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汕头或澄海的历史变迁的资料!!!!!


详细一点的,越多越好!!!
现澄海已经属于汕头的一个区,澄海区。现在是全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地基。

远古时代,澄海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大海之中,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后来才逐渐冲积浮聚成陆。现澄海地域在夏、商、周时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晋时属东官郡海阳县。隋、唐时属潮州辖下的义安县(海阳县),宋元丰五年(1082年)澄地分属海阳、揭阳两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现澄地分属于潮州府辖下的海阳、揭阳和饶平3县。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鮀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县名取“澄靖海氛”之意,隶属潮州府。治所设于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市区)。

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施行靖边海禁政策,撤销澄海县建制,全县人民全部内迁。至康熙八年,恢复澄海县建制,仍属潮洲府管辖。

1949年10月24日澄海解放,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

195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建制,县地并入汕头市郊。同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澄海县建制。

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设立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

200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澄海撤市设区,成为汕头市辖区。

澄海区共分为8个镇和市区三个街道,辖180个居委会(村委会)。另有莱芫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澄海区地处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韩江出海口,位于东经116度41分 --116度54分,北纬23度21分--23度38分之间。东南濒临南海,西北与潮州交界,西南毗邻汕头市区,东北连接饶平县,东与南澳岛隔海相望。距广州市480公里,距台湾180海里,距香港172海里。全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一山一水八分地”之称。全区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22平方公里,约占80%;丘陵坡地42平方公里,约占10%;水域面积占9.6%。山丘主要有莲花山、南峙山、虎丘山、西陵山等,其中莲花山主峰海拔562米,为全区最高峰。国道324线自西向东贯穿全境;韩江四条支流东里河、莲阳河、外砂河和新津河自北往南呈扇形流经全区,注入南海。海岸线长达66.9公里,浅海滩涂总面积为121.33平方公里唯余尺,可供开发利用面积100.53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很丰富。

澄海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面因凤凰山、莲花山作天然屏障,冬季干冷气流南侵强度弱;面临南海,境内水域面积宽广,夏季受热带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其四季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雨热同季,酷热期短,雨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无霜期长,四季不甚分明。

澄海区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17.7小时,毁世日照百分率达51%;年平均气温21.2℃;全年无霜期362天;年平均降雨量1443.7毫米,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全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台风、“龙舟水”、春旱秋旱等。

澄海区林业用地绿化率达87.1%,农田林网化和沿海防护林绿化率达分别为93.3%和98.3%,公路绿化率达91%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2.3%,森林覆盖率达14.8%。经省验收,澄海指高达到绿化的标准。

澄海的土壤分布于赤红壤地带,耕地土壤肥力属中等,但地势平坦连片方格化,水稻土占八成,成熟化程度高,而且排灌十分方便,可以水旱轮作,生产潜力大。

澄海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区)份。全区总人口71万人,总面积345.2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约2056人。

澄海文化基础较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累计为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15243名学生。现全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1万名。

澄海区15-64岁的人口为56万多人,占总人口66%。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构成年轻,文化素质较好,因而劳动力素质较好。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不断发展,澄海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现在,常年外来人口保持在6万人以上。
“磨剪刀”,“补雨伞”,“箍桶哟”……曾几何时,这些在老城旧街响起的吆喝声,伴随着一代代人走过物质贫乏的岁月。这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行当,记述了城市的昨天,也是记忆的载体和情感的积淀。

随着五花八门新行业的兴盛和人们生活日益宽裕,昔日的吆喝声已渐蚂兆清渐远离了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圈乃至消失。然而,无数个关于老行当吆喝声的记忆碎片,仍然残留在不少人心灵深处,勾起人们对过去生活悠远的遐想。

昔日吆喝声今成记忆

提起磨剪刀、箍桶、补锅这些老行当,居住老市区20多年、如今搬迁到东区世贸花园的王老伯心头别有一番滋味,“以前住在老市区杉排路附近,里弄小巷中经常会传来一声声悠长的‘磨剪刀、补雨遮’吆喝声,那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将家里的剪刀、雨伞之类拿出来给师傅们修理。”王老伯余味无穷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剪刀、菜刀旧了就丢掉换新的。昔日那些亲切的吆喝声,成为我们这些老人弥足珍贵的记忆。”

家住市区公信路的林姨也感慨地说,她很怀念以前老市区一个补雨伞的揭阳师傅,家里的雨伞坏了,经师傅一修,使用很久都没问题。林姨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的老市区,补雨伞师傅或游街串巷吆喝“补雨伞、补雨遮”,或聚集在福合埕与国平路之间的“雨伞街”,等待市民送旧伞前来修理,他们既迎合居家的需要又收费合理,市民都普遍对之有好感。

“老行当”面临“断流”

昨天上午,经多番打探,记者在市区华山路找到从事磨剪刀30多年的师傅——揭阳闷前人吴伯。从在老市区走街串户磨剪刀到如今拥有一家固定的剪刀专卖店猜罩,数十年光景,吴伯和剪刀结上不解之缘。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吴伯渐渐疏远了磨刀老本行,但上门请他磨刀的客户还是络绎不绝。

从1971年在海南岛东方县某橡胶场当一名割胶工人起,吴伯就开始与磨刀作业结缘。因为平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刀具,吴伯经常要磨刀,慢慢地也就摸索出一套磨刀的手艺。在随后回到市区的日子里,吴伯选择了磨剪刀为职业。谈起走街串户吆喝生意的往事,吴伯感慨地告诉记者,“那时候,磨剪刀这活真不好赚啊!”

吴伯介绍,刚开始的时候,他在老市区磨一把剪刀的工费只有几毛钱左右,而且餐风露宿非常辛苦,他布满老茧的双手被刀刃划破也是常有的事。

吴伯告诉记者,除了手艺好,磨剪刀的工具磨刀石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好的磨刀石,再好的手艺也难以磨出好刃来。吴伯一直使用进口的磨刀石,但市面上这种磨刀石已很难买到,年事已高的吴伯磨刀手艺因此面临“断流”。“我现在库存的磨刀石只能维持2年左右了!”吴伯称,只要找到好的“磨刀石”,肯定会有后来人接承他这门手艺的。

吆喝声折射时代变迁

“旧电器、旧电脑来卖——”历史年轮弹指一挥间,街头行当吆喝声也“与时俱进”在变化更替着。当昔日街头巷尾的老行当吆喝声渐渐远去,人们听到看到的是,在五花八门的吆喝声中,一件件家用旧电器被当作废品丢进收购车中。这是人们生活日益富裕起来的最好体现,也折射出在数字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传统制造技术、以手工为基础的操作模式渐渐衰退
这里有你想要的
http://post.baidu.com/f?kz=83350269

http://bbs.hepan.net.cn/dispbbs.asp?boardID=83&ID=340464&page=2

http://www.chxw.net/

http://www.ydtz.com/
  汕头历史轨迹
  汕头古时为滨海冲积地区,海水的冲击带来了植被庄稼所需的丰富的营养,于是在宋朝时期这里就形成了村落,属揭阳县;元代时期,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村落,古称厦岭;明初在此设有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遂属澄海。由于汕头地区沙脊向海伸延,百姓多设栅捕鱼,故又称做沙汕;到了康熙年间,建立了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就被简称为了汕头;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汕头就开始对外开市,成为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
  1921年时,汕头成立了市政府,与澄海分治;1930年被准予设市,隶属于广东省政府。建国以后,汕头逐步走上了对外开放城市的盯锋道路,从此汕头迈入了新的阶段。

  历史沿革
  汕头,最初是一个渔村。宋朝时,汕头是揭阳县鸵江都的一个渔村。元代的时候,这里被称为「厦岭」。1563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汕头成为潮州府澄海县的一部分。1574年(明神宗万历二年),汕头被称为「沙汕坪」。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这里筑炮台,此地改称「沙汕头」(沙汕头炮台),雍正、乾隆期间,逐渐被简称为「汕头」。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妈屿岛设立「常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於潮州城区民众的强烈反抗,使得外国人主动放弃在潮州城区贸易,改而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汕头进行贸易。咸丰十年,应西方列强要求,汕头正式对外开市。自此,汕头开始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安全的环境,逐渐超越了潮州城区,成为了粤东的经济中心。

  1921年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但仍隶属潮循道管理。1958年,设立汕头专区,潮汕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向汕头转移。1981年,设立汕头经济特区。1991年,重新调整行政区域,潮汕地区分为三个市,汕头市成为其中的一个市。

  澄海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汕头市东南面。

  澄海过去是一处“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隅。汉代属揭阳县域,晋以后属海阳县域,宋元至明初分别为海阳、揭阳、饶平之邑。

  明朝中期,倭寇窜扰,滨海一带居民人心惶惶。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为抗御倭寇袭扰,析海阳县上外、中外、下外3个都,揭阳县蓬州、鳄浦、蛇江3个都,饶平县苏湾都设置澄海县,取意“澄清海氛”或“海宇澄清”,以安定人心。这就是“澄海”的得名由来。
  远古时代,澄海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大海之中,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后来才逐渐冲积浮聚成陆。现澄海地域在夏、商、周时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晋时属东官郡海阳县。隋、唐时属潮州辖下的义安县(海阳县),宋元丰五年(1082年)澄地分属海阳、揭阳两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现澄地分属于潮州府辖下的海阳、揭阳和饶平3县。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鮀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隶属潮州府。治所设于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市区)。

  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施行靖边海禁政策,撤销澄海县建制,全县人民全部内迁。至康熙八年,恢复澄海县建制,仍属潮洲府管辖。

  澄海置县始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澄海县明、清隶属于潮州府,民国时期隶属于潮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隶属于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区专员公署、粤东行署、汕头专员公署、汕头专区革命委员会、汕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澄海成为汕头市市辖县。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澄海市由汕头市代管。200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澄海撤市设区,成为汕头市辖区。

  澄海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的韩江下游三角洲,东南临南海,西南紧邻汕头特区,西北接潮州市,东北接饶平,南与南澳隔海相望,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

  澄海区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宜人昌纯,酷热期短,无霜期长,四季不甚分明。

  澄海,人杰地灵,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区境位于粤东韩江下游出海口,水网密布,海河堤线长,历史上春旱、夏涝、秋潮、冬涸,自然灾害较多。全市总面积402.5平方公里。总人口 69.79万(2000年末户籍人口),人稠地狭,人口密度居全国各建制县(改区前)之冠。旅居海外华侨众多,是个著名侨乡。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全面实行改革耐则咐开放、调整结构之后,澄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后,澄海历任党政领导及农林水部门,十分注意农田基本建设,实施治水改土,修建“六桥二堤”,从根本上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抗灾能力,1991年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澄海通国精耕细作,科学种田,增加农业投入,终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后获得全国第一个“粮食千斤县”和全国第一个“吨谷县”的光荣称号。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澄海工业生产(含乡镇工业企业)有了长足发展,产值倍增,“三大产业”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57.6:29.6:12.8,到2000年成为18.4:48.4:33.2。因此,澄海置县后国民经济长期经历“耕三渔七”、“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格局,已成为历史时代的轨迹。工业、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飞快发展。包括收入、消费、居住、储蓄等方面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区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由1995年的48.2%降到2000年的44.85%。商业贸易呈现购销两旺;外经贸进出口总额、合同及实际利用外资款额不段增长。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旅游事业日新月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