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县抗战人物(定州抗战英雄故事)

关于【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记忆中的定州】甄凤山:“李向阳”是咱定州人2、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1、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记忆中的定州】甄凤山:“李向阳”是咱定州人

21-05-09 12:30:01|3483

视频加载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平原游击队》上演后引起轰动,男主角李向阳成了家喻户晓的银幕英雄人物。鲜有人知,“双枪李向阳”的原型,就是河北定县(今定州市)的甄凤山。

甄凤山。资料图

甄凤山1903年出生于定县南城区东朱谷村,乳名“白旦”。他家贫幼年丧母,五弟、六弟和小妹相继冻饿夭亡,自幼以当长工为生。1928年“闯关东”后去黑龙江做杂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于次年返乡。

1933年8月24日夜里,军警包围了甄家,甄凤山藏在水缸中躲过一劫,然而他的父亲却惨遭毒打不幸死去。为了避免甄凤山惨遭敌人毒手,党组织安排他远离家乡,到了绥远、归化一带。

“七.七”事变爆发后,甄凤山回到家乡,组织青年偷运火车站汽油,后买枪支、弹药,在村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武装抗日斗争。他不畏险阻,率领部队与日伪军浴血斗争。

“在俺们这一带,大伙都知道‘大老甄’,他可有名咧!”东朱谷村86岁村民甄中山口中的“大老甄”就是甄凤山。据他介绍,因为他身材高大魁梧,所以大伙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老甄”。

东朱谷村86岁村民甄中山向记者讲述甄凤山事迹。记者 赵绅光 摄

甄中山告诉记者,甄凤山是定州一名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他的事迹在定州广为流传。“我们小时候上学那会,大老甄的事迹都编印成书,老师们在课堂讲的得有声有色,学生们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定县人民政府为记录甄凤山的革命事迹,专门派党史工作人员去记录甄凤山口述的历史,并编辑成了《甄凤山口述》的册子,通过查阅册子的内容,人们有幸了解更多甄凤山的事迹。

口述册子记载:一天清早,甄凤山在路上遇见县城职业学校的教员孙志远。甄凤山急切地请教孙志远对东北局势的看法。他问:“孙先生,您是个读书识字的人,经得多,见识广。我们抗日救国,人人战斗都很勇敢,为啥失败了呢?”

孙教员说,光有爱国热情和枪杆子还不行,还要有党的领导,没有正确的策略,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孤军奋战硬碰硬,最后也会失败。在孙志远的影响和介绍下,甄凤山在1932年6月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甄凤山暗下决心“中国人绝不能受人欺负,一定要抗日打鬼子才成”。在自述中,甄凤山还称入了党,“就像流浪儿找到了娘。”

入党后,他平时以做小买卖为掩护,为党组织传送情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善用化装术侦察敌情。

甄凤山的长女甄黎明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甄凤山有一次化装成“太君”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十几名化装的战士大摇大摆进了定县县城,守门的日伪军还给他行礼,当其一行出了东关,鬼子才发觉甄凤山进了城,然而,这时甄凤山一队人马早已走远。

电影《平原游击队》截图。

电影里,李向阳神出鬼没,令日伪军草木皆兵,皆是作家对甄凤山战斗经历基础上进行改编的艺术加工。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两次出现李向阳化装进城的镜头。

东朱谷村现年77岁的老党员甄瑞棋通过查阅史料得知,甄凤山1938年11月参加抗日武装,曾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那会他在定县起的作用可不小,为了配合整个华北战局,他多次向上级部队选送了一千多名士兵。”

甄瑞棋讲述甄凤山事迹。记者 张天虎 摄

甄瑞棋还曾从老辈人口中听说,“有一次,甄凤山的夫人被日伪军带走,大老甄带领一伙人,不知用了啥法子,把日本长官的女人也‘掏’走了,最后双方谈了交换条件,日本人被迫放人,上演了一出‘换媳妇’的好戏。”

据《定州人物志》记载,甄凤山领导的游击大队成立后,1937 年12月,在水磨屯村打伏击,初战告捷,打死鬼子20余名,缴获长短枪12支。后来,他所领导的游击队被命名为晋察冀军区三分区第一游击队第五大队。

甄瑞棋说,作为交通要道的定深公路呈中间低两侧高的走势,很适合打埋伏战,“咱们的武装人员都是本地人,对地形地貌都比较熟悉,行动隐藏都方便,日本强大的武装在陌生环境下有时也难以施展,所以别看甄凤山的游击队只有十几个人,但在当时战斗力也相当强。”

甄凤山率游击队员抗日的故事,振奋了百姓,吓坏了日伪军。“听老人们讲,那时候一提‘大老甄’,小日本都心惊胆战,还曾经悬赏要买下‘大老甄’的人头,但甄凤山不为所动,敌人打错了算盘。”甄中山的话语间,透着对英雄的仰慕。

“夺敌枪、毁铁路、炸炮楼、除汉奸,这些抗日活动,大老甄过去都干过。”甄瑞棋说,抗日战争期间,甄凤山历经上百次大小战斗,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1944 年,晋察冀军区授予他“抗日战斗英雄”称号。

东朱谷村党支部书记胡保建介绍烈士纪念碑。记者 赵绅光 摄

东朱谷村西南,矗立着一座革命先烈纪念碑,上面刻着25名烈士的名字以及他们的革命事迹。该村党支部书记胡保建告诉记者,东朱谷是有着红色基因的村庄,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像甄凤山一样的游击队员英勇抗战,他们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至今依然激励后人。

来源:长城网

2、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定县抗日英雄传

张英:诞生在定县的冀中第一支敌后武工队之武工队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

张英:诞生在定县的冀中第一支敌后武工队之武工队长

想必岁数大一点的老同志们,都熟悉冯志所写的《敌后武工队》这个红色故事传奇吧?贾政、魏强他们机智勇敢,神出鬼没,狠狠打击哈巴狗、侯扒皮等日寇、汉奸、特务。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你可能不知道——冀中区乃至晋察冀边区的第一支敌后武工队,却是在定县沙河南岸的西城村西枣林中诞生的!

据“保定地方志网”之“保定读本·第三章:战火硝烟、抗日烽火”记载:敌后武工队全称敌后武装工作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下,深入敌后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一种精干的武装组织,最早产生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武工队是在冀中七分区定县西城村建立的。

《吕正操回忆录》、《冀中回忆录》等也证实了这一点。吕正操将军回忆说:“反'扫荡'中,冀中七分区最早产生了武工队的形式。第一个武工队于1942年5月13日在(定县)沙河南岸西城村枣树林里产生。队长兼支书是张英(继任者潘纯)……对坚持残酷环境下的抗日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张英是谁?他有怎样的经历?最后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张英同志的传奇人生:

张英其人及生平简介

据慕容撰写的《张英和冀中武工队》一文批露:1942年日寇“五一”大扫荡后,为了粉碎敌人阴谋,保存有生力量,冀中区七分区决定率先成立敌后武工队,深入敌占区,瓦解和摧毁伪政权,开辟根据地。区委书记把目光投向一位个子适中、四方脸的年轻人——第二游击总队敌工科长张英。这是一位20刚出头,身手好、枪法准,打起仗来有勇有谋的热血汉子。书记走到张英面前,拍拍他的肩膀,信任地说:“张英啊,今后武工队的工作就由你负责,只有创造出生存和斗争的新形式,才能给敌人以坚决和坚持的打击。”

这位张英同志可了不得。据今日头条2019年5月9日刊发的《武工队与游击队的区别》一文介绍,武工队的队员都是在具备长期实战锻炼,有高超杀敌技能的敌工、锄奸、侦察等专职干部和八路军的连排长、战斗骨干中精挑细选的,按彭德怀在《武工队的组织与斗争》中的要求,“所有人员均须要有较高的政治质量,真能担负宣传、组织、武装斗争三位一体的任务。”武工队不论队长队员都是双枪,有的是两支短枪,有的是一长一短,而短枪基本上是当时最牛逼的盒子炮,长枪则既有相对短小、便于隐蔽携带的骑枪,也有抗战时比较罕见的冲锋枪。张英同志就具备了这样较高的政治和军事等综合素质,就是这样的战斗骨干和“大拿”,时任冀中军区七分区第二游击总队政治部敌工科长。

北京市档案信息网2017年7月24日刊发的《一把直插敌占区心脏的利剑——敌后武工队》一文也印证了上述说法。据其介绍,武工队虽然是“武”字当头,但攻心为上的政治宣传确是武工队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敌后武工队对人员的政治素养要求很高,不仅要全面掌握党的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还要具备演讲才能,能写标语,善于做敌军工作和群众工作。因此,129师政治部就曾明文规定,武工队的队长必须是政工干部,而且是营以上干部,政委则必须是团以上干部。因为要深入到危机四伏的敌占区开展工作,冀中军区为每一名武工队员配备了精良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每人一到两支短枪,其中必有一支在当时十分走红的德式毛瑟手枪,即人们俗称的“盒子炮”。著名传奇惊险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手持双枪、百发百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也印证了当时武工队员“高大上”的武器标配。

据“东方网”于2005年5月29日转发自“人民网”的《敌后武工队队长张英》记载:张英(1921年10月——2008年9月,享年87岁——编者按),原名张绍华,1921年10月出生,河北省河间县行别营乡西庄人,乡村师范肄业。1938年4月参加革命,1939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张英历任八路军战士、团政治处宣传员、冀中军区敌工部干事、团敌工股长、冀中第二游击总队敌工科长、第七军分区侦察科长、冀中军区第22团参谋长等职。在1942年“五一”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大扫荡时,他担任冀中军区七分区敌后武工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带领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做群众工作,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打击敌伪首恶,恢复巩固革命政权,于1943年5月在定县城旺村战斗中身负重伤,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堡垒户”群众照顾张英伤情的照片。

解放战争时期,张英历任华北第三纵队31团参谋长、冀中独八旅作战科长、华北军区第八纵队敌工部长、第65军补训旅副旅长、独立31师政治部主任、193师团政委等职。1948年参加平津战役时,作为共产党代表接收了整编国民党傅作义部所属16军。还参加了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等。

建国后,张英在1950年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历任第65军193师参谋长、教导团团长兼政委、194师第一副师长。1954年调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任四期班主任、六期班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调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59年毕业并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可以这么说,张英同志是不折不扣的“开国大校”。

  1960年张英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第21基地(新疆)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组织领导核试验工作。1970年3月调解放军国防科委任副秘书长、副参谋长等职,参加组织实施“两弹一星”的科研试验工作。前后历时20余年,他亲历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等重大的组织试验任务。

1985年张英离职休养。1999年9月18日作为特约代表参加了党中央“两弹一星”授勋大会(据解放军报2008年12月21日“张英同志逝世”的消息批露:张英同志退休后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司令部正军职顾问,于2008年9月25 日,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补充一点,因为我国曾一度中断军衔的评定工作,且在1988年才又恢复了军衔制度,按照张英同志的资历、战绩、功勋、职务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如果张英同志赶上再次评军衔,基本上是“坐少望中”,即少将军衔绝对是没问题的,很可能被授予中将军衔。因此上,我们可以说张英同志是“战斗英雄”、“开国大校”、“无衔将军”。

噼里啪啦一顿牛皮的内容分享完毕,记住关键词:河北定州抗日英雄钱凤州是谁,河北定州的抗日英雄有哪些,定州市抗日英雄,定州抗战革命历史人物,定州的抗日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