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知识小研究 学立体构成有什么好处

关于立体知识小研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学立体构成有什么好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学立体构成有什么好处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概念及起源

概念: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在立体造型中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形态与形状的区别(知识点一)。平面造型中我们称平面的行为形状,这个形状是物象的外轮廓。在立体造型中形状是指立体物在某一距离、角度、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外貌,而形态是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即形状是形态的诸多面向中的一个面向,形态则是诸多形状构成的统和体。形态是立体造型全方位的印象,是形与神的统一。

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雕塑、广告等设计行业。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起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学院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

知识点二:包豪象斯构成理论

在现代设计史上,包豪斯构成理论及其教育体系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不仅有在建筑史上被称为设计经典的校舍,更有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它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成为现代设计师的摇篮.以至有人评价它是现代设计真正的开端。

包豪斯构成理论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欧洲的产业革命为它的产生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社会变革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催生婆,英国的产业革命在由手工转向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产品外观设计与产品的材料、工艺、结构、功能的矛盾急剧加深,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包豪斯以它敏锐的视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

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这些无疑体现出现代设计的观念和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对当时设计思潮的批判和否定。包豪斯构成理论是美学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包豪斯构成理论教育的成功在于它的教育思想、教育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吸引了许多在艺术上卓有建树的大师加盟,使包豪斯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在校长格罗佩斯旗下,先后有荷兰风格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现代抽象派大师康定斯基、保罗·克利、霍利·纳克、阿尔巴斯任教。他们高举反传统的旗帜,与传统派代表人物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建立了崭新的教学体系、其思想内涵诠释出划时代的意义,折射出包豪斯构成理论教育的光彩,体现出教育思想的经典。

包豪斯在教育的实践中强调教育的主体(即学生)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践能力强弱的问题,将动手和动脑的训练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构成学框架内确定这些目的和任务,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它还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坚持不懈的努力确立了构成理论在包豪斯的主导地位,以建筑为主干,然后扩展到工业设计。真正体现包豪斯价值和成就感的是构成.这在那些充满强烈构成形式感的作品中得到了印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构成学莫定了包豪斯的历史地位,而立体构成更是在包豪斯的成就中锦上添花,体现得更为集中、典型。例如阿尔巴斯在“纸造型”、“纸切割造型”,莫霍利·纳古在体积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就。一旦重新认识在纸上的构成艺术和形式美的艺术感染力,就会对他们所奠定的立体构成基础,更对他们充满激情的创造情有独钟。

包豪斯对构成研究的成功还得益于它将材料作为创造形态的基础。产品不单要造型美,还要材质美.二者有机的统一和协调才产生了设计的活力.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体现产品的美感。莫霍利·纳吉就是通过发现材料自身的美感,然后将它们重新组合设计的。无论是废弃的金属零件、机器还是其他,他都会从中寻找出客体的美。通过主观的创造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并创造出真正的空间语言。马塞尔·布罗伊尔对材料的性能有着独到的研究、在材料的替代方面不断探索,并获得成功。他以钢管代替木材应用于家具,既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又能体现现代设计理念,不能不承认他的探索精神。正是他的成功开创了现代设计的道路,在材料与设计的结合上深刻地影响着设计师的观念,对传统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另一位教育家伊顿致力于材料、肌理的研究,并运用于教学中。他让学生从形形色色的材料中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亲身体验,加强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和运用。

在造型的表现上,包豪斯构成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出荷兰风格派的主张。“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立方体、圆锥体、球体、长方体,或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进行实践,这种以几何形体构建的结构具有理性的逻辑思维,加上标准化的色彩,使人容易学习抽象造型,并掌握其规律、原理,进而通过不同的设计将其体现出来。如灯具、家具、染织品与建筑、广告等都惟有强烈的几何形式感,特别是建筑与工业设计以追求简洁为时尚,更体现出构成的科学性、合理性。”

包豪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无缺的,它的理性化思维恰恰成为它的局限性,并对工业设计造成负面影响。在艺术中忽视“有机生命”,在设计中过于理性而缺乏人性,产品设计不考虑人性化,使设计走上了形式主义退路。但它却给现代的设计师以启示,那就是光有理性创造还不够,一个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设计者更需要情感的创造力,当理性与情感的创造力结合,才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第二节学习构成的意义与目的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

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的学习作为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知识点三),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的训练过程讲究眼睛(观察)、头脑(理解、构思)和手(表现)协调并用,根据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成型材料、构造方式和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与探讨,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了解立体空间的形态美和创造美的规律有着重要作用。

立体构成从设计到形成,是一门科学。让形态在大小、比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并按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其目的是培养我们创造和发掘形态的思维方法。因此立体构成是一门具有创造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科。同时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和要达到的目的。

(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3)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基础特性(知识点四)

人们生活在各种三维的形态环境中,从日常使用的各种物品,到所居住的环境。乃至人类自身和整个宇宙,无一不是三维形态,因此与二维空间相比,三维空间与人更加息息相关。人们虽然生活在三维形态中。但常常习惯于从平面的角度去思考、在平面上表现造型,无形中具有平面的造型观念和意识。因此,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必须要有立体的空间意识和观念,掌握三维造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作为艺术设计基础之一的立体构成,就是培养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意识,研究和探讨在三维空间中如何用立体造型要素和语言,按照形式美的原理创造出富有个性和审美价值的立体空间形态的学科。通过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掌握立体造型的基础知识和表现鼓法,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

立体构成由于自身的构成性,因而具有极强的理性特征,并运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子以体现。所谓分解就是将一个完整的造型对象分解为若干个基本造型要素,实际上是将形态还原到员原始的基本状态:而组合则是直接将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按照立体造型原理重新组合成新的形态的设计。

抽象性是立体构成的又一显著特征。抽象对于立体形态的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通过理性构成展示形态的风采。尽管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有区别,但是体现在抽象形态中的形式美原理.特别是来自设计者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艺术感受.必然给人们的感官带来艺术的感受。而抽象并不是完全排斥具象,具象形态中许多新奇的造型可以成为立体造型的借鉴和抽象的启示。

系统性对于立体构成的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立体构成的表现不是单一的,它涉及许多其他综合性问题,例如建筑的立体构成,涉及机械、工艺、技术、材料等诸多因素。因此,在研究造型、制作形态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问题。不同的材料都要有其相应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同种形态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会具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材料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也会由于加工机械的性能不同对形态产生影响。要使立体构成具有理想的形态表现,就必须进行周密的思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控制,才能创造出新颖的形态。

第四节立体构成的设计理念(重点)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创造性行为,是对其生活各层面进行规划和提升的思考与表现过程。设计不仅涉及到生产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研究,还涉及到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包括环境与建筑、工业与产品、视传与展示等,小到纽扣、别针,大到宇宙飞船。设计涉及人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综合性科学。

构成教育是以20世纪40年代德国包毫斯(Hansbau)学院开设“三大构成”全新课程为起点,依照荷兰风格派所主张的“一切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立方体、圆锥体、球体、长方体或是正方体、三角形、矩形等等”的观点来展开教学的,以此把几何形的表达形式推广到专业设计中。

立体形态的生成本质是透过外力作用和内力的运动变化所构筑的,形态构成就是以形态要素或材料为素材,按照视觉效果力学或精神力学原理进行组合,进行立体创造的设计构想。是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移动、旋转、摆动、扩大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穿透、膨胀、混合等运动形式之空间构成。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重点、难点)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

1、点立体构成的点,是将几何学上零次元的无实质的点,扩展到三次元的有实际质的体来表现,构成多种形式的“视觉立场”与“触觉立场”,一点所具有的紧张性是求心的,人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

2、线立体构成中将几何学上一次的无实际质的线,扩展到三次元的有实际质的体来表现。线由点的运动轨迹形成,包括线形表现中最基本形式的直线、曲线和折线。

A、直线

B、曲线

C、折线

3、面将几何学上二次元无实际质量的面,折叠为三次元有实际质量的面的表现。面由线的移动轨迹形成,也可由扩大点的面积获得,具有轻薄感和延伸性。

a、半立体构成(2.5维构成)

b、板式构成(骨格结构)

4、体是将几何学上无重量、无实际质的三次元体用有重量、有实际质的三次元体来表现,并产生强烈的空间感。体由面的运动轨迹或围合形成,可分为规则体和不规则体。规则体有正方体、锥体、柱体、球体,具有稳重、端庄、永恒的视觉感受;不规则体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具有亲切、自然、温情的感觉,如山石、卵石。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色彩、肌理、空间

1、色彩

A自然本色

B人为加工色

2、肌理

3、空间

作业:

1、半立体构成(2.5维构成)

要求:用一切多折、多切多折、不切多折、拓印肌理的方法进行折屈加工各2个。

尺寸:100x100mm

2、板式结构(骨格结构)

要求:蛇腹折的变异折屈加工1张。

在骨格结构基础上的二次切割加工1张。

尺寸:200x200mm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一、重复构成

二、多样统一

三、节奏与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五、对称与均衡

六、联想于意境

一、重复构成

重复是指某一个单元有规律性的反复或逐次出现时所形成的一种富有秩序性节奏的统一效果,是构成中最基本、最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

1、绝对重复即基本形的大小、方向、位置、排列有序重复构成。

2、相对重复分为相似单元重复和相异单元重复。

a.相似单元形的重复

既对基本形的形状、大小、长短、高低、宽窄或排列的方向、位置进行渐变,统一中有变化,视觉效果较好。常见的有近似重复构成、渐变重复构成。

b.相异单元形的重复

是指采用一个以上形状或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组成一个单元交替反复出现的形式。

二、多样统一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辨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总原理。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行起伏、交错、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

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感受,它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位置、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1、渐变韵律

2、交错韵律

3、发射韵律

4、起伏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要素。对比要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与紫等。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形、色、质等诸方面之间的统一与协调。立体形态的调和方法是指两个以上造型要素形成美的秩序。

1、线性的对比与调和

2、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3、方向的对比与调和

4、实体、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5、色彩、环境的对比与调和

6、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五、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物体垂直或水平中心线为轴,其形态上下或左右对应,又称均齐。

均衡在无形轴各方的现象不必完全相同,从质与量等方面看却有雷同的感觉。他具有变化的活泼感,是侧面的、奇数的、互生的、不规则的。

六、联想与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领思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上的再造和创造自然形象的心理能力。

意境是人们对形态外观认识的心理要求,即感情需要,是长期观察生活的综合结果。

第四章线材构成

线材,是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在线材构成中,又可划分为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两种。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或软绳),还有铁、铜、铝等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

(知识点五)线材构成的特点:线材本身不具备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但它可通过线群的集聚,表现出面的效果。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一定封闭式的空间立体造型。这样就可转化为空间立体。

一、软质线材及框架构成

1、木框架的软线材构成

2、木托板金属框架

3、软质线材的壁饰构成

二、硬质线材构成

1、直线形组合

2、转体组合

3、框架组和

第五章面材立体构成(重点、难点)

一、半立体构成(2.5维构成)

二、板式切折构成

三、柱式构成

四、几何形单体构成

五、仿生态构成

柱式构成

柱式构成是指空心造型的面材构成,即折面构成。它是面材刻划、切割与折曲所构成的围合空间立体造型。

1、柱端变化

2、柱体的棱线变化

3、柱面变化

4、柱体的构成

柱体的基本形态

柱体的加工方法(重点、难点)

(1)、直线折曲、压屈加工

(2)、曲线压屈构成

(3)、拄面折屈转体造型

(4)、棱线切割、折屈及压屈构成

(5)、柱体切割压缩构成

(6)、移位转体造型

(7)、多种综合造型

作业:

面材构成之——柱式结构

要求:直线或曲线折屈、压屈加工作业1个。

棱线、柱面切割、压屈加工作业1个。

尺寸:120 x 120 x 350mm

100 x 100 x 350mm

几何形单体构成

是由多个连续的表面构成的封闭式三度空间立体形态,是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立体造型的特征是:由等边、等角、正多角形组成的球体结构。这样的正多面体,其基本造型共五种。既: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这五种基本造型,是进行各类多面体造型的基本形态。用此种形体可以集聚构成或切割变化,组成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空间立体造型。

1、多面体的变异构成

(1)切去顶角的加工变异

(2)、凹凸变异加工构成

作业:

1、多面体变异构成一个

要求:切去顶角的多面体造型,不能少于十二个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切割、折屈或添加。

尺寸:直径 150mm

2、多面体凹凸变异构成一个

要求:在二十至三十二面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只添加不切割折屈加工,形成凹凸起伏变化多样的新的形态。

尺寸:直径 150mm

仿生结构

仿生结构是运用面材加工,表现自然界多种物象的一种构成。

1、仿生结构的种类:人物造型类、动物造型类、植物造型类,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景物造型类。

2、仿生结构制作的要点:

(1)、必须深入生活

(2)、在表现手法上,即概括表现其大的形象特征,舍弃其繁琐细节,夸张其造型的韵律,使作品富有装饰性,又可更高层次的变形,按其自然形象特征高度概括成抽象的几何形体,造成一种更大的装饰造型

(3)、在加工手段上,由于仿生结构的形体构造比较复杂,必须将前几节所学各种手法加以综合应用,不要拘于某几种加工形式。如:直线折曲、曲线折曲、自由曲线弯曲加工,以及切割、拉伸、压屈等。特别是弯曲加工时,要熟悉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即:

A、要将部分造型凸出来,必然要切掉其局部。

B、要使局部凸出来的同时,必须要有凹下部分加以平衡。

C、自由曲面的加工,要根据曲面结构的造型变化,作出自由曲面的预折加工线。

D、有的部分要适当运用切割加工来表现。

3、仿生结构的内容和加工方法(知识点六):

(1)人物装饰性造型及面具造型。

(2)大型动物的装饰造型。

(3)家禽类及狐狸的装饰造型。

(4)飞禽类装饰造型。

(5)水产动物的装饰造型。

(6)其它景物的装饰造型。

作业:

仿生结构

要求:以人物或动物为主的装饰造型一张。

以植物或风景为主的装饰造型一张。

尺寸:200x200mm

第六章单体集聚构成(难点)

集聚构成是用单体的立体造型,按照作者意念灵活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带有独立性存在的造型。这类作品具有设计的性质,其造型一般都尽可能求得完整,并可表达某种意图,有些作品还可以直接应用到创作设计的构图稿。

单体集聚构成需掌握的要点:

(1)、要设计好单体的基本造型就必须要精巧、简练,避免出现过多、过小的琐碎变化;还要有一定的厚度,使其在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量感。

(2)、在单体间的连接上要处理好其整体效果和单体间的衔接关系。集聚的特征一个是重复美另一个是韵律美。在应用重复形或近似形的排列次序上,应避免相距过大,显得松散形成不了整体。其间距可组成一种渐变的形式。形和形之间可从小到大或从密到疏,表现出优美的韵律。

(3)、在整体关系上,要注意形象的完整性,又要有适当的比例,在高低、长短和疏密关系上,要错落穿插,形成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秩序。

(4)、要突出表现中心。要有吸引观者注意的焦点。使作品有主有次,有虚有实。在主要表达的部位上,其形象要完美,富于变化,次要部分又要起到一定的呼应和陪衬的作用。

(5)、要重心稳定。在整体造型上,重心稳定,可排列成对称式、回转式或平衡式等多样造型的形式。

集聚构成的形式

(1)、圆盘式组合

(2)、片状渐变组合构成

(3)、管状集聚组合构成

(4)、块状体集聚组合构成

面材集聚构成

线材集聚构成

块材集聚构成

综合构成(重点、难点)

作业:

单体集聚构成

要求:用面材、线材或块材之其中一种构成形式来进行单体集聚构成一件。材料不限制。块体构成建议用纸做。

尺寸:300 x 300 x 500mm或 200 x 200 x 400mm

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1、平面设计领域

2、工业设计领域

3、服装设计领域

4、建筑设计领域

5、包装设计领域

6、家具设计领域

毕达哥拉斯小知识

1.(急)关于毕达哥拉斯的五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小知识

对数的崇拜据说,毕达哥拉斯发明了勾股定理后,破例杀了一百头牛,举行了一个“百牛祭”,邀请全城的人庆祝。

有一流行至今的诗句这样说道:“毕达哥拉斯发现了有名的图形,为此操办了遐迩闻名的百牛大祭。”在这次祭会上,毕达哥拉斯发表了演讲,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画面: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线,由线产生出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产生出立体图形,由立体图形感觉到的一切物体产生出水、火、土、空气四种元素。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转化,并创造出有生命的、有精神的、球形的世界。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支配世界的数。

灵感一次,毕达哥拉斯走过铁匠铺,铁匠打铁的和谐声音吸引了他。他站着听了好久,发现声音高低与铁锤的重量有关。

于是,他比较了不同重量铁锤发出不同谐音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测定了各种音调的数学关系,并从音乐和声中发现了宇宙和谐论。著名学者伽莫夫曾说:“这一发现大概是第一次数学公式表示,完全可以认为是理论物理发展的第一步。”

设计铸币据说,毕达哥拉斯在克罗通时,设计了一种铸币,第一个将货币引入南意大利。铸币的正面有阳文的本城的纹章,圆周形的边纹有城名的几个主要字母,另一面是同样的图案,但为阴文。

这些铸币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关于“宇宙上下两方和中央所处的地位关系是相同的,只是彼此相反”的观点。爱智慧的人有一次,毕达哥拉斯同弗琉斯的统治者雷翁谈话,雷翁称赞他的天才和雄辩,并询问他的技艺是什么。

毕达哥拉斯回答说:“我不是什么技艺大师,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哲学家不是“有智慧的人”,而是“爱智慧的人”,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的学问”。

静观者希腊哲学是静观的。毕达哥达斯曾有这样一个比喻:在现世生活里有三种人,正像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

那些来做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的是那些来竞赛、夺取桂冠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

同样,在生活中,有些人为的是功名禄位,有些人是金钱的奴隶,可是,有少数人作了最好的选择,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用来思考自然,从事科学研究,***智慧的人,这就是哲学家。神圣的女人在与人谈起女人是否值得尊重时,毕达哥拉斯说:“她们有三个神圣的名字,起初被称之为处女,然后被称之为新娘,最后被称之为母亲。”

朋友的灵魂一次,毕达哥拉斯闲逛时,看见一个人正在打一条狗,他显出非常怜悯的样子,厉声说:“住手,不要打它,因为我听出了它的声音,我一个朋友的灵魂附着它。”法力无边据说,毕达哥拉斯具有支配野兽的法力。

有一只母熊在多尼亚附近对居民造成恐怖,他去教化,终使它听话,不再骚扰生物,只吃果子和蜜制糕点。有一次,他说服了一头牛,终于使它不去啃蚕豆作为奖赏,毕达哥拉斯让它免上屠宰场,将它送给塔兰特的赫拉神庙喂养。

他还能平息风暴,消除地震,制止流行病。有一天,他路过卡萨斯时,河水大声向他致敬。

这吓坏了所有在场的人。神的传人阿巴里斯是极北地带的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他跨越山川,一路上为神庙化缘乞讨。

在克罗顿遇见毕达哥拉斯后,他立刻认出这就是神,就将箭献给了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接受了献礼,作为回报,他让阿巴里斯看了他的金腿----埃及祭司在毕达哥拉斯的大腿上贴的阿通----赖双翼日的金叶,并说:我是太阳神的传人,下凡来拯救人类,你要予以协助。

于是,阿巴里斯将全部财产捐献给了毕达哥拉斯同盟。“圣人”毕达哥拉斯在来意大利的路上在地洞里居留了一段时间。

过了一段时间后,毕达哥拉斯走出地洞,身材变得枯萎,看上去像一具尸骨,然后他走到***中宣称他曾经去过哈得斯,甚至还跟他们讲了他的经历。那些人备受感动以至于哀泣不已,甚至嚎啕恸哭,于是把他视为圣人。

那些人甚至还把自己的妻子送到他那儿,希望她们能学会他的一些教义。因此,她们也被称作毕达哥拉斯派妇女。

奇迹几个渔民刚刚打了一大网鱼,毕达柯拉斯在海边遇见了他们,立刻就说出了网里的鱼有多少条,数字极其准确,然后用钱将鱼买下,统统扔进了海里。他人还没有到克罗顿,这个奇迹就传开了。

不久以后,他在那里的学校声名鹊起。为信仰而死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将豆子看得非常神圣,并规定不能踩豆子地,不能吃豆子。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天,毕达哥拉斯及其门徒在米罗家讲学时,一位叫居隆的贵族弟子因毕达哥拉斯拒绝他入会而怀恨在心,煽动了一批人放火将房子烧了。毕达哥拉斯在门徒的搀扶下逃离了火海,当他们逃到一块豆子地前停住了,他宁可被捕也不愿意违背盟规而践踏它。

这样,他被追来的人打死了。也有人说,他逃到梅塔蓬达避难,禁食40天后死于缪斯神庙。

2.数学的小知识

阿基米德(Archimedes)1、《砂粒计算》,是专讲计算方法和计算理论的一本著作。

阿基米德要计算充满宇宙大球体内的砂粒数量,他运用了很奇特的想象,建立了新的量级计数法,确定了新单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数量的模式,这与对数运算是密切相关的。2、《圆的度量》,利用圆的外切与内接96边形,求得圆周率π为:3.1408 3、《球与圆柱》,熟练地运用穷竭法证明了球的表面积等于球大圆面积的四倍;球的体积是一个圆锥体积的四倍,这个圆锥的底等于球的大圆,高等于球的半径。

阿基米德还指出,如果等边圆柱中有一个内切球,则圆柱的全面积和它的体积,分别为球表面积和体积的。在这部著作中,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4、《抛物线求积法》,研究了曲线图形求积的问题,并用穷竭法建立了这样的结论:"任何由直线和直角圆锥体的截面所包围的弓形(即抛物线),其面积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的三分之四。"他还用力学权重方法再次验证这个结论,使数学与力学成功地结合起来。

5、《论螺线》,是阿基米德对数学的出色贡献。他明确了螺线的定义,以及对螺线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还导出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求和的几何方法。 6、《平面的平衡》,是关于力学的最早的科学论著,讲的是确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重心问题。

7、《浮体》,是流体静力学的第一部专著,阿基米德把数学推理成功地运用于分析浮体的平衡上,并用数学公式表示浮体平衡的规律。8、《论锥型体与球型体》,讲的是确定由抛物线和双曲线其轴旋转而成的锥型体体积,以及椭圆绕其长轴和短轴旋转而成的球型体的体积。

毕达哥拉斯1、勾股定理:任何一个学过代数或几何的人,都会听到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一著名的定理,在许多数学分支、建筑以及测量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古埃及人用他们对这个定理的知识来构造直角.他们把绳子按3,4和5单位间隔打结,然后把三段绳子拉直形成一个三角形.他们知道所得三角形最大边所对的角总是一个直角(32+42=52).毕达哥拉斯定理:给定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同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的和.反过来也是对的: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虽然这个定理以后来的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大约公元前540年)的名字命名,但有证据表明,该定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达哥拉斯之前1000年的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年代.把该定理名字归于毕达哥拉斯,大概是因为他第一个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写的证明作了记录.毕达哥拉斯定理的结论和它的证明,遍及于世界的各个大洲、各种文化及各个时期.事实上,这一定理的证明之多,是其他任何发现所无法比拟的!2、无理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任意数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来表示。但有一个学生叫希伯斯发现: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为1,那么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只是西方这么叫,事实上还是咱们的祖先最先发现的!^.^),斜边长的平方应为1+1=2,平方等于2的数就无法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

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别人,但这一发现就推倒了“毕”学派的根本思想。于是他就被人扔河里处死了。

后来人们肯定了这一发现,为区别“毕”派有理数,所以取名为无理数。无理数的口诀记忆√2≈1.41421:意思意思而已√3≈1.7320:一起生鹅蛋√5≈2.2360679:两鹅生六蛋(送)六妻舅√7≈2.6457513:二妞是我,气我一生 e≈2.718:粮店吃一把π≈3.14159:山巅一寺一壶酒。

3.数学课外小知识

数学知识《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但《几何原本》超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却是《圣经》所无法比拟的.公元前7世纪之后,希腊几何学迅猛地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希腊学者们开始对当时的数学知识作有计划的整理,并试图将其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首先做出这方面尝试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其后经过了众多数学家的修改和补充.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学者们已经为建构数学的理论大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评注家泰奥恩(Theon,约比欧几里得晚七百年)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几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13卷,总共有465个命题,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第一卷首先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定义、解释、公设和公理,还包括一些关于全等形、平行线和直线形的熟知的定理.该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定理.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第二卷篇幅不大,主要讨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代数学.第三卷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这些定理大多都能在现在的中学数学课本中找到.第四卷则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第五卷对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作了精彩的解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作之一.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并不出名的数学家和牧师波尔查诺(Bolzano,1781-1848),在布拉格度假时,恰好生病,为了分散注意力,他拿起《几何原本》阅读了第五卷的内容.他说,这种高明的方法使他兴奋无比,以致于从病痛中完全解脱出来.此后,每当他朋友生病时,他总是把这作为一剂灵丹妙药问病人推荐.第七、八、九卷讨论的是初等数论,给出了求两个或多个整数的最大公因子的“欧几里得算法”,讨论了比例、几何级数,还给出了许多关于数论的重要定理.第十卷讨论无理量,即不可公度的线段,是很难读懂的一卷.最后三卷,即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卷,论述立体几何.目前中学几何课本中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几何原本》中找到.《几何原本》按照公理化结构,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关于几何学的演绎知识体系.所谓公理化结构就是:选取少量的原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命题,作为定义、公设和公理,使它们成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和逻辑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理证明其他命题.《几何原本》成为了两千多年来运用公理化方法的一个绝好典范.诚然,正如一些现代数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几何原本》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缺陷,但这丝毫无损于这部著作的崇高价值.它的影响之深远.使得“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几乎成了同义语.它集中体现了希腊数学所奠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实际上第一个问题的正确解法可以推出第二个问题的正确解法,因为每个大于 7的奇数显然可以表示为一个大于4的偶数与3的和.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利用他独创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可以表示为3个奇质数之和,基本上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但是第一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由于问题实在太困难了,数学家们开始研究较弱的命题:每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质因数个数分别为m、n的两个自然数之和,简记为“m+n”.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龙证明了“9+9”;以后的20几年里,数学家们又陆续证明了“7+7”,“6+6”,“5+5”,“4+4”,“1+c”,其中c是常数.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4”,随后又证明了“3+3”,“2+3”。

4.数学小常识

哥德巴赫猜想大约在250年前,德国数字家哥德巴赫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何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

他验证了许多数字,这个结论都是正确的。但他却找不到任何办法从理论上彻底证明它,于是他在1742年6月7日写信和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请教。

欧拉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首先逐个核对了一张长长的数字表: 6=2+2+2=3+3 8=2+3+3=3+5 9=3+3+3=2+7 10=2+3+5=5+5 11=5+3+3 12=5+5+2=5+7 99=89+7+3 100=11+17+71=97+3 101=97+2+2 102=97+2+3=97+5……。

展开哥德巴赫猜想大约在250年前,德国数字家哥德巴赫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何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3个质数的和。他验证了许多数字,这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但他却找不到任何办法从理论上彻底证明它,于是他在1742年6月7日写信和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数学家欧拉请教。欧拉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他首先逐个核对了一张长长的数字表: 6=2+2+2=3+3 8=2+3+3=3+5 9=3+3+3=2+7 10=2+3+5=5+5 11=5+3+3 12=5+5+2=5+7 99=89+7+3 100=11+17+71=97+3 101=97+2+2 102=97+2+3=97+5……这张表可以无限延长,而每一次延长都使欧拉对肯定哥德巴赫的猜想增加了信心。而且他发现证明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分成两部分。

即证明所有大于2的偶数总能写成2个质数之和,所有大于7的奇数总能写成3个质数之和。当他最终坚信这一结论是真理的时候,就在6月30日复信给哥德巴赫。

信中说:"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的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无疑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由于欧拉是颇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所以他的信心吸引和鼓舞无数科学家试图证明它,但直到19世纪末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一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无比的数论问题长期困扰着数学界。

谁能证明它谁就登上了数学王国中一座高耸奇异的山峰。因此有人把它比作"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实际上早已有人对大量的数字进行了验证,对偶数的验证已达到1.3亿个以上,还没有发现任何反例。那么为什么还不能对这个问题下结论呢?这是因为自然数有无限多个,不论验证了多少个数,也不能说下一个数必然如此。

数学的严密和精确对任何一个定理都要给出科学的证明。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几百年来一直未能变成定理,这也正是它以"猜想"身份闻名天下的原因。

要证明这个问题有几种不同办法,其中之一是证明某数为两数之和,其中第一个数的质因数不超过a个,第二数的质因数不超过b个。这个命题称为(a+b)。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证明(a+b)为(1+1)。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教授用古老的筛选法证明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表示为9个质数的乘积与另外9个质数乘积的和,即证明了(a+b)为(9+9)。

1924年,德国数学家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数学家证明了(6+6); 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充分大的奇数可以表示为3个奇质数之和,这使欧拉设想中的奇数部分有了结论,剩下的只有偶数部分的命题了。 1938年,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所有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和另一个质数的方幂之和。

1938年到1956年,苏联数学家又相继证明了(5+5),(4+4),(3+3)。 1957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 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与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各自独立证明了(1+5); 1963年,潘承洞、王元和巴尔巴恩又都证明了(1+4)。

1965年,几位数学家同时证明了(1+3)。 1966年,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在对筛选法进行了重要改进之后,终于证明了(1+2)。

他的证明震惊中外,被誉为"推动了群山,"并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他证明了如下的结论: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其中一个数是质数,别一个数或者是质数,或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收起。

5.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很重要

人们认为毕达哥拉斯创造了“哲学”这个词。

毕达哥拉斯出生于萨摩斯岛(Samos),但却定居在克罗顿(Croton)。他在克罗顿建立了一个协会,那同时也是一所学校、一种生活方式、一套哲学和政治信仰。

毕达哥拉斯发现七弦琴上4根固定的弦所标示的音程可以用数字1、2、3、4的比率来表示。这一重要发现构成了音乐和声概念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进一步解释数字是如何与天体运动等自然现象相呼应的。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这种洞察影响深远,因为数学就是现代物理学的语言。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们还对数字命理学和有关数字神秘意义的理论很感兴趣。他们认为音乐是数字的灵魂体现,而且认为合适的行为——如日常习惯、饮食、演奏乐器等——能够使人们聆听到来自天际的音乐。

他们都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并且禁食蚕豆。

6.毕达哥拉斯对数学做出了哪些贡献

毕达哥拉斯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是毕达哥拉斯教团创始人。

公元前532年左右,他为了逃避撒摩斯的残暴统治而移居意大利南部,并在克洛同(今克洛托那)创办了一座伦理一政治学园。毕达哥拉斯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在客观世界中和在音乐中有数学的功能作用这一学说,并阐明了单弦的乐音***长的关系。

归到他名下的其他数学原则和发现有: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不可通约,直角三角形的毕达哥拉斯定理等,它们可能是当数学概念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

7.谁知道数学名言

1.、王菊珍的百分数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

2、托尔斯泰的分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1、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Cantor)

2、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Cantor)

3、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希尔伯特(Hilbert)

4、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P.R.Halmos

6、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Hilbert

7、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

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迷宫游戏小知识

1.玩迷宫可以培养孩子什么能力

3岁及3岁以上的孩子,常常对迷宫游戏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分析、辨别能力,善于发现新事物,且能注意到事物的微妙变化,并能对事物的不同反应作出很好的判断。因此,父母要抓住孩子此刻韵表现特征,来发挥其长处,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做走迷宫这个游戏时,孩子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合作玩。在选择小伙伴的时候,父母注意要为孩子选择“实力相当”的小伙伴,然后两人一起研究迷宫路线,让孩子学习注意接受他人信息。这样,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产生先发现为乐的竞赛意愿,于是会更投入地进入游戏角色。选择迷宫游戏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决定,目的是要让孩子充分享受研究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走迷宫游戏可以在孩子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分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能力。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来选取与之相符的迷宫游戏。如性格急躁的孩子可多走一些“神秘的教堂”、“迂回的庭院”式的迷宫,分辨力差的孩子多走一些“黄花阵”式的迷富,方向感差的孩子多走一些“送信路线”、“视错觉迷宫”,感官能力差的孩子多走一些“立体”式的迷宫等。

父母可以为孩子找一些典型的教堂迷宫图,如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地板迷宫”。这个迷宫呈圆形,只有一个入口,然后通过曲曲折折的路径,才能到达中心。在这个游戏中,让孩子慢慢地观察地板图形的变化,来寻找出口,既让孩子体会到路途中的艰辛,又锻炼了孩子的耐力,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为孩子找一些迂回曲折的庭院图形,如“汉普顿庭园迷宫”图等。这个迷宫呈梯形,从开口处走进去,经过曲折路径,才可以到达中心。因为这个迷宫是用灌木围成的,是人们消闲的好去处,所以孩子在走迷宫的时候,可以放松心情,耐心地、慢慢地摸索,既锻炼了孩子的耐心,又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同时又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里,经有一个“黄花阵迷宫”,它是200多年前清官模仿法国凡尔赛迷宫建造的。这座迷宫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中有一个凉亭。整个迷宫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中间是曲折的回廊,用1m高的矮墙相隔,形成迷宫的通道。由于路线曲折迷离,看上去像四条黄花组成的龙,因此将这个迷宫叫“黄花阵”。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带着孩子来圆明园走一走“黄花阵”迷宫,这样,既可为孩子增长历史知识,又可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考察孩子的分辨力。

立体迷宫是平面迷宫的发展,较平面迷宫更为复杂,也更为有趣。因为它不只在平面上有分叉路线,而且在立体上也有分叉路线。比如,这里显示的是一座古城的立体图,图中箭头处是古城的入口,插旗子的城堡是某人的家,请你找到一条回家的路线。因为城堡中存在许多死胡同,所以要想国家,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做这个游戏可以使孩子的感官和注意力有很好的提升。

“迷宫”一词,是从希腊文演变过来的,传说古埃及金字塔藏有珍宝,为了防盗,里面就建成迷宫的结构,后来世界许多地方效仿古希腊,也都建起了迷宫。迷宫开始只是为了藏宝所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成娱乐性建筑。后来,当科学家们把它移植到纸上时,它就成为一种纸上游戏,直至今日演变成健脑益智,开发幼儿思维、注意力的最佳游戏。

迷宫游戏是能很好地益智健脑、提高各种能力的游戏,在玩这种游戏时,父母可以根据自身的家庭条件来为孩子提供方便,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使游戏顺利进行。

(1)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到各国的迷宫宫殿、花园里,亲身体验迷宫的奥妙。

(2)父母可以为孩子购买各种开发智力的迷宫软件,让孩子通过电脑来感受迷宫的奥妙。

(3)如果孩子比较小,父母可以先买一些简单而有趣的迷宫图画,让孩子来感受迷宫的奥妙。

2.怎样指导孩子玩“迷宫”游戏

“迷宫”是孩子爱玩的游戏,它通过迷路的解决来锻炼与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孩子耐心的意志品质,使孩子更加聪明。

1.迷宫的选择。孩子玩的迷宫玩具和中小学生的有所区别,迷宫中迷路程序应当简单,引起迷路的原因应有教育意义的、孩子可以理解的。

解决迷路的途径一般在2维与3维之间,整个游戏中迷路的数量也以3—4个为好。2.迷路游戏可以1人玩,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玩。

在集体玩迷路游戏时,应建立游戏的简单规则,例如,如何轮流,如何走法,如何分胜负。3.家长对迷路游戏的指导着重在帮助孩子掌握解决迷路的方法:(1)教会孩子观察迷路图形;(2)教会孩子掌握道路上的缺口方向和终点方向;(3)教会孩子判断几个缺口方向的去向与下一缺口方向之间的关系,找出通向下一缺方向的信道。

4.迷宫游戏结束时可用胜负来表示结果,用小红旗或某种奖励来鼓励孩子玩迷宫的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地提高解决迷路的能力。

3.幼儿园室外迷宫墙怎么设计游记游戏玩法

幼儿园室内区角游戏方案——中班:小球走迷宫

游戏目标

1.通过玩走迷宫游戏,培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2.发展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增进集体荣誉感。

游戏准备

迷宫盒、玻璃球各1个。

游戏玩法

1.幼儿双手拿着迷宫盒,前后左右地控制玻璃球在迷宫中行走,到达终点者为胜。

2.两个幼儿一组,比比谁的小球最快走到终点,并给予胜利者奖励。

游戏建议

起初,教师可以给出线路提示;幼儿熟悉后,则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大胆尝试。

希望能帮到你,。

4.幼儿园立体迷宫通道怎么设计小班游戏

走迷宫,本来走迷宫是指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路的建筑物。

走迷宫据说世界上最古老的迷宫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王官。走迷宫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一种锻炼人类智慧的游戏。

走迷宫本课题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大胆想像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的或者立体的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有两个学习活动。

一是平面作业,设计一幅有趣的迷宫图。二是立体作业,尝试用多种材料,运用切挖、涂绘、插接、粘合等多种方法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迷宫,并和同学一起玩一玩,看看谁的制作更巧妙。

活动一:平面的迷宫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种长长短短、曲直不同的线条围隔而成的格局图;一种是画面不仅有曲折的路线,而且还配有相应的背景。

它既是一个迷宫,也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或者场景画。这种迷宫图的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画面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教材上提供了两个迷宫的格局图,它可用于辅助教学,作为导入的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二:课业形式是制作一个立体迷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设计和制作,丰富学生的视觉和触觉经验。

立体迷宫的路径可以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即路径有高低起伏。在制作手法上,同一平面的立体迷宫主要是把有关的障碍物、背景变成立体的。

要考虑好迷宫的规划与布局,让所有的立体形都协调地穿插在路径的刷边。立体迷宫是一种玩具,将路径设计成可以变换的形式,使得玩的价值更大。

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材上提供了两个不同形式的迷宫。

一个是纸板城堡迷宫,一个是泡沫塑料板迷宫。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迷宫,颜色处理都很关键。

要注意背景与路径的色彩对比要鲜明。泡沫塑料板很吸颜色,颜料要上得厚重,少加水。

学习屋的设置是训练学生观察力的,这一点与玩迷宫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作为课后的练习。二、教学目标◆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的或立体的迷宫。

◆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收集多种材料,掌握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养成有序地制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思路走迷宫是一个新的教学题材,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生在创作时会面临一些困难,如:如何处理好通路、岔路和死路的关系,障碍物如何设置,背景如何添画,总之就是如何处理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因此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从认识迷宫过渡到分析迷宫,再到自己设计迷宫的指导。设计时可以这样考虑:体验迷宫一了解知识一分析方法一设计创作一评析作品。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在分析方法环节中得到重要发挥。这几点是教师和学生必须讨论到的:一、迷宫图的构成,可以通过识辨几张图片进行启发。

二、迷宫图的设计步骤。大约有七步:1.构思主题。

2.勾画一条路径单线,暂定为通道。3.添画单线岔路。

4.单线变双线。5.在岔道上定障碍物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是否合理。

6.添画景物。7.上色。

在这个指导过程中,谈话法、演示法占主导地位。在设计创作时,教师的个别指导与点拨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可以采用单人创作或几人合作的形式。

评析作品的形式可多样。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注重学生自我经验的建构。

活动二是做立体的迷宫。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多种材料合理地综合运用。

这是一个富有研究价值的学习内容,学生将通过研究与讨论了解立体迷宫的构造、可以使用的材料、制作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学程序可以设计成:呈现目标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合作表现一欣赏评价。

呈现目标阶段采用的导入方法有:欣赏法、游戏法、谈话法等。当学生有了间接的或直观的感受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制作一个立体迷宫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问题出现后,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中找出问题所在,即:一、构造。二、材料。

三、技术。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这样一个步骤颇多、方法多样、涉及的工具材料又比较杂的情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比较适宜,但是怎样让合作更具实效性、不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法的指导,向学生介绍好的合作方法。在欣赏评价阶段里,教师应鼓励学生自我推荐,介绍创作过程中的设计想法和一些特别的处理方法,使评价阶段同时成为学生新的学习机会。

四、教学选择活动一主要是采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凡是可以用于平面绘画的材料都可以运用。活动二是制作立体迷宫,制作时可以自己选择工具材料。

教材上纸板城堡迷宫的工具材料有:包装箱、彩色笔、铅笔、工具刀、乳白胶、滚珠等。泡沫塑料板迷宫的工具材料有:泡沫塑料板、水粉画具、牙签、小木片(做桥梁)、线绳(扎吊桥用)、彩纸、工具刀等。

如果要制作高低起伏的迷宫路径,可以采用陶泥、橡皮泥、纸泥等可塑性比较强的材料,在平的底板上堆砌出来。如果要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