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住中原之后为什么不灭亡(清朝入住中原之后为什么要灭亡)

总的来说,满清政府禁止汉人去东北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清朝为了保护龙脉,确保满人的统治地位不被汉人动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汉人勾结外族入侵,从而威胁满清政权的稳定。

此外,满清政府还需要在外部国际压力下维护领土完整和安全。康熙年间,沙俄对满清领土的渗透和威胁与日俱增,所以禁止汉人进入东北也是为了防止沙俄与汉人勾结反清。

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满清政府禁止汉人进入东北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对东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东北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前是一片不毛之地,急需开发。当时中国东北的辽阔疆域,包括现在的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和西伯利亚,都是几百万平方公里。清朝建立之初,女真就是依靠这片广袤的土地崛起的。1644年满清贵族入关,他们没有把握统治全国。尤其是南方,有南明政权,各地都在积极抵抗。所以当时顺治皇帝经常对下属说,如果清朝统治中国失败了,还是要回去的。就像元朝一样,会再次回到东北,继续在北方称王称帝。

满清政府充分接受了蒙古人的经验教训。元顺帝之所以能够毫发无损的逃脱,继续回到蒙古草原,继续当元朝的皇帝,主要是因为元朝禁止汉人开发北方的蒙古草原。所以蒙古人回北方还是可以当皇帝的。满清政府给自己留了后路。一旦遇到汉人的强烈反抗,随时可以回到东北老家,继续做北方的主人。为此,满清政府在东北建立了柳条边关,阻止汉人闯入东北。其实柳条边框就相当于现在的隔离墙,由土墙和柳树组成。与满清边防军一起,形成了汉人进入东北的铜墙铁壁。这样,没有汉人进入的东北,依然是满人的天下。

清朝建立并控制中原后,对东北开发和汉人迁徙持极其谨慎的态度。原因是当时东北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满清政府充分接受了蒙古人的历史教训。全国统一后,满清政府对汉族在东北的发展一直持禁止态度,这背后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战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