宰相时,恢复鲜卑姓的诸公又都改了汉姓,如此一起一伏,正是姓名民族冲突和融合的精彩表现。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国势之盛,旷古无两。”

“唐威令所行,东踪辽海,北跨大碛,西被达曷水,南极天竺,暨海洋洲中诸小国。”异族外邦争相来朝。

此时姓名民族融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清一色的外族姓名汉化。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本鲜卑人,安禄山之父为胡人,母亲为突厥人,史思明亦是胡人,他们的名姓已同***无异。

类似的人名还有史大奈,李光弼、裴玢等。皇帝的赐姓也基本上为国姓“李”。

如鲜卑人拓跋赤辞、契丹首领库克,大帅达年嘉哩均被赐姓“李”。受其影响,唐后五代十国中的少数民族国君,均将姓名顺遂汉化,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皆是少数民族人氏,单从姓名上已不见其“祖籍”了。

唐以后,受宋文化影响,金、辽各异族所建诸国也未逃过被同化,溶解的命运。金代为女真族所建,国民久慕汉文化之博大深奥,屡作一同之思,为预防女真文明“脱化变质”,颇有先见之明的金初诸君世宗、章宗等,上任伊始,便明令,“禁止女真人得译为汉姓。”

“犯者抵罪”。但在汉文。

5.古人的名字

说说古人的名·字·号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除了名、字,有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2643832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

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

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

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⒈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

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

⒉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⒊以室名、斋名、轩名、堂名为号的。如王夫之号姜斋取自他的室名;辛弃疾的号稼轩也是取自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

⒋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被称为大、小谢。

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⒌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

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⒍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

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

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文人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

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

古人的姓名、字、号的知识

汉民族自古不仅崇拜姓氏,而且非常尊重个人的名字。姓氏和名字的区别在于:姓氏是宗族的共称,名字则是个人的特称。然而。名字作为个人的特称,它与每个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个人的荣誉、成功、人格、品性等都与自己的名字联系在起。所以人们非常重视命名。为了给人命名的慎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左传桓公六年传》记载: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名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甚至把人的命名作为礼的一部分。古人把为子孙取名视为重要的事情,非常讲究。人们认为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重千金,似乎名字将决定子孙一生的前途命运。古人重名不重利,所以自古们都珍惜自己的名字和声誉,并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名字。所谓名垂千古、万古流芳青史留名等古训,都是为激励人们珍视自己的名字。而臭名昭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名落孙山等成语,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玷污自己的名字。

人的名称通常包括:小名、名、字、号。古代人可拥有这四种名字,这四种名字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小名,即乳名,指婴儿时取的名字,如曹操的小名阿瞒,刘禅的小名阿斗,陶渊明的小名为溪狗等。

名是个人的正式名字,又称大名、学名,以区别小名,所谓尊姓大名,便是询问别人的正式的名字。

汉族人的命名传统是既有名,又要有字。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在古代却是两个词,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儿。在古代,人先有名,后有字,名和字有一定的意义关系。《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髻而字。这是说,按周代礼制,男子到20岁时结发加冠(帽),才能取字;女子到15岁结发加髻方能取字。所以字是男女成年后加取的名。用字表示成人受到的尊重。《曲礼》还说:冠而字,敬其名也。意思是男女到成年人时取字后,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其字,以示尊重。古代对成年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古人名与字常并举,记载人名字时往往先写名后写字,如《史记》:项籍,字羽,下相人也。

古代一个人除了名、字之外,有的还有号,又叫别号.这是名字之外的别称或自称。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常有取号的习惯,尤其是文人隐士,更喜欢取号。取号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或志趣而定,以示风雅。例如: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隐居卧龙岗而取号)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在古代,一个人除了小名、大名、字、号之外,还有笔名、艺名、化名、法名等。号又有官号、地望号、尊号、外号、道号、堂号、室号、雅号、绰号、谥号、年号、庙号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