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邛崃回龙镇的介绍。


人口、面积、经济、等各方面的介绍。要祥细哦!
  回龙镇,据历史考证,古名“蒲口顿”,梁末武陵王肖记(公元555-557年)废临邛郡为州,州治设依政县,于此处设镇。因蒲江河与邛崃南河流经交汇于此,河道曲折,一条河水猛涨,一条河水则倒流,其状如龙,故而得名“回龙”。

  回龙镇地处邛崃东南,距邛崃市区30公里,距成都50公里,距彭山青龙场火车货运站20公里。毗邻新津县永兴镇,彭山县保胜乡,岐山乡,眉山市郑军(海珠)乡,蒲江县五星镇及本市牟礼镇。最高海拔617米,最低海拔455米,年均温16.5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6540户,总人口21138人。幅员面积46.51平方公里,南为丘陵,北为平坝,丘陵35平方公里,平坝11.51平方公里,有耕地:田16000亩,地2800亩。退耕还林面积5500亩,退一还二1000亩,果树3500亩。年产水稻7000吨,油菜籽850吨,柑桔2500吨,慈竹800吨, 出栏肥猪100000头,和衫孙商品鸡、鹅、鸭、兔30万只,牛、羊出栏3000头,淡水鱼50万公斤,蚕茧400担;页岩、河沙、天燃气资源丰富,现建有年产页岩多孔机制砖7000万块以上的砖厂7个,页岩采矿企业2个,机械采沙场队5个;“平籍天燃塌袭气”管线安装工程途经本镇,留有阀室。主要交通有“成雅高速公路”、“成(都)新(津)蒲(江)大件公路”、“邛唤链(崃)彭(山)公路”纵横全镇。常年不停电,水资源充足;集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五县(市)”边界商贸交易的中心。集镇幅员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7条主街道,建有社区文化广场1座,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卫生院2个、集镇中心有一座清道光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戏台—万年台。集镇人口2500人,1999年列为四川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被邛崃市委、市政府列为7个区域中心镇之一。
回龙镇的资料如下
据历史考证,古名“蒲口顿”,梁末武陵王肖记(公元555-557年)废临邛郡为州,州治设依政县,于此处设镇。因蒲江河与邛崃南河流经交汇于此,河道曲折,一条河水猛涨,一条河水则倒流,其状如龙,故而得名“回龙”。

回龙镇地处邛崃东南,距邛崃市区30公里,距成都50公里,距彭山青龙场火车货运站20公里。毗邻新津县永兴镇,彭山县保胜乡,岐山乡,眉山市郑军(海珠)乡,蒲江县五星镇及本市牟礼镇。
最高海拔617米,最低海拔455米,年均温16.5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6540户,总人口21138人。
幅员面积46.51平方公里,南为丘陵,北为平坝,丘陵35平方公里,平坝11.51平方公里,有耕地:田16000亩,地2800亩。退耕还林面积5500亩,退一还二1000亩,果树3500亩。
年产水稻7000吨,油菜籽850吨,柑桔2500吨,慈竹800吨, 出栏肥猪100000头,商品鸡、鹅、鸭、兔30万只,牛、羊出栏3000头,淡水鱼50万公斤,蚕茧400担;
页岩、河沙、天燃气资源丰富,现建有年产页岩多孔机制砖7000万块以上的砖厂7个,页岩采矿企业2个,机械采沙场队5个;“平籍天燃气”管线安装工程途经本镇,留有阀室。
主要交通有“成雅高速公路”、“成(都)新(津)蒲(江)大件公路”、“邛(崃)彭(山)公路”纵横全镇。常年不停电,水资源充足;集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五县(市)”边界商贸交易的中心。
集镇幅员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7条主街道,建有社区文化广场1座,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卫生院2个、集镇中心有一座清道光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戏台—万年台。
集镇人口2500人,1999年列为四川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被邛崃市委、市政府列为7个区域中心镇之一。
回龙镇出产的蔬菜回龙镇位于龙川县的中部,东经约115°31',北纬约24°22'。东北面与兴宁相连,南接田心镇,西邻赤光、新田镇,全镇人口29760人,均为汉族。总面积84.5平方公里。

镇内境地山峦起伏,西北高,中间低,向东南倾斜。最高山峰是位于北部的罗丰村与新田镇交界处的阿髻寨,海拔709米,其次是禾稿嶂699米,旗山嶂653米。水流向除上蓝、吉仙两自然村流入东江河外,其余均流入韩江,属韩江水系发源地之一。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境内土壤多以赤红壤、侵蚀红壤、黄泥骨粘土田等类型,农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大豆、木薯、蕃薯、瓜类蔬菜.山地种值油茶、毛竹、松、杉木类。
回龙镇-历史编辑本段

回龙镇回龙历史悠久。早在宋朝时期,回龙骆岐图隶属龙川新义都。清朝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龙川县划分48约(堡)时,回龙隶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龙川县,设立宁仁都大和甲罗口约,广信都新义甲骆歧约。

民国元年(1912年),罗口约属第四警察区(铁场),骆歧约属第五警察区(赤光)。民国十七年(1928年),罗口约、骆歧约分别属第四、第五保卫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为罗口乡、骆歧乡、属第五自治区(赤光)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罗口乡、骆歧乡归属第四联乡办事处(黎咀)。同年九月,骆歧乡并入蓝歧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罗口乡、蓝歧乡归属龙川第二区(铁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罗口乡、蓝歧乡属第四区署(黎咀)直至1949年解放。

1951年,回龙属龙川第九区(赤光)所辖,设东北、罗口、万光、骆田、罗西五个乡。1957年设立回龙乡人民政府,属县直辖,1958年划入赤光公社。

1962年,成立回龙公社,1984年设立回龙区公所,1987年设立回龙镇人民政府。回龙因驻地“回龙寺”而得名。回龙寺在旧时境内甚多寺观庙宇中闻名遐迩。回龙墟于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开辟,亦在旧时境内众时墟场中唯一得以发展成信渣为集贸市场的。回龙墟现为回龙镇政治、文化、经济、商贸、交通的中心。
回龙镇-经济编辑本段
农业生产斗坦伍

回龙人民历来以农为本。在农业生产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挖沟改土、平整土地空或、兴修水利,坚持科技兴农,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4年底,农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

工业发展

工业生产发展。引进了联丰针织厂、中泰毛织厂。镇内办起了三个小水电站,装机容量360千瓦。1990年与田心变电站联网,全镇村村通了电,电器产品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回龙镇-设施编辑本段
通往回龙镇的公路交通运输

解放后开辟了回龙至赤光连接老隆的公路干线,并可向南直达兴宁。2003年至2004年,境内公路——大利线实行改造,为省道二级水泥公路。现交通便利,往来车辆络绎不绝。镇内通往乡村的回龙至上蓝、回龙至罗丰、回龙至万塘、回龙至骆歧公路等也已逐步进行硬底化建设。

文化教育卫生

在文化方面,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1990年1月办起接收中央电视台的转播塔,1995年4月办起12套节目的有线电视转播台,2004年与县有线电视兴光联网,接收35套电视节目。在教育方面,全镇村村办起了小学,设有2间初级中学。12所完全小学。各学校教学用房已全部用上楼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环境舒畅、书声琅琅。有在校中小学生5500多人。卫生方面,镇建立了一间卫生院,建立健全了医疗网络、保健机构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

金融通信

镇内设有一所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解放初期成立至今,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镇人民经济工作和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金融机构。电信方面,从1962年设立邮电所至今,回龙通信业发展迅猛。1994年12月17日回龙邮电程控电话正式开通,目前,全镇程控电话遍及全镇各个村庄,装机达3300多户。移动通信、联通通信等移动网络覆盖全镇。村村通邮路,大大地方便了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彻底消除了消息闭塞、信息不灵的落后状况,为回龙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